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903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
背景技术
[0002]美国《科学》杂志专文指出“至今在今后几十年内对于燃料消耗总量以及空气质量来说,新一代超洁净、超高效内燃机的影响,将远远超过高技术的替代手段。如果燃料经济性和排放仍存在问题的话,那么第一个解决的途径将是柴油机,而输油泵是柴油机的核心部件”。[0003]我国柴油发动机市场需求巨大,主机生产量每年平均以10%以上呃速度递增, 2010年全国共计生产发动机7300万套,产品市场涉及轻乘车辆、载重车辆、农用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动力、发电机及军用等,是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动力设备机械。[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产品适用于适用于发动机缸径为Φ75 w Φ 100范围内小功率机型,该机型所涉及市场为小型车辆、农用机械、小型船舶、工程机械、小型发电机和发电机组等领域,年市场容量为1500台左右。现有的传统的工艺方式概述如下[0006]上体[0007]HT250铸造成型,打磨飞边;[0008]去内应力热处理;[0009]双面铣床分别铣六面,并划线找正;[0010]钻定位销钉孔;[0011]钻上、下体联结螺栓孔;[0012]专业夹具钻进回油孔,并锪密封平面,倒角并攻接头螺纹联结孔;[0013]在专业夹具上分别钻、扩、铰、锪、倒角、攻螺纹加工成型偶件符合紧座联结的技术设计要求;[0014]在专用夹具上分别钻、扩、锪、倒角柱塞偶件定位孔;[0015]在专用夹具上分别钻、锪、攻螺纹加工放气螺钉孔;[0016]综合去毛刺。[0017]下体[0018]重力浇铸成型;[0019]去内应力、强度处理;[0020]铣上、下两面,并铯下面安装圆弧;[0021]划线找正;[0022]钻定位销钉孔;[0023]粗、精铣两侧面;[0024]粗、精铣检查窗口、输油泵安装平面;[0025]专用夹具钻、倒、攻上、下体螺纹联结孔;[0026]专用夹具分别钻两侧面油路孔、拉杆孔、法兰联接孔系、前壳联接孔系;[0027]金刚镗对镗两侧面拉杆孔;[0028]两侧法兰联接孔系、前壳联接孔系倒角、攻螺纹;[0029]铣观察窗口斜面;[0030]粗、精镗输油泵安装孔;[0031]专用夹具钻、攻输油泵联接孔;[0032]专用夹具分别钻、锪、攻滚轮体定位孔;[0033]专用夹具钻、扩、铰油尺观察孔;[0034]金刚镗粗、精镗凸轮轴安装孔;[0035]专用夹具分别钻、扩、铰滚轮体寻程孔;[0036]专用夹具钻腔内油路润滑孔;[0037]专用夹具钻、攻检验盖板联接孔;[0038]专用夹具钻、锪、攻放油螺钉孔;·[0039]综合去毛刺。[0040]该工艺特点工艺线路较长、二次装夹频繁累计误差较大,专用工装刀具制造成本较高、生产组织繁琐、质量监控困难、效率低下。。实用新型内容[004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强度大、使用寿命长的直列分体式喷油泵。[0042]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喷油泵上体I内含油孔和螺旋槽计量的柱塞偶件2,装在泵油腔出口处的止回等容卸载出油阀偶件3,用以紧固出油阀和相关零件,有时也作为喷油泵出油口装置的出油阀紧座4,排除油路空气,消除燃油阻滞的放气螺钉5,防止柱塞柱塞偶件径向转动的定位螺钉6,带预压平衡柱塞偶件径复运动的柱塞弹簧7。柱塞偶件肩夹通过铜垫片8密封安装在上体平面上,防止燃油通过此处与润滑油混合产生内漏现象,出油阀偶件通过出油阀紧座的工艺公称压力,使其形成泵油系;[0043]喷油泵下体9内含驱动挺柱泵油部件凸轮轴,需承受凸轮轴的旋转载荷和挺柱体部件的径向反作用力,顶平面联结双头螺柱10固定上体和下体联结,能足够克服泵油循环所产生的作用力,两侧面拉杆村套11,需保证对称中中心的空间尺寸及其自身的几何形状, 保持供油计量过程中不产生阻滞现象,正侧面双头螺柱12联结低压供油输油泵,输油泵滚轮需正对凸轮驱动偏心轮,其联结和泵体内型腔的空间尺寸应保障运动回复不发生干涉, 并具有在可强化状态下的刚性要求,滚轮导程孔具有高速径复运动状态下的可靠性,两侧面法兰及调速机构的联结孔系均具备在实际工况状态的刚性强度要求。[0044]上体的分型型腔应满足压铸工艺要求,各成型挤压尺寸均为6-8mm要求,中间强度嵌入体如权利要求范围;[0045]下体分型为满足压铸成型工艺,各成型挤压尺寸均为5_8mm工艺要求,凸轮回转型腔总成可强化要求,亦为权利要求范围。[0046]上下体采用抽真空压铸成型,真空压铸是通过在压铸过程中抽除压铸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而消除或显著减少压铸件内的气孔和溶解气体,从而提高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先进压铸工艺。相较于普通重力铸造和普通压铸方法,真空压铸具有如下优点[0047](I)铸件气孔率大大降低;[0048](2)真空压铸的铸件的硬度高,微观组织细小;[0049](3)真空铝合金压铸件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大大提高。[0050]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在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0051]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总成产品使用工况和设计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在满足部件的机械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前提条件下,采用真空高压压铸技术、合理分型、合理嵌入,预留或不留设计孔系的加工余量,预留余量为设计需铰、镗的单边O. 