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520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机,特别是一种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 水轮机。
背景技术
常用的工业冷却塔节能改造中,利用冷却塔水系统一般留有的压力余量,用一种 水轮机来驱动冷却塔风机,可以替代原风机驱动电动机,达到节能与减少维护的目的。但在 冷却塔水流系统和风机的特殊条件下,常规发电用的水轮机均不合适,需要开发新的水轮 机,才能达到与冷却塔水流条件相符合的要求。当水轮机与风机直联时,根据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的压力、流量和风机转速三个特 征参数所计算的水轮机比转速,必然是超低比转速或超低比转速的,而且水轮机需要与换 热器、布水器一同在串联的有压水流系统中工作。冲击式水轮机虽然符合低比转速的特点, 但这类水轮机的转轮需要在无压状态工作,不适合在串联的有压水流系统中使用;超低比 转速混流式水轮机,可使水轮机转速与风机匹配,但超低比转速混流式水轮机平面尺寸较 大,影响冷却塔气流的通道;常规轴流式水轮机过流能力强,可以减小水轮机平面尺寸,但 其比转速太高,在冷却塔上与风机以直联方式使用时,会使水轮机远远偏离最优工况。用常 规轴流式水轮机直联驱动冷却塔风机,结果,水轮机的效率非常低,如何解决水轮机比转速 高,尺寸大,效率低的问题为众所期待。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冷却塔风 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可有效解决水轮机比转速高,尺寸大,效率低的 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壳、引水室和转轮室,机壳上部有垂直装在 机壳内的主轴,机壳内下部有转轮室,转轮室内有装在同一主轴上同向旋转的低比转速轴 流式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机壳上口部周向有蜗壳引水室,引水室里面装有径向导水叶 (又称导水机构,以下同),引水室下部呈90°弯曲状和转轮室相连通,转轮室的出口和机 壳的出口相连通,导水机构上面装有顶盖,顶盖上有主轴密封,轴承座固定在顶盖上,内有 主轴的轴承,轴承座上部装有轴承盖,主轴上端部装风机,所说的第一转轮上的第一转轮叶 片进口角1 = 140° 160°,出口角32 = 90°,第一转轮叶片进、出口之间的角度差为 50° 70°,所说的第二转轮上的第二转轮叶片进口角β3 = 90°,出口角β4 = 20° 40°,第二转轮叶片进、出口角度差为50° 70°,第一转轮进口到第二转轮出口之间叶 片的总角度差为100° 140°。本实用新型利用轴流式水轮机过流能力强、尺寸小的优势,并从技术上克服其比 转速过高的缺点,是创新性研究出的一种低比转速双转轮轴流式水轮机,其转速与冷却塔 风机匹配良好,且结构紧凑、尺寸较小,效率高。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蜗壳转轮室水平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流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由图1-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引水室和转轮室,水轮机中心有垂直装在 机壳5内的主轴8,机壳内下部有转轮室13,转轮室内有装在同一主轴上同向旋转的低比转 速轴流式的第一转轮3和第二转轮4,机壳上口部周向有引水室1,引水室里面装有径向导 水叶2 (又称导水机构,以下同),引水室下部呈90°弯曲状和转轮室相连通,转轮室的出口 和机壳的出口相连通,导水叶上部装有顶盖10,顶盖上有主轴密封6,轴承座11固定在顶盖 10上,主轴装在轴承座内的轴承7内,轴承座上部装有轴承盖12,主轴上端部装风机9,所说 的第一转轮3上的第一转轮叶片进口角^ = 140° 160°,出口角32 = 90°,第一转 轮叶片进、出口之间的角度差为50° 70°,所说的第二转轮4上的第二转轮叶片进口角 β3 = 90°,出口角β4 = 20° 40°,第二转轮叶片进、出口角度差为50° 70°,第一 转轮进口到第二转轮出口之间叶片的总角度差为100° 140°。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引水室1为圆断面金属蜗壳式;所说的第一转轮的叶 片和第二转轮的叶片数为8 16个,多于常规轴流式转轮的叶片数;所说的第一转轮3和 第二转轮4的轮毂比(VD1 = 0. 6 0. 8 ;在具体实施时,所说的第一转轮的叶片进口角
