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399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都是直列或V型直列曲轴连杆结构将动能从飞轮输出,发动机运作时,当曲轴与连杆之间的夹角为90°时,发动机效率最高,但气缸容积增大,爆缸压力有所下降,夹角较小时,爆缸的压力最大,而扭力臂却也短,能量散失较大。由于曲轴与连杆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化,使得发动机的平均效率不高。实验表明汽油机的最高效率为30%,柴油机的最高效率为40%,而多数发动机大部分时间运行在中低载荷工况下,此时发动机的效率远远小于最高效率,大大浪费燃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效率高的动力转换机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转换机构,包括多个气缸、多个连杆组件、轮盘和中心轴,所述的轮盘上设有至少两组环形槽,轮盘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各组环形槽的中心均偏离中心轴的轴心,且不同组的环形槽的中心不重合;多个气缸以中心轴的轴心为圆心,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多个气缸轴向对应于不同的环形槽安装;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与第二杆件的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滚动轴承;连杆组件的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铰接在机壳内壁上,滚动轴承安装在第一杆件连接的气缸对应的一组环形槽内。上述的动力转换机构中,所述轮盘上的环形槽内靠近外壁处设有一周的滚针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气缸沿圆周方向布置,且采用轮盘和连杆组件代替曲轴连杆结构传递动力,较现有的曲轴连杆机构的发动机,增大了输出力臂的长度,在同一能耗下,本发明可产生更大的输出扭矩和能量,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本发明还可用于多种动力转换需要的场合,例如用于直流单相或多相螺线管无刷的电流换极型的机械电机,可有效地利用电与磁场能的作用力(磁力线与极面相互垂直作用)。


图I是本发明的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的轮盘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轮盘左视图。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连杆组件主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连杆组件左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包括六个气缸I、六个连杆组件2、轮盘3和中心轴4,如图2 4所示,所述的轮盘3上设有两组环形槽31,轮盘3安装在中心轴4上,所述各组环形槽31的中心均偏离中心轴4的轴心0,且两组的环形槽31的中心关于中心轴4轴心O极轴对称;六个气缸I以中心轴4的轴心O为圆心,均勻布置在同一圆周上,六个气缸I分成两组,每组三个,轴向分别对应于两组的环形槽31安装;如 图4、5所示,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第一杆件21和第二杆件23,第一杆件21的一端与第二杆件23的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滚动轴承22 ;连杆组件2的第一杆件21的另一端与气缸I的活塞11连接,第二杆件23的另一端铰接在机壳内壁上,滚动轴承22安装在第一杆件21连接的气缸I对应的环形槽31内。如图I所不,本发明的六个气缸I分别为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4,第五气缸1-5和第六气缸1-6,使用时,第一组环形槽311通过连杆组件2连接第一气缸1-1,第三气缸1-3,第五气缸1-5的活塞11,第二组环形槽312通过连杆组件2连接第二气缸1-2,第四气缸1-4,第六气缸1-6的活塞11,当第一组环形槽311运行到使得第一气缸1-1活塞11运行到上止点时,第一气缸1-1点火做功,此时,第三气缸1-3吸气冲程完成,准备进入压缩冲程,第五气缸1-5进入吸气冲程。第一气缸1-1点火,使得与之相连的连杆组件2上的滚动轴承22给轮盘3 —个压力,压力通过轮盘3上的环形槽31的圆心O’,环形槽31的圆心O’与中心轴4的轴心O偏离一个距离,因此此压力就形成一个转矩,轮盘3在转矩的作用下绕中心轴转动。轮盘转过120°时,第三气缸1-3压缩冲程完成,点火做功,轮盘转过240°时,第五气缸1-5压缩冲程完成,点火做功;轮盘转过360°时,第一气缸1-1排气冲程完成。此时第二组环形槽312连接的第二气缸1-2,第四气缸1-4,第六气缸1-6进入进气冲程或压缩冲程,轮盘3转过480°时,第四气缸1-4压缩冲程完成,点火做功;当轮盘3转过600°时,第六气缸1-6压缩冲程完成,点火做功;当轮盘3转过720°时,第二气缸1-2压缩冲程完成,点火做功;六个气缸I分别以间隔120°的转角完成做功冲程。从图I可以看出,D点为连杆组件2的轴承与环形槽31的内侧接触的点,轮盘的环形槽31相对于中心轴4的偏心距00’的两倍等于活塞的行程,因此偏心距00’相当于现有发动机中的拐臂,随着轮盘3的转动,DO逐渐减小,但是最小的DO也大于拐臂长度00’。由此可见,本发明力臂长度较现有的发动机的力臂长,因此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转换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气缸、多个连杆组件、轮盘和中心轴,所述的轮盘上设有至少两组环形槽,轮盘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各组环形槽的中心均偏离中心轴的轴心,且不同组的环形槽的中心不重合;多个气缸以中心轴的轴心为圆心,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多个气缸轴向对应于不同的环形槽安装;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与第二杆件的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滚动轴承;连杆组件的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铰接在机壳内壁上,滚动轴承安装在第一杆件连接的气缸对应的一组环形槽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轮盘上的环形槽内靠近外壁处设有一周的滚针轴承。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转换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六个气缸,轮盘上设有两组环形槽,两组环形槽的中心均偏离中心轴的轴心,且两组环形槽的中心关于中心轴的轴心极轴对称,六个气缸分成两组,轴向分别对应于两组的环形槽安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转换机构,包括多个气缸、多个连杆组件、轮盘和中心轴,所述安装在中心轴上的轮盘上设有至少两组环形槽,各组环形槽的中心均偏离中心轴的轴心,且不同组的环形槽的中心不重合;多个气缸以中心轴的轴心为圆心,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上,多个气缸轴向对应于不同的环形槽安装;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与第二杆件的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滚动轴承;连杆组件的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铰接在机壳内壁上,滚动轴承安装在第一杆件连接的气缸对应的一组环形槽内。本发明将气缸沿圆周方向布置,且采用轮盘和连杆组件代替曲轴连杆结构传递动力,提高了发动机效率。
文档编号F02B75/22GK102865136SQ20121039067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黎湘平 申请人:黎湘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