15 - O. 25mm范围余量,一次成型率较原加工工艺提高了 80%,其外观直感及工艺美学特征较原技术方案创造性得以极大提闻。[0052]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工艺制造路线,最大限度地集约了工艺工部,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去除了专用夹具、刀具的制造维护成本,使设计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础有效地高效统一,有效消除加工制作过程中人为因素和工艺累计误差, 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障了工艺后的零件空间尺寸和形为误差有效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原工艺过程中铸造的点电、热能耗,工艺过程中的电耗、设备、人力资源、能耗,节约了社会公共资源。[0053]本实用新型专利为保障达到设计技术要求,采用了新的材料配方,抽真空高压压铸成型,合理分型保障了压铸工艺特性要求,合理的嵌入填充物提高了零件在实际工况作用下所承受的冲击和往复载荷负作用力。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55]图I为本实用新型上体结构件示意图;[005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体结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58]实施例I :[0059]本实施例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包括上体结构件和下体结构件两部分,已附图分别阐述结构要素[0060]a :喷油泵上体(见附图一)[0061]喷油泵上体I内含油孔和螺旋槽计量的柱塞偶件2,装在泵油腔出口处的止回等容卸载出油阀偶件3,用以紧固出油阀和相关零件,有时也作为喷油泵出油口装置的出油阀紧座4,排除油路空气,消除燃油阻滞的放气螺钉5,防止柱塞柱塞偶件径向转动的定位螺钉6,带预压平衡柱塞偶件径复运动的柱塞弹簧7。柱塞偶件肩夹通过铜垫片8密封安装在上体平面上,防止燃油通过此处与润滑油混合产生内漏现象,出油阀偶件通过出油阀紧座的工艺公称压力,使其形成泵油系。[0062]b :喷油泵下体(见附图二)[0063]喷油泵下体9内含驱动挺柱泵油部件凸轮轴,需承受凸轮轴的旋转载荷和挺柱体部件的径向反作用力,顶平面联结双头螺柱10固定上体和下体联结,能足够克服泵油循环所产生的作用力,两侧面拉杆村套11,需保证对称中中心的空间尺寸及其自身的几何形状, 保持供油计量过程中不产生阻滞现象,正侧面双头螺柱12联结低压供油输油泵,输油泵滚轮需正对凸轮驱动偏心轮,其联结和泵体内型腔的空间尺寸应保障运动回复不发生干涉, 并具有在可强化状态下的刚性要求,滚轮导程孔具有高速径复运 动状态下的可靠性,两侧面法兰及调速机构的联结孔系均具备在实际工况状态的刚性强度要求。[0064]上、下体压铸成型材料的机械力学特征,配方如下[0065]铝合金材料配方(%)其他杂
权利要求1.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体结构件和下体结构件两部分;所述上体结构件内含油孔和螺旋槽计量的柱塞偶件(2),装在泵油腔出口处的止回等容卸载出油阀偶件(3);用以紧固出油阀和相关零件,有时也作为喷油泵出油口装置的出油阀紧座(4);排除油路空气,消除燃油阻滞的放气螺钉(5);防止柱塞柱塞偶件径向转动的定位螺钉(6),带预压平衡柱塞偶件径复运动的柱塞弹簧(7);柱塞偶件肩夹通过铜垫片(8) 密封安装在上体平面上,防止燃油通过此处与润滑油混合产生内漏现象,出油阀偶件通过出油阀紧座的工艺公称压力,使其形成泵油系;所述下体结构件内含驱动挺柱泵油部件凸轮轴,需承受凸轮轴的旋转载荷和挺柱体部件的径向反作用力,顶平面联结双头螺柱(10)固定上体和下体联结,能足够克服泵油循环所产生的作用力,两侧面拉杆村套(11),需保证对称中心的空间尺寸及其自身的几何形状, 保持供油计量过程中不产生阻滞现象,正侧面双头螺柱(12)联结低压供油输油泵,输油泵滚轮需正对凸轮驱动偏心轮,其联结和泵体内型腔的空间尺寸应保障运动回复不发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体结构件腔体成型挤压尺寸均为6-8mm,所述下体结构件腔体成型挤压尺寸均为5_8m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体构件抽真空压铸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直列分体式喷油泵,包括上体结构件以及下体结构件,根据直列分体式高压油泵的使用工况和作业环境要求,上体结构件在承受冲击载荷的条件下,保持密封平面的弹性可靠性,禁止发生燃油渗漏;保持高的组织致密性,在满足结构钢性的基础上,以压铸成型方式克服了工艺本身的硬度不足和密度不足问题。上体结构件在轴向支撑凸轮轴高速回旋同时需承受高压容积室的反作用力,并产生径向分力,驱动脉动低压输油泵向工艺容积室泵油,因此为适应压铸工艺特性在改变型腔的同时,保持结构件的钢性,组织致密和抗冲击环循承荷,从而满足高压径向柱塞泵的工况和使用要求,并且有工序简化、工部集约、制造方便、精度较高、外观华美等特点。
文档编号F02M59/10GK202789263SQ2012204201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董继军, 赖才强 申请人:成都润森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