为140°、150°、160°中的一种,第一转轮的叶片进、出口之间的角度差为50°、60°、 70°中的一种,所说的第二转轮的叶片出口角34为20°、30°、40°中的一种,第二转轮的 叶片进、出口角度差为50°、60°、70°中的一种,第一转轮进口到第二转轮出口之间叶片 的总角度差为100°、110°、120°、130°、140°中的一种;所说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 轮毂比(IhA)1为0. 6,0. 7,0. 8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1、采用同轴同向旋转双转轮接力式工作,这是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关键之一,由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在常规轴流式水轮机的基础上改变其能量转换的核心部件_水 轮机转轮。在同一根主轴上装置两个同向旋转的低比转速轴流式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常 规轴流式水轮机的引水室、导水机构、转轮室及辅助的主轴和密封型式基本不变,引水室1 为圆断面金属蜗壳。引水室里面装有径向导水机构2,压力水流经压力管道首先进入引水 室,水流由引水室进入径向导水叶,导叶改变水流的环量后,作90°转弯,转向90°后沿轴 向均勻进入第一转轮,水流在第一转轮中完成1/2能量转换,第一转轮的出口水流以无撞 击进口状态进入第二转轮,在第二转轮中完成剩余的1/2水能转换,把带有剩余1/2能量的 水流送入第二转轮4,第二转轮同样以无撞击进口状态接受水流,并以法向出口状态将做功 后的水流排入下游管道,把水能变成旋转机械能,经转轮主轴带动冷却塔风机转动。本实用 新型的独特之处在于,两个转轮呈接力方式协同工作,第一转轮的重点是满足水轮机的良 好进口条件,保证水流以无撞击进口状态进入转轮,使转轮进口水力损失最小;第二转轮的
4重点是满足水轮机的良好出口条件,出口水流保持法向出口,使出口水力损失最小。两转轮 均采用大轮毂比、多叶片,且两转轮的叶片均采用大弯曲度的空气动力翼型作断面,这样可 使两水轮机都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同时都是低比转速的。两转轮叶片进出、口角度的设 计保证了两转轮呈平滑的接力方式工作。两个低比转速转轮接力式组合可使双转轮水轮机 具有更低的比转速,满足冷却塔用水轮机超低比转速的要求,使之在冷却塔水系统的剩余 压力与流量条件下,与风机转速有很好的匹配性。与现在用于冷却塔的几种水轮机相比,本 实用新型效率高,尺寸小,振动轻,更适合在工业冷却塔上安装,主要用于替代原风机驱动 电动机,以达到节能、安全和减少维护的目的。也可应用于小型水电站。2、采用大弯曲度空气动力翼型作叶片断面,这是转轮具有低比转速特性的重要条 件。是本实用新型创新的核心,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转轮,其进口角^ = 140° 160°, 出口角β2 = 90°,叶片进、出口之间的角度差为50° 70°。所说的第二转轮,其进口角 β3 = 90°,出口角34 = 20° 40°,同样具有很大的弯曲度,叶片进、出口角度差也为 50° 70°。从第一转轮进口到第二转轮出口之间叶片的总角度差为100° 140°,这是 实现转轮超低比转速的又一个关键。同时,第一转轮的无撞击进口、第二转轮的法向出口及 第一、第二转轮间水流的光滑过渡,有效实现水流能量的充分转换与水轮机的高效率。3、多叶片大轮毂比。第一、第二转轮的叶片数均在8 16之间,远多于常规轴流 式转轮的叶片数。且第一、第二转轮的轮毂比CVD1 = 0. 6 0. 8,也远大于常规轴流式转 轮,这是实现超低比转速轴流式转轮的第三个关键措施。通过以上三项技术措施,使轴流式水轮机达到了超低比转速,可与冷却塔的水流 条件相匹配,以实现水轮机与冷却塔风机的直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贡献在于1、通过采用双转轮接力式工作方式,使水轮机的比转速降低1/2,实现轴流式水轮 机的超低比转速化,使轴流式水轮机能够适合冷却塔的水流条件,与风机转速匹配良好,并 发挥轴流式水轮机过流能力强,尺寸小的优势。