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52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压缩领域,尤其是一种配气机构。
技术背景[0002]一般说来,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气体压缩机,配气门都是设置在固定件上,例如气缸盖上等。然而,随着新型结构的发动机和气体压缩机出现,在某些结构上,需要将配气门设置在运动件上,例如需要将配气门设置在运动的活塞上或设置在滑动气缸的气缸盖上等。 在将配气门设置在运动件的结构中,配气门的控制相对比较困难,所以目前均是将其设置为自由单向阀,这就严重影响了配气的精准性,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够在运动件(即往复运动体)上精准配气的新型配气机构。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0004]一种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摆杆和配气门,在所述往复运动体上设配气座口,所述配气门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上,所述配气门与所述配气座口相配合,所述摆杆受所述往复运动体作用发生摆动,所述配气门受所述摆杆作用按正时关系将所述配气座口打开或关闭。[0005]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机体转动连接。[0006]选择性地,在所述往复运动体上设滑道,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机体转动连接。[0007]选择性地,在所述往复运动体上设齿条,在所述摆杆的摆动轴上固连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驱动所述摆杆摆动。[0008]选择性地,在所述配气门和所述摆杆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用于导向,防止所述配气门产生侧向位移。[0009]一种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凸轮和配气门,在所述往复运动体上设配气座口,所述配气门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上,所述配气门与所述配气座口相配合,所述配气门受所述凸轮作用按正时关系将所述配气座口打开或关闭。[0010]所述凸轮与所述往复运动体转动连接,并随往复运动体往复运动,所述凸轮的凸轮轴与齿轮固连,在机体上设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0011]选择性地,所述往复运动体还可设为弧形摆动体,所述齿条可设为弧形齿条或固定齿轮,所述弧形齿条或固定齿轮固装在机体上。所述弧形摆动体围绕所述弧形齿条或所述固定齿轮的圆心做往复摆动。[0012]选择性地,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和摆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设为撞控凸轮,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撞控凸轮的撞控凸轮转轴固连驱动所述撞控凸轮,所述撞控凸轮设在所述机体上。[0013]选择性地,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摆杆,在所述往复运动体上设滑道,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凸轮设为撞控凸轮,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撞控凸轮的撞控凸轮转轴固连驱动所述撞控凸轮,所述撞控凸轮设在所述机体上。[0014]选择性地,在所述往复运动体上设齿条,所述凸轮设为撞控凸轮,在所述撞控凸轮的撞控凸轮转轴上固连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驱动所述撞控凸轮,所述撞控凸轮设在所述机体上。[0015]选择性的,在所述配气门和所述凸轮或所述撞控凸轮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0016]选择性地,在所述配气门和所述撞控凸轮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0017]选择性地,在所述配气门上设复位弹性体。[0018]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可以用于内燃机,也可以用于活塞式气体压缩机。[0019]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往复运动体是指做往复运动的物体,例如往复运动的活塞、 往复运动的气缸、往复运动的气缸封头或往复运动的气缸密封隔板。[0020]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摆杆是指一切可以做摆动运动的结构体,所述摆杆可以是杆状摆动结构体,也可以是块状摆动结构体。[0021]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撞控凸轮是指能够使设置在运动体上的受控部件发生位移或偏转的凸轮,这种凸轮的特点是,当运动件携带受控件趋近所述撞控凸轮时(或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当撞控凸轮趋近于受控件时),撞控凸轮形线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撞控凸轮的转动不断缩小以达到减少撞击力之目的,当受控件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撞控凸轮形线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撞控凸轮的转动不断增加。[0022]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配气气门与所述撞控凸轮开始接触时,配气气门发生位移, 使配气气门打开。撞控凸轮形线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撞控凸轮的转动不断缩小,使配气气门上的撞击力得到减小。当配气气门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撞控凸轮形线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撞控凸轮的转动不断增加。[00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撞控凸轮和所述配气气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接触(撞击)-减速-受控-脱离,周而复始。[00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撞控凸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所述配气气门与撞控凸轮之间的撞击降至最低程度并对所述配气气门实施有效控制,达到精准配气之目的。[0025]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撞控凸轮可以是完整的撞控凸轮,也可以是半撞控凸轮或撞控凸轮的一部分。[0026]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复位弹性体是指一切具有弹性作用的能使所述配气门复位的弹性体,例如,弹簧,其作用与气门弹簧类同;所谓的复位是指使所述配气门与所述配气座口密封配合的作用,或使所述配气门与所述配气座口打开的作用。[002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设置一个与设置在往复运动体上的配气门发生撞击的撞击物,即所述摆杆或所述撞控凸轮,并使所述撞击物在撞击发生时能够使撞击点(或撞击线或撞击面)向所述往复运动体的运动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使撞击力大幅下降,实现对所述配气门的精准可靠控制,以达到精准可靠配气的目的。[00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29]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能够控制设在往复运动体上的配气门, 配气精准,为制造新型、高效发动机和空气压缩机提供了高效配气的技术方案。


