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风能设备的方法

文档序号:514141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用于运行风能设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用于由风产生电功率的风能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风能设备可选择以第一运行模式或者第二运行模式来运行,并且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产生与根据占主导作用的风和风能设备的设计能够产生的电功率一样多的电功率,并且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产生与在所述第一中运行模式相比更少的电功率,其中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借助于第一调节参数集来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借助于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集不同的第二调节参数集来控制,并且当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运行时,依据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来确定通过第一调节参数集最大能产生的功率或者作为所述最大能产生的功率和当前在第二运行模式中所产生的功率之间的差的功率差,和/或依据所期望的功率降低来选择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
【专利说明】用于运行风能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风能设备的方法以及一种风能设备和一种具有多个风能设备的风电场。
【背景技术】
[0002]风能设备和用于运行这样的风能设备的方法是广为人知的。图1示例性地示出这样的风能设备,所述风能设备具有塔,所述塔具有吊舱和发电机。吊舱包括具有转子叶片的转子,所述转子叶片通过风运动,以便借助于发电机产生电流。
[0003]通常风能设备用于将来自于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且作为电流输入到电力网络中,所述电力网络也简称为电网或者仅称为网络。如今风能设备已经建立起来并且也能够用于支持电网。特别地,经由逆变器进行电流输入的风能设备的出色之处在于对网络中的改变能够非常快地做出反应。
[0004]依据网络中的相应情况的网络支持例如能够意味着,当在网络中存在特别短暂的能量供应过剩时,风能设备——或者相应的具有多个风能设备的风电场——降低输入到网络中的功率。反之在预期短暂的能量供应不足时,也就是说特别是预期功率消耗也就是被提取功率的短暂、特别是急剧增加时,风能设备或者风电场也能够非常短暂地将附加的功率输入到电网中。这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是可行的,即在这种预期中,风能设备或者整个风电场以降低的功率运行,也就是说在预期的事件之前,与根据所涉及的风能设备的设计和占主导作用的风可能产生的功率相比,将更小的功率输入到网络中。
[0005]用于支持网络的第一个建议例如在公开文献DE10022974中提出。据此提出,依据网络中的频率降低输入功率,所述网络中的频率能够是网络中的功率供应过剩或者供应不足的指示器。但是这样的功率降低具有如下缺陷,即因为功率降低,与在占主导作用的风中能够获得的功率相比,更少的功率被输入到网络中。换句话说功率白白浪费了。风能设备企业通常具有下述权利,即获得这些未加利用的功率的补偿或者至少取得相应的均衡。例如在德国根据2000年的可再生能源法(EEG)通过下述调整使得网络运营商负有责任,即通过可再生能源如风能设备补偿可支配的功率。
[0006]在风能设备中因此产生如下问题,即准确地确定可支配的功率,因为网络运营商既不愿意过多地补偿而风能设备企业也不愿意获得过少的补偿。但是与能从占主导作用的风中获得的功率相比输入更少的功率到网络中的风能设备以降低的方式来运行。因此,从当前占主导作用的风中提取这样多的功率的最佳运行点,在以降低方式运行的风能设备中是假设的运行点。