2、双转轮均采用大轮毂比、多叶片,且均采用大弯曲度的空气动力翼型作叶片断 面,既保证了转轮能量转换的高效率,又实现了转轮的低比转速化。使轴流式水轮机适合了 冷却塔的水流与风机的特殊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对传统的冷却塔进行技术改造,替 代原驱动电动机及传动机构,可以达到节能、环保和少维护的目的。也可形成系列产品,与 新型节能型冷却塔配套,使工业冷却塔系统更加安全高效。与目前使用的双击式、混流式冷却塔专用水轮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转轮轴流 式水轮机从工作原理、结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加工容易,价格低,效率高、小尺寸、运 行稳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一种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包括机壳、引水室和转轮室,其特征在于,水轮机中心有垂直装在机壳(5)内的主轴(8),机壳内下部有转轮室(13),转轮室内有装在同一主轴上同向旋转的低比转速轴流式的第一转轮(3)和第二转轮(4),机壳上口部周向有引水室(1),引水室里面装有径向导水叶(2),引水室下部呈90°弯曲状和转轮室相连通,转轮室的出口和机壳的出口相连通,导水叶上部装有顶盖(10),顶盖上有主轴密封(6),轴承座(11)固定在顶盖(10)上,主轴装在轴承座内的轴承(7)内,轴承座上部装有轴承盖(12),主轴上端部装风机(9),所说的第一转轮(3)上的第一转轮叶片进口角β1=140°~160°,出口角β2=90°,第一转轮叶片进、出口之间的角度差为50°~70°,所说的第二转轮(4)上的第二转轮叶片进口角β3=90°,出口角β4=20°~40°,第二转轮叶片进、出口角度差为50°~70°,第一转轮进口到第二转轮出口之间叶片的总角度差为100°~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引水室(1)为圆断面金属蜗壳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第一转轮的叶片和第二转轮的叶片数为8 1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第一转轮(3)和第二转轮(4)的轮毂比(VD1 = 0. 6 0. 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第一转轮的叶片进口角P1SHCT、150°、160°中的一种,第一转轮的叶片 进、出口之间的角度差为50°、60°、70°中的一种,所说的第二转轮的叶片出口角日4为 20°、30°、40°中的一种,第二转轮的叶片进、出口角度差为50°、60°、70°中的一种,第 一转轮进口到第二转轮出口之间叶片的总角度差为100° UlO0、120°、130°、140°中的 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轮毂比CVD1为0. 6,0. 7,0. 8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有效解决水轮机比转速高,尺寸大,效率低的问题,机壳上部有装在机壳内的主轴,机壳内下部的转轮室内有装在主轴上的两转轮,机壳上口部的引水室里有径向导水叶,引水室下部呈90°弯曲状和转轮室相连通,转轮室出口和机壳出口相连通,导水机构上的顶盖上有主轴密封,轴承座固定在顶盖上,内有主轴的轴承,轴承座上部有轴承盖,主轴上端部装风机,第一转轮的叶片进口角β1=140°~160°,出口角β2=90°,第一转轮叶片进、出口之间的角度差为50°~70°,第二转轮的叶片进口角β3=90°,出口角β4=20°~40°,第二转轮叶片进、出口角度差为50°~70°,总角度差为100°~140°,本实用新型过流能力强、尺寸小,效率高。
文档编号F03B3/06GK201714558SQ2010202006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
发明者任岩, 李小芹, 李延频, 陈德新, 马俊朋 申请人:李延频;陈德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