[0030]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0034]图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0035]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0036]图7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0037]图8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另一结构示意图;[0038]图9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0039]图10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另一结构示意图;[0040]图1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1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0042]图1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0043]图1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0044]图1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0045]图1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0046]图17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0047]图中[0048]1往复运动体、2连杆、3摆杆、4配气门、5配气座口、6机体、7凸轮、8齿条、9撞控凸轮轴、10齿轮、11导向滑动结构体、12复位弹性体、71撞控凸轮、101滑道、111弧形摆动体、701凸轮轴、801弧形齿条、802固定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实施例1[0050]如图1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1、 摆杆3和配气门4,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配气座口 5,所述配气门4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 5上,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配气座口 5相配合。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2, 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机体6转动连接。所述摆杆C3)受所述往复运动体(1) 作用发生摆动。所述配气门4受所述摆杆3作用按正时关系将所述配气座口 5打开或关闭。[0051 ]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图中的往复运动体1在作上下往复运动时,通过连杆2带动摆杆3作同向上下摆动。所述往复运动体1通过连杆2在距摆杆3的摆动轴的最远处同摆杆3连接。根据圆周运动的特性可知,摆杆3上距转轴较远处的速度大于距转轴较近处的速度。因此当往复运动体1向下运动到一定时刻,其上的配气门4将会与摆杆3发生撞击和接触,使配气门4打开。当复运动体1向上运动到一定时刻,配气门4则会与摆杆3脱离接触,使配气门4关闭。[0052]由于撞击时,摆杆3处于与配气门4同向的运动状态,且撞击点处于摆杆3上距摆动轴较近处,使配气门4与摆杆3撞击时的相对速度小于配气门4本身的绝对速度,使撞击的力度大为减小。因此本方案既可确保配气门4在需要时能及时打开,又使配气门4在打开时所受到的撞击力大幅下降,实现了对所述配气门的可靠控制,并可提高所述配气门的寿命。[0053]实施例2[0054]如图2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配气门4和所述摆杆3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11。导向滑动结构体11的作用是在配气门4的开闭过程中减小侧位移,使开闭过程更加平稳可靠。[0055]实施例3[0056]如图3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往复运动体 1上设滑道101,取代实施例1中的连杆2。所述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滑道101滑动配合, 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机体6转动连接。[0057]实施例4[0058]如图4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往复运动体 1上设齿条8,取代实施例1中的连杆2,在所述摆杆3的摆动轴上固装齿轮10,所述齿条8 与所述齿轮10相啮合驱动所述摆杆3摆动。[0059]实施例5[0060]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的方案,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1、凸轮7,配气门4,齿轮10和齿条8。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配气座口 5,所述配气门4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 5上,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配气座口 5相配合。所述凸轮7的凸轮轴701与所述往复运动体1转动连接,并随往复运动体1往复运动。 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凸轮7的形线保持接触。所述凸轮7与所述齿轮10同轴固连,所述齿条8固装在机体6上,所述齿轮10与所述齿条8相啮合。[0061]当图中所述往复运动体1做上下往复运动时,所述齿轮10在与之相啮合的所述齿条8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带动所述凸轮7转动。由此可以实现所述配气门4的运动按所述凸轮7的形线控制,按正时关系将所述配气座口 5打开或关闭。[0062]实施例6[0063]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有2套配气座口 5,并有2套配气门4分别设置在2套所述配气座口 5上,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配气座口 5相配合。所述配气门4上装有复位弹性体12。所述往复运动体1还设有2套凸轮 7。2套所述凸轮7与2套所述配气门4保持对应接触。2套所述凸轮7上各自同轴固装齿轮10,且使这两个齿轮10相互啮合,并使其中1个齿轮10与固装在机体6上的齿条8相啮口 O[0064]当图中所述往复运动体1做上下往复运动时,在所述齿条8的作用下,两个相互啮合的所述齿轮10均会发生转动,并带动两个所述凸轮7转动。由此可以实现使两个所述配气门4的运动分别按两个所述凸轮7的形线控制,按正时关系将两个所述配气座口 5分别打开或关闭。[0065]实施例7[0066]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1设为弧形摆动体111,所述齿条8改为固定齿轮802。所述固定齿轮802固装在机体6上,本身不做转动。所述固定齿轮802与所述齿轮10相啮合。所述弧形摆动体111围绕所述固定齿轮802 的圆心做往复摆动。在往复摆动中,在固定齿轮802的作用下,所述齿轮10发生转动,带动与之同轴安装的凸轮7转动,由此可控制所述配气门4的开启和关闭。[0067]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齿轮802也可设为弧形齿条801,与机体固装(见图8)。[0068]实施例8[0069]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1,配气门4,撞控凸轮71。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配气座口 5,所述配气门4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 5上,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配气座口 5相配合。所述撞控凸轮71设在机体6上。图中所述往复运动体1做上下往复运动。[0070]在本方案中,设在往复运动体1上的配气门4向下运动到一定时刻,会与撞控凸轮 71发生撞击和接触,使所述配气门4打开。通过适当设置所述撞控凸轮71的转速,转向和形线,可使在撞击发生时,所述配气门4上的撞击点仍处于向下运动的状态,使所述配气门 4与所述撞控凸轮71撞击时的相对速度小于配气门4本身的绝对速度,使撞击的力度大为减小。当所述配气门4随所述往复运动体1向上运动到一定时刻,所述配气门4将与所述撞控凸轮71脱离接触,使所述配气门4关闭。综上所述,本方案可以实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效果。