[0007]原则上,理想的运行点能够与每个风能设备相关联。这一般而言以风速的准确的测量为前提,这由于不同的原因通常是理论上的、至少极其不准确的方式。现代的风能设备具有大的转子直径。例如Enercon公司的E126具有126m的转子直径。转子在此扫过大约IOOOOqm(m2)的面积。在这IOOOOqm上实际上不存在统一的风速——更不用说阵风和风速随着时间的其它变化。126m的转子直径同时也意味着被扫过的区域的126m的高度差。用于确定有关的风能设备的可支配的功率的风速测量装置的使用因此至少是有问题的,有时甚至是完全不适合的。在137的轮毂高度的情况下,产生74m至200m的高度差,转子在所述高度差下起作用。基本上风能设备的转子是用于检测相对速度的唯一适合的工具。总体上,参阅 DE10300733B3, EP2275674A2, DE10022974A1 和 DE102010026299A1。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基于下述目的,即处理特别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特别地,应实现下述解决方案,即尽可能准确并且可靠地遵循(einzuhalten)、控制(fiihren)和/或检测功率差,也就是说当前所产生的功率和根据实际情况最大能产生的功率之间的功率差。所产生的功率或者最大能产生的功率特别是指电功率,所述电功率由风能设备输出或者可能由其输出以用于供电。至少应找到一个替选的解决方案。
[0009]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因此提出一种用于运行用于由风产生电功率的风能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风能设备可选择以第一运行模式或者第二运行模式来运行,也就是说能够在这两种模式中运行。第一运行模式是下述模式,其中风能设备产生与根据占主导作用的风和风能设备的设计可能产生的电功率或者功率一样多的电能或者电功率。纯粹预先提醒而应注意的是,能量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仅能够被转换。但是已证明可行的是,将这种转换称为能量产生。第二运行模式是下述模式,其中风能设备产生与第一运行模式相比更少的电功率。
[0010]为了运行风能设备,在第一运行模式中基于第一调节参数集,并且在第二运行模式中相应地基于第二调节参数集。所述第一或第二调节参数集因此分别用于,依据风速控制风能设备。例如相应的运行参数集能够描述运行特征曲线。风能设备由此依据风速运行不意味着一虽然有可能的一对此必须测量风速。相反,风速通常仅经由风能设备的反应来检测或者受其影响。虽然经由运行特性的这样的示例性的运行特征曲线,风速通常能够与风能设备相关联,但是通常也可能的是,风速作为数值不是已知的或者至少不必是已知的。
[0011]如果此时风能设备在第二运行模式中运行,也就是说以降低的功率运行,那么确定通过第一调节参数集最大能产生的功率或者作为所述最大能产生的功率和当前所产生的降低的功率之间的差的功率差。这种确定依据第二调节参数集来实现。这意味着,第二调节参数集特别是在进一步考虑当前设备特性的条件下,也就是说例如在考虑所出现的转子转速和/或所出现的已产生的功率的条件下,被确定。特别地,当前风速不对这种确定产生影响或者不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0012]除此之外或者替选地,依据所期望的功率降低来选择第二调节参数集,也就是说相对于风能设备当前最大能产生的功率降低到一个待由所述风能设备中产生的功率的功率降低。对此基本上基于相同的思想,即所选择的第二调节参数集反映关于相对于最大能产生的功率的能产生的功率的信息、特别是精确的信息。
[0013]就此而言还需强调的是,在第一和第二运行模式之间进行区分,并且通常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具体的风能设备而言,固定的调节参数集基于第一运行模式。另一个调节参数集基于第二运行模式,但是所述另一个调节参数集优选是能够改变的或者能选择的。因此第二调节参数集例如能够是这样的参数集,其中功率相对于最大能产生的功率以相对值例如10%或者绝对值例如200kW降低。因此对于不同的功率降低,它们当前能够绝对地或者相对地或者另外地设置,能够使用不同的调节参数集。
[0014]如果例如使用下述参数集作为第二参数集,在所述参数集中所产生的功率比最大能产生的功率低300kW,那么仅根据所选择的第二调节参数集而明确的是,功率差为300kW,也就是说当前对于300kW要付出相应的补偿。自然这以如下为前提,即存在这样多的风,使得设备主要能够以示例性地提出的300kW来运行,在第二运行模式中因此主要产生功率。显然这种考虑此外也必须对于安全关闭和其它关闭顾及到。
[0015]如果例如以涉及在最大功率之下例如20%的相对功率差的调节参数集为基础,那么功率差能够改变并且必须在考虑所产生的电功率的条件下确定所述功率差。也就是说如果风能设备在这个示例性的第二调节参数集中产生800kW,那么最大能产生的功率是1MW。
[0016]因此优选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相应的根据占主导作用的风和风能设备的设计通过第一调节参数集最大能产生的功率与第二调节参数集相关联。
[0017]优选第一运行特征曲线或第二运行特征曲线与第一和/或第二参数集相关联,或者所述参数集给出这样的运行特征曲线,特别是转速功率特征曲线。
