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138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把凸轮链轮(力Λ 7 / 口》〃卜)连结到凸轮轴端面的凸轮链轮 的连结构造,该凸轮链轮用来架设把曲轴的动力传递到凸轮轴的正时链(夕〃 S > V ★工 一> )。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在机动二轮车等车辆中,把凸轮链轮连结到凸轮轴端面,在曲轴 和该凸轮链轮上架设正时链而把曲轴的动力传递到凸轮轴上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了一种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从凸轮轴端面开始在凸轮轴的旋转中心线上形成螺栓孔, 而且,在凸轮轴端面外周形成与凸轮链轮的内周嵌合的嵌合部,使凸轮链轮与该嵌合部嵌 合而确定二者的位置,同时,从凸轮链轮的外侧面侧用盖部件把凸轮链轮推抵到凸轮轴端 面,通过贯穿盖部件并拧合在螺栓孔中的螺栓将凸轮链轮与凸轮轴连结。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5-171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中,在凸轮轴的旋转中心线上形 成螺栓孔,而且在凸轮轴端面外周形成与凸轮链轮的内周嵌合的嵌合部,因而必须分别进 行两个加工,制造困难。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容易、能够对凸轮链轮与凸轮 轴可靠地进行定位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把凸轮链轮连结在凸 轮轴端面,所述凸轮链轮用来架设把曲轴的动力传递到凸轮轴的正时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轴上,从所述凸轮轴端面朝着凸轮轴中心在旋转中心线上连通地形成 第一定位销孔和螺栓孔;在所述凸轮链轮上,在中心形成第二定位销孔;所述凸轮轴和所述凸轮链轮通过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销孔嵌合的圆筒状的定 位销进行定位,通过贯穿所述定位销的内周并与所述螺栓孔拧合的螺栓进行连结。而且,第二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构造基 础上,设有由凹部和突部构成的旋转限制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凸轮轴的所述凸轮轴端 面的自旋转中心线的径向外侧并朝所述凸轮链轮侧开口,所述突部形成在所述凸轮链轮的 与所述凸轮轴相向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凹部嵌合。而且,第三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二方面记载的构造基 础上,所述凹部为在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开口的键槽。而且,第四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 在第二方面记载的构造基 础上,所述突部通过从所述凸轮链轮的与所述一侧面相反的那一侧的另一侧面挤出而形 成。
而且,第五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构造基础上,所述螺栓孔通过从所述凸轮轴端面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销孔通过对 所述螺栓孔的凸轮轴端面侧进行追加加工而形成。而且,第六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二方面记载的构造基 础上,所述凹部在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开口,所述突部从所述凹部突出到外径侧。而且,第七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二方面记载的构造基 础上,在所述凸轮链轮上形成两个长孔,所述两个长孔和所述突部配置在通过旋转中心的 直线上。而且,第八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一方面记载的构造基 础上,所述凸轮轴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气缸盖上,在所述气缸盖上设有覆盖所述气缸盖的开 口的罩,在所述罩上设有用来防止所述螺栓脱落的螺栓止脱部。而且,第九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一 第六方面中的任 一项记载的构造基础上,所述凸轮轴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气缸盖上,所述气缸盖位 于所述轴承上方,在所述气缸盖上朝所述凸轮链轮的侧方设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设有 卡具卡定部,所述卡具卡定部对从外部与所述凸轮链轮卡合的卡具进行卡定。而且,第十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特征为,在第九方面记载的构造基 础上,所述凸轮链轮设有多个卡合部,所述卡具与所述多个卡合部和所述卡具卡定部卡合, 从而将活塞与规定的相位进行位置对合。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以在同一工序容易地形成第 一定位孔和螺栓孔。而且,可以使连结部和定位部小径化,可以使凸轮轴变细。