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5751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属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泵的阀包括限压阀和安全阀,有的发动机机 油泵只有限压阀,有的只有安全阀,而有的机油泵有两个阀。如果只有限压阀发动机冷启动 时压力过高,不利于发动机很好的泄压有可能出现破坏性油压,如果只有安全阀,又影响发 动机的正常工作时的泄压。如果两个阀同时有,又使机油泵空间布置过大,而且整个机油泵 的质量也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能够使发动机在 冷启动时快速泄压,又能使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稳定地泄压,同时使得机油泵的布置空间 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盖和泵体,所 述泵体内设有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所述泵盖上设有两用阀,所述两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 体内设有回油腔、阀腔和阀芯,所述回油腔位于所述阀腔上部,所述阀芯装在阀腔内,并将 回油腔和阀腔隔离,所述阀腔与所述高压油腔相连通,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回油腔相接触、 承受回油腔中机油向下作用力的第一端面,以及与阀腔相接触、承受阀腔中机油向下作用 力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的面积,所述泵盖上放置两用阀处设有 与所述低压油腔相通的泄压口。优选地,所述阀腔与所述高压油腔通过泵盖上的第一机油入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两用阀还包括装在阀芯下端的弹簧和装在弹簧下端的阀体堵塞。优选地,所述泵体上设置机油泵出口通道,所述机油泵出口通道一端与高压油腔 相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主油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泵体上设置机油泵回油入口通道,所述机油泵回油入口通道一端与 发动机回油道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泵盖上的第二机油入口与所述回油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泄压口至少为2个。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设置的两用阀,既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即在冷 启动时快速泄压,又起到限压阀的作用,即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稳定泄压,从而减少了 机油泵布置空间及减轻整个机油泵的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中B-B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泵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7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沿图6中“D-D”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盖2,与泵盖2螺栓连接的 泵体1,如图2所示,泵体1内设有内转子3、位于内转子3外的外转子4,如图6所示,泵体 1内设有位于泵体1上部的高压油腔16和位于泵体1下部的低压油腔17,如图1和图3所 示,泵盖1上设有两用阀,两用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回油腔14、阀腔15和阀芯5,回油腔 14位于阀腔15上部,阀芯5装在阀腔15内,并将回油腔14和阀腔15隔离,阀腔15与高 压油腔16相连通,如图4所示,阀芯5上设置有与回油腔14相接触、承受回油腔14中机油 向下作用力的第一端面10,以及与阀腔15相接触、承受阀腔15中机油向下作用力的第二 端面11,第一端面10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11的面积,如图5所示,泵盖上2放置两用阀处 设有与低压油腔17相通的泄压口 18。如图3所示,在正常压力状态下,阀芯5将泄压口 18 封闭,使得阀腔15与低压油腔17处于隔断状态。如图5所示,泄压口 18为2个,或是2个以上,以确保泄压快速,无滞后现象。如图3和图5所示,阀腔15与高压油腔16通过泵盖2上的第一机油入口 9相连
通ο如图3所示,两用阀还包括装在阀芯5下端的弹簧6和装在弹簧下端的阀体堵塞 7。如图7所示,泵体1上设置机油泵出口通道12,机油泵出口通道12 —端与高压油 腔16相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主油道相连通。如图8和图5所示,泵体1上设置机油泵回油入口通道13,机油泵回油入口通道13 一端与发动机回油道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泵盖2上的第二机油入口 8与回油腔14相连通。上述结构的机油泵在工作时,若机油处于正常工作压力状态,则本实用新型的两 用阀不起作用,机油直接从高压油腔16进入机油泵出口通道12,再流入发动机主油道,进 行润滑。在发动机冷启动时,机油从发动机上的回油道流经机油泵回油入口通道13,再从第 二机油入口 8进入回油腔14,若压力过大,超过弹簧开启压力,回油腔14内的机油压力作用 于第一端面10上,推动阀芯5向下运动,使得高压油腔16、阀腔15和泄压口 18相通,高压 油腔16内多余的油通过泄压口 18流到低压油腔17,从而使与高压油腔16相通的主油道泄 压。在发动机工作时,机油从高压油腔16通过第一机油入口 9进入阀腔15,如图4所 示,因第一端面10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11的面积,则阀腔15内机油对阀芯5向下的压力 P和阀腔15内机油对阀芯5向上的压力F必然存在差值,若高压油腔16内机油压力过大, 导致此差值超过弹簧的开启压力,则阀腔15内的机油推动阀芯5向下运动,使得高压油腔 16、阀腔15和泄压口 18相通,高压油腔16内多余的油通过泄压口 18流到低压油腔17,从 而使与高压油腔16相通的主油道泄压。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发动机冷启动时 防止破坏性油压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零件产生过大的冲击,保护了发动机的零件,而且发 动机在正常运行时又可以稳定快速的泄压。即此阀实现了一阀两用,即可用做安全阀又可用做限压阀,并节约了机油泵的布置空间,减轻了机油泵的质量。 以上只是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局限 于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两用阀也可以不用图示4这种结 构,也起到两用的效果,任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非实质性修改,均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盖(2)和泵体(1),所述泵体(1)内设有高压油腔 (16)和低压油腔(17),其特征是所述泵盖(2)上设有两用阀,所述两用阀包括阀体,所述 阀体内设有回油腔(14)、阀腔(15)和阀芯(5),所述回油腔(14)位于所述阀腔(15)上部, 所述阀芯(5)装在阀腔(15)内,并将回油腔(14)和阀腔(15)隔离,所述阀腔(15)与所述 高压油腔(16)相连通,所述阀芯(5)上设置有与回油腔(14)相接触、承受回油腔(14)中 机油向下作用力的第一端面(10),以及与阀腔(15)相接触、承受阀腔(15)中机油向下作 用力的第二端面(11),所述第一端面(10)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11)的面积,所述泵盖(2) 上放置两用阀处设有与所述低压油腔(17)相通的泄压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特征是所述阀腔(15)与所述高压油 腔(16)通过泵盖(2)上的第一机油入口(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特征是所述两用阀还包括装在阀芯 (5)下端的弹簧(6)和装在弹簧(6)下端的阀体堵塞(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特征是所述泵体(1)上设置机油泵 出口通道(12),所述机油泵出口通道(12) —端与高压油腔(16)相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主 油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特征是所述泵体(1)上设置机油泵 回油入口通道(13),所述机油泵回油入口通道(13) —端与发动机回油道相连通,另一端通 过所述泵盖(2)上的第二机油入口(8)与所述回油腔(1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特征是所述泄压口(18)至少为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泵盖和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所述泵盖上设有两用阀,所述两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回油腔、阀腔和阀芯,所述回油腔位于所述阀腔上部,所述阀芯装在阀腔内,并将回油腔和阀腔隔离,所述阀腔与所述高压油腔相连通,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回油腔相接触、承受回油腔中机油向下作用力的第一端面,以及与阀腔相接触、承受阀腔中机油向下作用力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端面的面积,所述泵盖上放置两用阀处设有与所述低压油腔相通的泄压口。该机油泵能够使发动机在冷启动时进行泄压,又能使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稳定地泄压,同时使得机油泵的布置空间小。
文档编号F01M1/02GK201778850SQ20102022773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李金国, 黄新良 申请人:上海幸福摩托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