[0071 ]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撞控凸轮71的运动可设为双方向的摆动(如图9所示),也可设为单方向的转动(如图10所示)。[0072]实施例9[0073]如图11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2和摆杆3,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撞控凸轮71的撞控凸轮转轴9固连驱动所述撞控凸轮71。[0074]实施例10[0075]如图12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摆杆3,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滑道101,所述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滑道101滑动配合,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撞控凸轮71的撞控凸轮转轴9固连驱动所述撞控凸轮71。[0076]实施例11[0077]如图13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齿条8,在所述撞控凸轮71的撞控凸轮转轴9上固连齿轮10,所述齿条8与所述齿轮10相啮合驱动所述撞控凸轮71。[0078]实施例12[0079]如图14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配气门4和所述撞控凸轮71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11。[0080]实施例13[0081]如图15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配气门4和所述撞控凸轮71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11。[0082]实施例14[0083]如图16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配气门4上设复位弹性体12。[0084]实施例15[0085]如图17所示的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 1、摆杆3和配气门4,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配气座口 5,所述配气门4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 5上,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配气座口 5相配合。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体1转动连接,摆杆3的另一端与机体6转动连接。[0086]往复运动体1围绕摆杆3的摆动轴做往复摆动,并保持本身的方向不变。在这种运动状态下,往复运动体1可带动摆杆3对配气门4实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效果。[0087]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 (1)、摆杆(3)和配气门(4),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配气座口(5),所述配气门(4)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5)上,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配气座口(5)相配合,所述摆杆(3)受所述往复运动体(1)作用发生摆动,所述配气门(4)受所述摆杆(3)作用按正时关系将所述配气座口(5)打开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2),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机体(6)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滑道(101),所述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滑道(101)滑动配合,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机体 (6)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齿条(8),在所述摆杆(3)的摆动轴上固连齿轮(10),所述齿条(8)与所述齿轮(10)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意之一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气门(4 )和所述摆杆(3 )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11)。
6.一种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1)、凸轮(7)和配气门(4),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配气座口(5),所述配气门(4)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口(5)上,所述配气门(4)与所述配气座口(5)相配合,所述配气门(4)受所述凸轮(7)作用按正时关系将所述配气座口(5)打开或关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7)与所述往复运动体(1)转动连接,并随往复运动体(1)往复运动,在所述凸轮(7)的凸轮轴(701)上固连齿轮(10 ),在机体(6 )上设齿条(8 ),所述齿轮(10 )与所述齿条(8 )相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1)设为弧形摆动体(111),所述齿条(8)设为弧形齿条(801)或固定齿轮(80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2)和摆杆(3),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往复运动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7)设为撞控凸轮(71),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撞控凸轮(71)的撞控凸轮转轴(9)固连,所述撞控凸轮(71)设在所述机体(6)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还包括摆杆(3),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滑道(101),所述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滑道 (101)滑动配合,所述凸轮(7)设为撞控凸轮(71),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撞控凸轮 (71)的撞控凸轮转轴(9)固连,所述撞控凸轮(71)设在所述机体(6)上。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往复运动体(1)上设齿条(8),所述凸轮(7)设为撞控凸轮(71),在所述撞控凸轮(71)的撞控凸轮转轴(9)上固连齿轮(10),所述齿条(8)与所述齿轮(10)相啮合,所述撞控凸轮(71)设在所述机体(6) 上。
12.如权利要求6至11之任意之一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气门(4)和所述凸轮(7)或所述撞控凸轮(71)之间设导向滑动结构体(11)。
13.如权利要求1、2、3、4、6、7、8、9、10或11所述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气门(4)上设复位弹性体(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体(1)、摆杆(3),配气门(4),凸轮(7),所述摆杆(3)受所述往复运动体(1)作用发生摆动,所述配气门(4)受所述摆杆(3)或所述凸轮(7)作用按正时关系将所述配气门(4)打开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够在往复运动体上精准可靠配气的技术方案。
文档编号F01L13/00GK202273721SQ2011203289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靳北彪 申请人:靳北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