[0018]风能设备通过转速功率特征曲线的调节特别是涉及部分负荷范围,也就是说如下范围,在所述范围中能够不根据占主导作用的风速来产生额定功率,所述风能设备为了所述额定功率而设计。在本申请中通常作为前提的转速可变的具有能调节的转子叶片角的风能设备中,在部分负荷范围中通常设定固定的转子叶片角。风能设备因此根据风和所设定的转子叶片角转动并且所述转速被检测。随后根据所存储的转速特征曲线调节与这个转速相关联的功率。所述被调节的进而输出的功率相应地经由发电机制动转子,以至于所述功率对转子转速产生影响。仅为举例地,如果此时转速继续提高,那么功率也继续提高,直至达到下述运行点,在所述运行点中转速不再提高。这因此相应于下述运行点,所述运行点通过转速和功率来确定,并且所述运行点位于所存储的转速功率特征曲线中。以这种方式方法基本上连续地调节运行点并且必要时跟踪发生改变的风速。所描述的方法在此不需要任何对风速的明确的测量,而是仅经由检测转速和调节由此自然也被检测的功率来工作。
[0019]优选对于这样的或者其它的适合的风能设备控制系统,对于第一调节参数集以第一转子叶片角为基础并且对于第二调节参数集以第二转子叶片角为基础并且相应地调节。假设第二转子叶片角与第一转子叶片角相比实现了来自于风的更低的功率利用,其中所述第二转子叶片角也能够是可改变的或者说所述第二转子叶片角对于不同的第二调节参数集也能够是不同的,那么就此而言实现了功率降低。优选第二调节参数集的转子叶片角具有小的CP值。优选风能设备在第二运行模式中以较低的效率运行。因此在第二运行模式中所产生的功率相对于所提取的功率的比是更差的或者更低的。这例如能够通过使用具有更差的或者更小的CP值的转子叶片角来实现。
[0020]优选能够通过第一调节参数集产生的功率完全地或者部分地事先通过比较测量、插值和/或外推来检测,所述功率与第二调节参数相关联。特别地,对于设备特性的测量通过第一调节参数集并且通过第二调节参数集来实现。这例如能够这样实现,使得风能设备在相同的风况中依次通过第一和第二调节参数集来运行,以便因此建立关系。这为了提高精确性和安全性能够重复并且能够相应地对于不同的风况执行并且在此同样重复。中间值能够被插值或者外推。[0021]另一个或者补充的变型在于,根据转子叶片角的设置精确地检测CP值或者准确地检测产生所述CP值的设备特性。因此例如能够经由对比第一调节参数集的转子叶片角的CP值与根据第二参数集的一个CP值或者多个CP值来建立关系。在此CP值一简单地说一描述了转子叶片的效率,其中所述效率进而所述CP值取决于转子叶片角。为了获得功率在第一和第二调节参数集之间的确定的关系,可能有用的是,第二调节参数集的转子叶片角一即使这涉及部分负荷范围一不是恒定的。因此例如对于具有恒定的转子叶片角的部分负荷范围可能产生用于第一运行模式的第一调节参数集,即理想的参数集,并且对于具有可变的转子叶片角的第二运行模式产生第二调节参数集。因此第二调节参数集的转子叶片角可能随着风速改变,这在这里也使得任何相同的测量不必是必要的。
[0022]优选风能设备的特性特别是在部分负荷范围中的特性依据一个或多个转子叶片角来测量。优选由此一个或多个调节参数集、特别是转速功率特征曲线制定为可行的第二调节参数集。那么,这些第二调节参数集能够根据所期望的要求、特别是根据所期望的功率降低来选择。
[002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出,通过相应地改变转子叶片角,以预定的值或者以其它预定的方式在部分负荷范围中降低CP值并且记录相应于所述CP值的转子叶片角或者相应于所述CP值的转子叶片角特征曲线。因此例如也能够关于变差的CP值也在部分负荷范围中记录依据风速的转子叶片角特征曲线并且以所述转子叶片角特征曲线为基础。这样的被记录的转子叶片角或转子叶片角特征曲线也能够被视为相应的降低的运行点的最小的转子叶片角。
[0024]所描述的功率降低特别是在部分负荷范围中是有效的并且有益的,因为在这里能够获得困难的关于最大能产生的功率的信息。在满负荷范围中仍然也产生有益的应用可能性。但是如果当前的运行在第二运行模式中进行,那么特别在以降低的方式运行的风能设备中不一定能够再识别,所述风能设备是否会以第一运行模式在满负荷范围中运行。最后仅首先通过设备的运行定期地识别,所述设备是否位于满负荷运行中或者占主导作用的风是否在如下范围中,在所述范围中风能设备能够在满负荷运行中工作。
[0025]此外提出一种用于由风产生电功率的风能设备,其中所述风能设备提供用于,以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运行。特别地,风能设备具有微控制器或者其它的计算单元,借助于所述微控制器执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至少一种方法。优选地,不同的参数集能够依据架设地点与每个风能设备相关联或者现场产生。特别地,调节参数集例如对于基本上相同构造但是在不同的架设地点上架设的风能设备能够是不同的。因此空气密度和/或空气湿度特别是对于设备特性产生影响进而必要时对不同的运行模式彼此间的关系广生影响。
[0026]此外提出一种具有多个风能设备的风电场,所述风电场具有至少一个上述风能设备,优选具有多个这样的风能设备,特别是仅由这样的风能设备构建。因此能够提供相当大程度的输入功率进而也提供相当大程度的调控功率,其中可能产生的功率差能够被计算。
[0027]优选地,风电场的风能设备的调节参数集彼此相关,以至于例如能够从一个风能设备的设备特性特别是从其输出功率,以及从在该处所使用的调节参数集的认知中推测另一个风能设备的最大能产生的功率。【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接下来根据实施例参考附图示例性地阐述本发明。