而且,能够 在由定位销预先将凸轮轴和凸轮链轮定位的状态下紧固螺栓,可以防止凸轮链轮被偏心地 固定在凸轮轴上的情况。进而,通过使用螺栓和定位销这样的通用部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以使旋转限制部结构简单。另外,根据第三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以应用高精度的加工技术。另外,根据第四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而可以使结 构简单。另外,根据第五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以从同一方向连续进行切削 加工,可以减少加工工时数。另外,根据第六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在组装凸轮链轮的时候可以一 边确认突部的位置一边进行作业,因而提高了组装性。另外,根据第七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以容易辨认组装凸轮链轮时 突部的位置。另外,根据第八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以防止螺栓脱落。另外,根据第九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以提高凸轮链轮的组装性。另外,根据第十方面记载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可提高内燃机的组装性。


图1是从侧方观察采用了本发明涉及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内燃机的局部截 面图。
图2是内燃机的局部纵截面图。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凸轮轴的侧面图。图5是凸轮链轮的侧面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另一例的局部截面图。图7是从侧方观察将图6的开口部盖拆下之后的气缸盖的侧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燃机14 活塞2 曲轴3凸轮轴33凸轮轴端面35定位销孔(第一定位销孔)36螺栓孔37键槽(凹部)4从动链轮(凸轮链轮)40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41侧面(一侧面)42侧面(另一侧面)44 突部47长孔(卡合部)4S圆孔(卡合部)5驱动链轮53气缸盖53b 开口部53c卡具卡定部54气缸盖罩(罩)54b螺栓止脱部57a、57b 轴承6凸轮轴传动链(正时链)60开口部盖(盖)7定位销8 螺栓9旋转限制部P旋转中心线Q通过旋转中心的直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说明图中图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从侧方观察采用了本发明涉及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内燃机的局部截面图,图2是内燃机的局部纵截面图,图3是图2 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凸轮轴的侧面图,图5是凸轮链轮的侧面图。图中,沿着驾驶者 所观察的方向,前表示为“Fr”、后表示为“Rr”、右表示为“R”、左表示为“L”、上表示为“U”、 下表示为“D”。搭载在未图示的机动二轮车上的内燃机1,如图1所示,为气缸体51和气缸盖53 自前方稍稍指向上方的空冷式的四冲程内燃机。如图1和图2所示,内燃机1设有通过连杆11和活塞销13连接在曲轴2上的活 塞14,活塞14可以在设于气缸体51的气缸52内滑动。气缸盖53和气缸盖罩54固定在气 缸体51的前面,由气缸盖53、气缸52以及活塞14形成燃烧混合气体的燃烧室。在气缸盖53上,配设着对朝燃烧室进行的混合气体的进气或排气加以控制的未 图示的阀,和火花塞56。通过轴支撑在气缸盖53上的凸轮轴3的旋转使进气摇臂或排气 摇臂摆动,从而控制阀的开闭。凸轮轴3在一端设有从动链轮4 (凸轮链轮),在从动链轮4 与设于曲轴2的一端的驱动链轮5之间架设着环形的凸轮轴传动链6 (正时链)。而且,把 曲轴2的旋转通过架设在驱动链轮5与从动链轮4上的凸轮轴传动链6传递到凸轮轴3。更为具体进行说明。凸轮轴3通过左右一对的轴承57a、57b旋转自如地枢支在气 缸盖53上,在该凸轮轴3上一体形成进气凸轮31和排气凸轮32。图2中,在凸轮轴3的前 方左侧,示出了进气摇臂的辊支撑部61a和辊62a。而且,在凸轮轴3的前方右侧,示出了排 气摇臂的辊支撑部61b和辊62b。辊62a、62b分别与进气凸轮31、排气凸轮32滚动接触。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3和从动链轮4的连结构造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在凸轮轴3上,从一端侧的凸轮轴端面33朝凸轮轴中心在旋 转中心线P上连通地形成定位销孔35和直径比该定位销孔35小的螺栓孔36。该定位销孔 35和螺栓孔36形成在同心圆上,因此,先通过切削加工形成螺栓孔36,然后通过追加加工 (切削加工)形成定位销孔35。定位销孔35的内径被设定为比螺栓孔36的内径与圆筒状 的定位销7的壁厚之和的径向尺寸稍大。旋转中心线P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在与气缸盖 53和气缸盖罩54的对合面大致同等的位置(参照图1)。如图3和图5所示,在从动链轮4上,在其中心设有径向尺寸与形成在凸轮轴3上 的定位销孔35相同的定位销孔40。凸轮轴3的定位销孔35与从动链轮4的定位销孔40 对齐之后得到的轴向长度被设定为比定位销7的轴向长度稍长。