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516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具 体地说是可以实现发动机压缩比可调节。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传统发动机都是固定的压缩比,近年国外出现了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中最著名的是萨博的“SVC可变压缩比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带来的最大作用是小排量的发动机,也可输出可与大排量发动机相比拟的功率和扭矩,并且油耗更少,排放更低。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复杂,目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在中国还没有见过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发动机压缩比可变的机构,以达到省油、低排放的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包括电机、电路控制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计数传感器、六角件、六角套筒、活塞环、变压活塞、汽缸活塞、汽缸盖、链轮机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电路控制器;所述电路控制器通过第一导线与电机连接,通过第三导线与计数传感器相连接,计数传感器安装在电机主轴上;链轮驱动轮、链轮从动轮、链轮胀紧轮与链条啮合形成链轮机构,链轮驱动轮安装在电机主轴上,链轮从动轮安装在六角件的上端,链轮胀紧轮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上;所述六角件通过第一卡簧、第二卡簧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上,其下端通过六角花键与六角套筒上端相连接,六角套筒的下端固定在第二缸盖支架的螺纹孔内;第一缸盖支架与第二缸盖支架固定在汽缸盖上,变压活塞安装在汽缸活塞顶部的变压腔内,并用第三卡簧将其固定在六角套筒的下端,活塞环安装在变压活塞顶部。所述六角件一端为六角花键。所述六角套筒一端为内六角花键,另一端为外螺纹段。所述第二缸盖支架上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可以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动力性;有利于降低排放污染物。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链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电机I、第一导线2、电路控制器3、第二导线4、发动机转速传感器5、第三导线6、计数传感器7、第一缸盖支架12、六角件13、六角套筒14、第二缸盖支架15、活塞环16、变压活塞17、汽缸活塞18、汽缸盖19、电机主轴20、链轮机构21、第一卡簧22、第二卡簧23、第三卡簧24构成;链轮机构21包括链轮驱动轮8、链轮从动轮9、链轮胀紧轮10及链条11。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5通过第二导线4连接电路控制器3,所述电路控制器3主要采用单片机控制。所述电路控制器3通过第一导线2与电机I连接,通过第三导线6与计数传感器7相连接。计数传感器7安装在电机主轴20上。链轮驱动轮8、链轮从动轮9、链轮胀紧轮10与链条11连接啮合形成链轮机构21 ;链轮驱动轮8固定在电机主轴20上,链轮从动轮9安装在六角件13的上端,链轮胀紧轮10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12上。所述六角件13通过第一卡簧22、第二卡簧23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12上,其下端与六角套筒14上端相连接。六角套筒14的下端固定在第二缸盖支架15的螺纹孔内。第一缸盖支架12与第二缸盖支架15固定在汽缸盖19上。变压活塞17安 装在汽缸活塞18顶部的变压腔内,并用第三卡簧24将其连接在六角套筒14的下端,活塞环16安装在变压活塞17顶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在图I所示实例中,当发动机转速传感器5检测到发动机转速超过规定转数的时候,发动机转速传感器5通过第一导线2传递信号给电路控制器3,电路控制器3开始工作。电路控制器3通过第一导线2控制电机I工作,电机主轴20带动链轮驱动轮8旋转,链轮驱动轮8通过链条11带动链轮从动轮9旋转;链轮从动轮9又带动六角件13旋转。由于六角件13是用第一卡簧22、第二卡簧23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12上的,故六角件13只做旋转运动。所述六角件13—端为六角花键。所述六角套筒14 一端为内六角花键,另一端为外螺纹段。六角件13与六角套筒14是用六角花键啮合的,故六角件13旋转带动六角套筒14旋转。六角套筒14与第二缸盖支架15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故六角套筒14在旋转时做轴向运动;六角套筒14轴向运动时,带动活塞环16和变压活塞17做轴向运动,从而改变汽缸压缩比。当计数传感器7测到电机I旋转的次数达到所需要求时,通过第三导线6发信号给电路控制器3,电路控制器3控制电机I停止工作。通过电机I的正反转,可以控制六角套筒14的向下或者向上运动,从而增大或缩小发动机压缩比。通过链轮胀紧轮10来调整链条11的胀紧力。链轮机构21中链轮从动轮9的数量由发动机汽缸数决定,每个从动轮对应一个汽缸,比如直列四缸的发动机,链轮机构上就有四个从动轮,每个从动轮对应一个汽缸,这样每个汽缸的压缩比都保持一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电机(I)、电路控制器(3)、发动机转速传感器(5)、计数传感器(7)、六角件(13)、六角套筒(14)、活塞环(16)、变压活塞(17)、汽缸活塞(18)、汽缸盖(19)、链轮机构(21);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5)通过第二导线(4)连接电路控制器(3);所述电路控制器(3)通过第一导线(2)与电机(I)连接,通过第三导线(6)与计数传感器(7)相连接,计数传感器(7)安装在电机主轴(20)上;链轮驱动轮(8)、链轮从动轮(9)、链轮胀紧轮(10)与链条(11)啮合形成链轮机构(21),链轮驱动轮(8 )安装在电机主轴(20 )上,链轮从动轮(9 )安装在六角件(13)的上端,链轮胀紧轮(10)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12)上;所述六角件(13)通过第一卡簧(22)、第二卡簧(23)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12)上,其下端通过六角花键与六 角套筒(14)上端相连接,六角套筒(14)的下端固定在第二缸盖支架(15)的螺纹孔内;第一缸盖支架(12)与第二缸盖支架(15)固定在汽缸盖(19)上,变压活塞(17)安装在汽缸活塞(18)顶部的变压腔内,并用第三卡簧(24)将其固定在六角套筒(14)的下端,活塞环(16)安装在变压活塞(17)顶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六角件(13)—端为六角花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六角套筒(14)一端为内六角花键,另一端为外螺纹段。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缸盖支架(15)上有螺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其采用电路控制器通过第一导线与电机连接,通过第三导线与计数传感器相连接,计数传感器安装在电机主轴上;链轮驱动轮、链轮从动轮、链轮胀紧轮与链条啮合形成链轮机构,链轮驱动轮安装在电机主轴上,链轮从动轮安装在六角件的上端,链轮胀紧轮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上;所述六角件通过第一卡簧、第二卡簧固定在第一缸盖支架上,六角套筒的下端固定在第二缸盖支架的螺纹孔内;第一缸盖支架与第二缸盖支架固定在汽缸盖上,变压活塞安装在汽缸活塞顶部的变压腔内,并用第三卡簧将其固定在六角套筒的下端,活塞环安装在变压活塞顶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动力性;有利于降低排放污染物。
文档编号F02D15/04GK202370669SQ20112044275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许伟庆 申请人:许伟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