[0029]图1在立体视图中示出风能设备。
[0030]图2示意性地示出具有暂时降低的功率的功率时间图。
[0031]图3示意性地示出具有相应的依据时间的功率的风速曲线。
[0032]图4示意性地示出对于由不同的转子叶片角引起的不同的CP值而言功率和风速的关系。
[0033]图5示出用于依据风速的不同的转子叶片角的两种可能的功率曲线。
[0034]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相同的变量名能够属于不同的具体的运行情况,但基本上涉及相同的元件、物理变量或者调节行为。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图1示出基本上已知的风能设备,在所述风能设备中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转子叶片能够调节其转子叶片角。
[0036]图2以图解说明和理想的方式示出作为基础的愿望,即以确定的值降低通过风能设备最大可产生的功率。因此借助于实线示出用于第一运行模式的功率P1,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由风能设备产生最大的功率,也就是说能够由于占主导作用的风况而产生的功率。这也能够位于额定功率之下。以虚线表示的是具有P2的功率特性线,所述功率特征曲线示出风能设备的第二运行模式,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所述风能设备以降低的值运行,所述值在图2中示例性地作为10%给出。这从时间点起开始进行。可确定?1和己之间的这种功率差,以便例如能够补偿所述功率差,或者当风能设备在第二运行模式中以功率P2运行时,能够预设所述功率差。
[0037]图3图解说明了,在通常出现的真实条件下,不能够以恒定的风速为前提进而也不能够以恒定的功率为前提。风速Vw在此经由时间t来描述。为了图解说明问题,风速Vw在高度中改变。
[0038]功率特征曲线被标记SP1,所述功率特征曲线示出基于占主导作用的风Vw通过有关的风能设备能够最大产生怎样的功率。原则上,在风速和能够由其产生的功率之间产生三次方的关系。在图3中能感觉出这种非线性的关系。但是图3示出功率曲线P1R用于示意性地说明问题。在时间点&上,将最大能产生的功率?1降低到经降低的功率P2上。预设的降低以ΛΡ来表示。
[0039]图3说明了在起伏的风中进而在输出功率波动的情况下确定功率差是非常困难的。
[0040] 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提出,也在部分负荷范围中设置不同的转子叶片角,即α 1、α 2或者α3。图4在此说明了能够产生的功率的依据风速并且依据对转子叶片角的选择的不同的高度,其中转子叶片角α?、α2和α 3在这里也仅示例性地标记。相应地对于每个转子叶片角引入不同的CP值。在此对于转子叶片角α I取CP值CPl = 100%,也就是说最大能达到的CP值。转子叶片角α 2反之略微改变并且具有略微降低的CP值,即CP2 = 90%,因此CP2以90%位于CPl的值以下,所述CPl的值在这里被确定为基础。对于其它的示例性地标记的曲线,对于转子叶片角α 3得到CP3 = 40%。[0041]图4因此不仅图解说明了根据所设置的转子叶片角能够实现依据风速的不同功率,而且图解说明了能够以在任何情况下以已知的关系为出发点。必要时,一般而言对于具体的设备必须确定这样的关系。当然,如果考虑风速对于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而言均不相同,在这里也可能产生轻微的偏差。
[0042]因此功率依据风速可能相当好地与不同的转子叶片角相关联。相应地,能够从一定转子叶片角,例如转子叶片角为α 2时的功率推测在调节转子叶片角α I时能够产生的功率。
[0043]相应的转换在图5中说明,所述转换示出两种可能的依据风速的功率特征曲线。这两个特征曲线,即与转子叶片角α I相关联的和与转子叶片角α2相关联的特征曲线,在风速VWEin时开始,在所述风速中风能设备被接通并且所述风速表示部分负荷范围的开始。这两个功率特征曲线因此上升直至额定风速Vwn,所述额定风速表示部分负荷范围的结束,所述部分负荷范围因此位于%_和Vwn之间。这两个特征曲线的线性的曲线仅是图解说明性的。关于α 2的功率特征曲线涉及第二运行模式,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风能设备以降低的方式运行。关于转子叶片角αI的特征曲线表示非降低方式的运行。那么,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功率差被标记为ΛΡ,所述功率差对于满负荷范围,也就是说对于高于Vwn的风速大致是恒定的,但是对于部分负荷范围而言与相应的功率成正比。
[0044]图5在此图解说明,能够依据所调节的转子叶片角得到两个特征曲线。这些特征曲线依据风速来描绘并且基本上是已知的。如果功率点例如设置在关于转子叶片α2的特征曲线上,那么另一个特征曲线的相应的运行点能够直接确定,因为这两个特征曲线是已知的。对此作为示例的是对于转子叶片角α 2的使用引入运行点Β2并且对于转子叶片角α I引入特征曲线的相应的运行点BI。因此如果出现运行点Β2,那么运行点BI进而最大能产生的功率能够直接确定或者从特征曲线中读取。虽然所述描述依据风速Vw实现,但是作为基础的风速的明确的了解或者指定不是必要的。因此可以再不了解风速的情况下调节运行点Β2并且确定运行点BI并且由此也直接得出功率差Λ P。