在形成在凸轮轴3上的定 位销孔35与形成在从动链轮4上的定位销孔40中嵌合圆筒状的定位销7,对凸轮轴3和从 动链轮4进行定位。而且,在预先由定位销7进行了定位的凸轮轴3与从动链轮4中沿着 旋转中心线P插入一根螺栓8。定位销7的内径被设定为比螺栓孔36的内径稍大,因此,螺 栓8贯穿定位销7的内周面并与形成在凸轮轴3上的螺栓孔36进行拧合,由此将从动链轮 4与凸轮轴3连结。此时,由螺栓8的螺栓头80把从动链轮4推压到凸轮轴端面33。另外,在凸轮轴3的外周面上设有在凸轮轴端面33开口的键槽37,而且,在从动链 轮4上,在自旋转中心线P的径向外侧,设有从与凸轮轴3相向的侧面41突出并嵌合到键 槽37的突部44,由键槽37和突部44构成旋转限制部9。即,通过使形成在从动链轮4上 的突部与形成在凸轮轴3上的键槽37嵌合,来禁止凸轮轴3与从动链轮4的相对转动,通 过从凸轮轴传动链6传递的动力,使从动链轮4与凸轮轴3 —体地旋转。突部44在与键槽 37嵌合的状态下从键槽37向外径侧突出。
从与从动链轮4的侧面41相反那侧的侧面42,通过冲压、半冲孔(/、一 7 7 ;^ ) 等推挤出而突出形成突部44。因此,在与从动链轮4的侧面41相反侧的侧面42的与突部 44对应的位置形成凹槽45,该凹槽45的一部分与跟螺栓8的螺栓头80 —体形成的座面81 在径向上重叠。而且,在从动链轮4的突部44的外径侧和从突部44旋转180°后的位置的 外径侧设有长孔47,在通过旋转中心线P的直线Q上配置两个长孔47和突部44(参照图 5)。在维修保养时等要限制凸轮轴3以及从动链轮4的旋转及摆动的时候,可以利用 长孔 47限制旋转及摆动。而且,可以使从动链轮4相应长孔47的量轻量化。在把凸轮轴3对内燃机1进行组装时,首先把轴承57a、57b安装在凸轮轴3的外 周,从形成在气缸盖53上的逃逸孔53a插通并固定在气缸盖53上。而且,把从动链轮4的 突部44与在凸轮轴端面33上开口的键槽37嵌合,同时,将凸轮轴3的定位孔35与从动链 轮4的定位孔40的位置对合并嵌合定位销7,把螺栓8贯穿定位销7的内周面并与形成在 凸轮轴3上的螺栓孔36拧合而将螺栓固定,由此,把从动链轮4连结在凸轮轴3上。接着, 用金属封油环(π J 〃卜)58把逃逸孔53a塞住,把气缸盖罩54从前方固定在气缸盖53 上。由此,把一体安装了从动链轮4的凸轮轴3组装在内燃机1内。如图2所示,在气缸盖 罩54上设有螺栓止脱部54b,该螺栓止脱部54b位于从动链轮4的附近,而且从侧壁54a向 后方延伸并与螺栓8的螺栓头80在径向上重叠。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凸轮轴3上,从凸轮轴端面33朝凸轮轴中 心在旋转中心线P上连通地形成定位销孔35和螺栓孔36,因此,可以把定位销孔35和螺 栓孔36在同一工序中容易地形成。如果在另外的工序中形成的话要再次进行中心线的对 合,而在同一工序中形成则不需要再次进行中心线的对合就能正确形成凸轮轴3的定位销 孔35和螺栓孔36,可以用定位销7正确进行从动链轮4与凸轮轴3的定位。而且,可以使 连接部以及定位部小径化,可以使凸轮轴3变细。而且,能够在预先由定位销7把凸轮轴3与从动链轮4定位了的状态下固定螺栓 8,可以防止从动链轮4偏心地被固定在凸轮轴3上。进而,可以使用螺栓8和定位销7这 样的通用部件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在凸轮轴3的外周开口的键槽37,和形成在从动链轮4 与凸轮轴3相向的侧面41的突部44构成旋转限制部9,因此,可以由简单的结构防止凸轮 轴3与从动链轮4的相对旋转。在形成键槽37时,可以沿用高精度的加工技术。并非必须 在凸轮轴3的外周形成键槽37,也可以使在旋转中心线P的径向外侧在从动链轮4侧开口 而成为与突部44嵌合的凹部。由此也可以防止凸轮轴3与从动链轮4相对旋转。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动链轮4的突部44从从动链轮4的侧面42朝侧面41 侧推挤出而形成,因此,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而可以使结构简单。另外,可以把从动链轮4通 过对板件进行冲压加工而容易地制造。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螺栓孔36通过对凸轮轴端面33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对 螺栓孔36的凸轮轴端面33侧进行追加加工而形成定位销孔35,因此,可以从同一方向连续 进行切削加工,可以减少加工工时数。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动链轮4的突部44在与键槽37嵌合的状态下从键槽37 向外径侧突出,因此,组装从动链轮4时可以一边确认突部44的位置一边进行作业,因而提 高了组装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动链轮4上形成两个长孔47,两个长孔47和突部44 配置在通过旋转中心线P的直线Q上,因此,组装从动链轮4时可以容易辨认突部44的位置。另 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气缸盖罩54上设有螺栓止脱部54b,因此,即便螺栓8松 动也可以阻止螺栓8的脱落。而且,由于螺栓止脱部54b配置在从动链轮4的附近,因此, 在具有螺栓止脱的效果之外,还具有易于回收从动链轮4、凸轮轴传动链6飞溅的飞沫机油 的效果。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另外的例子。图6 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的另一例的局部截面图,图7是从侧方观察将图 6的气缸盖的侧面图。本实施例中,气缸盖53与气缸盖罩54的对合面55位于支撑凸轮轴3的轴承57a 的前方(活塞14滑动方向上的上方),在气缸盖53的侧壁形成与从动链轮4相向的开口部 53b,在开口部53b用螺栓61安装着开口部盖60,该开口部盖60从外侧覆盖着开口部53将 开口部53闭塞住。