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与一种舷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28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与一种舷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舷外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与一种舷外机。
背景技术
舷外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游艇或者渔船上的动力装置,通过螺旋桨在水中的旋转运动带动船只移动,由于舷外机体积较小,并且使用方便,在一些临水地区被大量地使用。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舷外机大部分没有冷却系统,这样的舷外机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或出现舷外机的机体发热,导致停机散热,等机体冷却一段时间后才能够再次启动使用。为了解决舷外机机体的使用发热问题,一些舷外机开始安装冷却系统,如在舷外机的机壳上安装水套,通过水泵等装置为冷却水提供动力使冷却水实现在水套中循环,通过热交换作用降低舷外机在使用过程的机体温度。请参考图1,图I为现有技术中舷外机冷却系统与舷外机连接不意方框图。然而,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冷却系统,尤其是水冷型冷却系统,采用的冷却介质动力装置(为冷却介质提供动力的装置,如水冷型冷却系统中的水泵)均采用冷却系统自带的能源动力设备(为冷却介质动力装置提供能量),这种设计使得冷却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即使是采用舷外机作为能源动力设备,还需要连接部件如齿轮组等实现舷外机与冷却介质动力装置之间的连接,加入了齿轮组进行传动,将会降低传动效率,增加动力损耗。综上所述,如何解决舷外机的冷却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舷外机与冷却介质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效率,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与一种舷外机系统,该结构较为简单,该舷外机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采用舷外机为能源动力设备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舷外机系统的动力消耗。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用于对舷外机进行冷却,包括潜入式水泵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潜入式水泵包括潜入式水泵心轴,所述潜入式水泵心轴上安装有叶轮,所述潜入式水泵心轴与所述舷外机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流通管和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流通管与所述冷却水套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流通管与所述潜入式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套贴附于所述舷外机的外侧。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覆盖于所述潜入式水泵的进水口上。[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舷外机,包括舷外机本体和舷外机冷却系统,所述舷外机冷却系统为上述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包括潜入式水泵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潜入式水泵放置于水中用于为冷却水循环系统提供冷却用水。潜入式水泵包括潜入式水泵心轴,潜入式水泵心轴上安装有叶轮,潜入式水泵心轴能够带动叶轮旋转,叶轮沿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设计(具有偏心结构),通过叶轮旋转的旋转以及叶轮的偏心结构作用,水从潜入式水泵的进水口进入于潜入式水泵的出水口导出至舷外机的缸体处,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与舷外机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舷外机的冷却作用。本实用新型将潜入式水泵心轴与舷外机的传动轴相连接,通过舷外机的传动轴带动潜入式水泵心轴转动,该结构设计省去了再提供用于驱动潜入式水泵的能源动力设备,精简了传动系一体结 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舷外机系统包括舷外机和上述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中潜入式水泵心轴与舷外机的传动轴相连接,由传动轴直接带动潜入式水泵心轴转动,如此连接省去了实现潜入式水泵心轴与舷外机的传动轴连接的连接组件,该结构设计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舷外机系统的动力消耗。

图I为现有技术中舷外机冷却系统与舷外机连接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舷外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安装于舷外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潜入式水泵I ;潜入式水泵心轴11 ;叶轮12 ;过滤器13 ;出水口 Ia ;进水口 Ib ;冷却水循环系统2 ;冷却水流通管21 ;冷却水套22 ;传动轴a。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潜入式水泵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以及一种舷外机系统,该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结构较为简单,该舷外机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采用舷外机为能源动力设备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舷外机系统的动力消耗。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舷外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安装于舷外机上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包括潜入式水泵I和冷却水循环系统2,潜入式水泵I放置于水中用于为冷却水循环系统2提供冷却用水。潜入式水泵I包括潜入式水泵心轴11,潜入式水泵心轴11上安装有叶轮12,叶轮12沿用现有技术中的机构设计,采用偏心结构。潜入式水泵心轴11能够带动叶轮12旋转,通过叶轮12旋转的旋转以及偏心结构的作用,水从潜入式水泵I的进水口 Ib进入于潜入式水泵I的出水口导出至舷外机的缸体处,并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2与舷外机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舷外机的冷却作用。本实用新型将潜入式水泵心轴11与舷外机的传动轴a相连接,通过舷外机的传动轴a带动潜入式水泵心轴11转动,该结构设计省去了舷外机需要再提供用于驱动潜入式水泵I的能源动力设备,精简了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舷外机系统包括舷外机和上述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中潜入式水泵心轴11与舷外机的传动轴a相连接,由传动轴a直接带动潜入式水泵心轴11转动,如此连接省去了为了实现潜入式水泵心轴11与舷外机的传动轴a连接而附加的连接组件,该结构设计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舷外机系统的动力消耗。冷却水循环系统2与舷外机的连接关系为冷却水循环系统2包括冷却水流通管21和冷却水套22,冷却水套22可以根据舷外机在工作工程中主要产热的部件(如舷外机 的机箱)的外部形状加工冷却水套22,然后将冷却水套22贴附于该部件上,由此增大对该产热部件的冷却面积。由上文可知,潜入式水泵I主要用于将河水中的水抽入到冷却水循环系统2中,河水从潜入式水泵I的进水口 Ib进入,然后进过叶轮12作用从潜入式水泵I的出水口 Ia流出进入到冷却水流通管21中,冷却水(河水)在冷却水流通管21中流动,然后流至冷却水套22处,在后续不断补充的冷却水的作用下,实现冷却水的循环,由此降低舷外机的温度。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中所采用的冷却水为直接从河水中抽取,为了避免河水中的杂物阻塞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过滤器13,过滤器13覆盖于潜入式水泵I的进水口 Ib上,过滤器13能够有效滤除河水中的杂物净化河水,从而避免了冷却水循环系统2出现堵塞的问题发生。在上述实施例中,过滤器13为网状结构的过滤器13,将网状结构的过滤器13的金属丝网部分全部覆盖于潜入式水泵I的进水口 Ib处。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还具有开放式的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出口设置于用于驱动舷外机运转的发动机的前端,冷却水出口用于多余的冷却水的流出,这部分多余的冷却水能够喷淋于发动机箱体的表面,从而实现对发动机中机油的冷却。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与一种舷外机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用于对舷外机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 包括潜入式水泵(I)和冷却水循环系统(2); 所述潜入式水泵(I)包括潜入式水泵心轴(11),所述潜入式水泵心轴(11)上安装有叶轮(12),所述潜入式水泵心轴(11)与所述舷外机的传动轴(a)相连接;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2)包括冷却水流通管(21)和冷却水套(22),所述冷却水流通管(21)与所述冷却水套(22)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流通管(21)与所述潜入式水泵的出水口(Ia)相连通,所述冷却水套(22)贴附于所述舷外机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13),所述过滤器(13)覆盖于所述潜入式水泵的进水口(Ib)上。
3.一种舷外机,包括舷外机本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舷外机冷却系统,所述舷外机冷却系统为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包括潜入式水泵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潜入式水泵放置于水中用于为冷却水循环系统提供冷却用水。潜入式水泵包括潜入式水泵心轴,潜入式水泵心轴上安装有叶轮,通过叶轮水从潜入式水泵的进水口进入并于出水口导出至舷外机的缸体实现对舷外机的冷却作用。本实用新型将潜入式水泵心轴与舷外机的传动轴相连接,精简了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舷外机系统,包括舷外机和上述传动系一体结构的潜入式水泵冷却系统,由传动轴直接带动潜入式水泵心轴转动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舷外机系统的动力消耗。
文档编号F01P5/10GK202541821SQ20122008812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马家平 申请人: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