[0045]因此能够以优选的方式对网络运营商的要求作出反应,也就是说给出当前输入的有效功率储备按百分比计算的有效功率,所述按百分比计算的有效功率在危急的网络状况中,特别是在过低频率的情况下能够再被准许用于网络支持。作为补充以下仍示例性地来阐述。
[0046]在风能设备中,在部分负荷范围中很难依据当前的输入功率储备有效功率。设备上的空气动力学情况通过调控所述设备而发生改变,这使得某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检测实际的风速和由此产生的可能的输入功率。
[0047]通过人为地有针对性地控制所述设备也就是说风能设备的效率的变差,也能够实现必要时甚至在部分负荷运行中也保证在设备层面以及在风电场层面上的有效功率备用功率。在额定负荷运行中出现上限,也就是说通过限制最大功率提供储备。
[0048]因此以经由SCADA系统中央控制的方式能够以备用功率来运行整个风电场。储备功率的释放例如能够固定在网络频率,因此借助于其进行确定。所述网络频率原则上在网络中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并且威胁性的过低频率发出电网正在崩溃的信号。
[0049]在部分负荷范围中的效率变差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最小的叶片角来实现,也就是说通过在部分负荷范围中有针对性地设置转子叶片角来实现。在串联设备的情况下一次性地通过设备类型或者通过叶片轮廓来测量但是必要时也通过单个设备来测量用于最小叶片角的依据转速的特征曲线,所述特征曲线反映相应的按百分比计算的备用功率。所述备用功率就此而言也能够被理解为或者被称为最大能产生的功率和在提供备用功率的情况下经降低的功率之间的功率差。
[0050]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此而言也能够成本适宜地使用,因为必要时可能仅需要一次性的软件耗费。
[0051]应当指出的是,几乎所有的网络运营商在此期间要求,设备自动地对网络中随着功率改变的频率改变做出反应或者能够自动地对网络中随着功率改变的频率改变做出反应。因为网络运营商的预先设定可能是非常不同的,所以引入多个新的参数可能是必要的,那么例如能够仅在设备显示器上调节所述参数,或者能够部分地仅在设备显示器上调节所述参数。
[0052]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程序时,首先自动地一次性地执行对依据频率的功率调控的初始化,所述初始化满足大多数网络运营商的要求。当然必要的是,在与网络运营商的共同工作中在每个设备上检验所述调节是否符合网络运营商的要求。
[0053]那么,在设备的显示器上产生如下可能性,即接通或者关断频率调控。如果所述频率调控接通,那么能够选择所述设备是否应动态地或者静态地对频率偏差作出反应。
[0054]在动态的调控中,所述设备的功率在超出预设的频率时以确定的梯度降低——也就是说例如每秒降低确定的百分比值,或者当所述频率再次降低到低于极限值时再次提闻。
[0055]在静态的调控中,根据调节哪些频率和哪些相应的功率,与频率成比例地调控功率。
[0056]一些网络运营商要求所谓的“返回频率”。所述返回频率通常仅较少地高于额定频率。所述返回频率导致所述设备在频率上升时首先仅降低功率。仅当频率再次降低到低于返回频率时,所述功率才再次提高。如果返回频率设置为高于最高的调控频率,那么它是无效的。
[0057]此外能够调节,频率调控是否应依据标准的或者当前的设备功率来工作。如果选择公称功率作为参考点,那么依据频率的功率调控的所有的理论值参照这个功率。也就是说,当所述设备例如在51Hz时仍应产生50%的功率时,这可能相应于在2MW的公称功率下的IOOOkW的P-MAX(f)。但是当所述设备由于较少的风仅以500kW运行时,这可能不对设备功率产生任何影响进而所述设备不对频率调控做出贡献。
[0058]如果选择当前的设备功率作为参考点,那么在如下时刻,即当频率调控开始时,设备功率作为100%值被存储。在另一次频率提高时,将P-MAX(f)与这个值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来自于上述示例的设备可能在51Hz中仅还产生250kW,进而不依据风的供给对网络频率的稳定做出贡献。