本实施方式中,气缸盖罩54和开口部盖60分别构成覆盖本发明的气缸 盖53的开口的盖子。而且,在从动链轮4上形成一对圆孔48,该一对圆孔48相对于旋转 中心线P在凹槽45侧夹着凹槽45对称,且形成在不相对于旋转中心线P呈点对称的位置。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开口部盖60上延伸设置从内侧面60a突出到从动链轮4附近的链轮止脱部 60b,进而,与链轮止脱部60b —体地把螺栓止脱部60c延伸设置到螺栓8附近。由此,即便 螺栓8松动也可以阻止螺栓8脱落,进而阻止从动链轮4的脱落。链轮止脱部60b的前端 到从动链轮4的侧面42的距离a被设定为比突部44的轴向长度(高度)b短(a < b),或 者被设定为a < 1. 5mm。在a < 1. 5mm的场合,可以借助机油的粘性把蓄积在链轮止脱部 60b的机油从链轮止脱部60b供给到从动链轮4。在开口部53b形成从边缘部突出到内侧的卡具卡定部53c。由此,当拆下开口部盖 60,从外部使杆状的卡具,例如两根销与从动链轮4的圆孔48卡合时,销与卡具卡定部53c 卡定而对从动链轮4的转动加以限制。由此可以提高组装性和维修保养性。而且,一对圆 孔48和卡具卡定部53c的位置被设定为,使在与圆孔48卡合的卡具被卡具卡定部53c卡 定的状态下的活塞14处于压缩上止点,在组装从动链轮4时的相位对合中也加以使用。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变型、改良等。例如,键槽37和突部44可以是能嵌合以限制旋转的任意的形状。同样,长孔47、 圆孔48也可以为任意的形状,进而,不限于两个,也可以被设定为任意个数。
权利要求
1.一种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所述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把凸轮链轮连结在凸轮轴端 面,所述凸轮链轮用来架设把曲轴的动力传递到凸轮轴的正时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轴上,从所述凸轮轴端面朝着凸轮轴中心在旋转中心线上连通地形成第一 定位销孔和螺栓孔;在所述凸轮链轮上,在中心形成第二定位销孔;所述凸轮轴和所述凸轮链轮通过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销孔嵌合的圆筒状的定位销 进行定位,通过贯穿所述定位销的内周并与所述螺栓孔拧合的螺栓进行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设有由凹部和突部构成的 旋转限制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凸轮轴的所述凸轮轴端面的自旋转中心线的径向外侧并 朝所述凸轮链轮侧开口,所述突部形成在所述凸轮链轮的与所述凸轮轴相向的一侧面并与 所述凹部嵌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在所述凸轮轴 的外周开口的键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部通过从所述凸轮 链轮的与所述一侧面相反的那一侧的另一侧面挤出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通过从所述凸 轮轴端面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销孔通过对所述螺栓孔的凸轮轴端面侧进行 追加加工而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在所述凸轮轴的 外周开口,所述突部从所述凹部突出到外径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链轮上形成两 个长孔,所述两个长孔和所述突部配置在通过旋转中心的直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旋转自如地支 撑在气缸盖上,在所述气缸盖上设有覆盖所述气缸盖的开口的罩,在所述罩上设有用来防 止所述螺栓脱落的螺栓止脱部。
9.如权利要求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 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气缸盖上,所述气缸盖位于所述轴承上方,在所述气缸盖上朝 所述凸轮链轮的侧方设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设有卡具卡定部,所述卡具卡定部对从外 部与所述凸轮链轮卡合的卡具进行卡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链轮设有多个卡 合部,所述卡具与所述多个卡合部和所述卡具卡定部卡合,从而将活塞与规定的相位进行 位置对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对凸轮链轮与凸轮轴进行定位的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该凸轮链轮的连结构造把凸轮链轮连结在凸轮轴端面,凸轮链轮用来架设把曲轴的动力传递到凸轮轴的正时链,其中,在凸轮轴上,从凸轮轴端面朝着凸轮轴中心在旋转中心线上连通地形成第一定位销孔和螺栓孔;在凸轮链轮上,在中心形成第二定位销孔;凸轮轴和凸轮链轮通过与第一和第二定位销孔嵌合的圆筒状的定位销进行定位,通过贯穿定位销的内周并与螺栓孔拧合的螺栓进行连结。
文档编号F01L1/04GK102032005SQ20101028364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久我信二, 水谷文则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