[0059]频率调控的要点是所谓的部分地已经描述的备用功率。在这里所述设备在额定频率的范围中以降低的功率来运行。这在额定风中通过P-MAX的限制产生。在部分负荷范围中,所述设备借助于叶片角来运行,所述叶片角描述了所需要的调控储备。从叶片角中因此可读取调控储备。当网络频率此时降低到低于确定的值例如49.5Hz时,所述设备自动地提高功率进而支持网络频率。所述备用功率描述了仅在稀少的情况中使用的选择。那么,当设备必须持续地储备功率时,这大概意味着高的收益损失。在主动的风电场调控中,也能够由风电场计算机预设备用功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运行由风产生电功率的风能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风能设备能够选择以第一运行模式或者第二运行模式来运行,并且 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产生与根据占主导作用的风和风能设备的设计能够产生的电功率一样多的电功率,并且 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产生与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相比更少的电功率, 其中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借助于第一调节参数集来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借助于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集不同的第二调节参数集来控制,并且 当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运行时,依据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来确定通过第一调节参数集最大能产生的功率或者作为所述最大能产生的功率和当前在第二运行模式下产生的功率之间的差的功率差,和/或 依据所期望的功率降低来选择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以便使一个待由所述风能设备产生的功率相对于由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最大能产生的功率是更低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基于占主导作用的风和所述风能设备的设计的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参数集最大能产生的功率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和/或所述第二参数集显示出第一运行特征曲线或第二运行特征曲线、特别是转速-功率特征曲线。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设备具有转子叶片,所述转子叶片具有能调节的转子叶片角,并且对于风速低于额定风速的部分负荷范围而言,所述第一调节参数集以不同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的转子叶片角为基础。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集和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构成为,使得所述风能设备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中与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中相比以更低的效率运行,特别地,转子叶片角基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与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参数集相比具有更小的cp值。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调节参数集相关联的、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参数集能产生的功率事先完全地或者部分地通过比较测量、插值和/或外推来检测。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一个或多个转子叶片角来测量所述风能设备的在部分负荷范围中的特性,并且尤其由此将一个或多个调节参数集、特别是转速功率特征曲线制定为可行的第二调节参数集。
8.一种用于由风产生电功率的风能设备,其中所述风能设备提供为以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运行,其中所述风能设备特别是具有微控制器,在所述微控制器上执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风电场,具有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个风能设备。
【文档编号】F03D7/02GK103917776SQ201280053843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沃尔夫冈·德布尔, 黑尔格·吉茨 申请人: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