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涡轮壳体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921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燃气涡轮壳体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涡轮壳体热控制装置。一种用于将气体冲击引导到燃气涡轮的内壳体上的装置可包括构造成附连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的板。板具有在板附连到内壳体的区域上时与内壳体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板限定通过板从第一表面到达第二表面的多个孔。孔以对应于期望的优先冲击型式的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在板中,以在燃气涡轮运行期间使热不均匀地传递出所述区域,以便控制内壳体在所述区域上的温度。多种选择和修改是可行的。还公开了相关的燃气涡轮组件。
【专利说明】燃气涡轮壳体热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对燃气涡轮壳体进行热控制,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优先加热或冷却燃气涡轮壳体的流控制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燃气涡轮中,在涡轮的旋转叶片(有时被称为“轮叶”)的末端和壳体的朝内表面之间保持期望径向间隙对于涡轮的性能和部件的耐久性是重要的。例如,在旋转速度变化时的过渡运行(诸如启动或停止)期间,径向间隙可改变。而且,不仅在单独的构件经历温度变化时的过渡运行期间,而且还在从燃烧器区段流出的热气从内部将大量的热传递到涡轮区段壳体时的稳态运行期间,温差可对间隙有影响。壳体通常由布置成沿周向围绕涡轮区段且在例如带凸缘的边缘处附连在一起的稍微不均匀的多个弓形部分构造而成。因此,在周向上不均匀的构造会导致在壳体周围有不均匀的热响应,而且随着壳体温变化,可出现不圆度和局部应力集中。
[0003]已经使用多种策略来控制末端/壳体间隙。例如,在一些燃气涡轮中,在涡轮壳体的外侧上使用空气冲击冷却来从壳体中移除热,从而保持较均匀的温度分布。在这样的系统中,外部吹送器将环境空气供应给分布在壳体周围的歧管。使用这样的系统会带来资金和运行成本,而且还会影响涡轮净效率。
[0004]使用这种外部空气冲击来在大且不均匀的非标准壳体表面上实现较均匀且适当地高的热传递系数可能是个挑战。因此,已经提出可调安装件,其用于对壳体外表面和相对的歧管板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美国专利N0.8,123,406公开了这样的可调歧管系统。
[0005]为了实现高的热传递速率,一些燃气涡轮使用面向壳体的歧管板,其具有许多小的空气出口孔和短的喷嘴-表面距离。使用这样的较小的冲击冷却孔相应地在孔上规定了较高的压差,从而需要在较高的压力下供应冷却空气。因此,可能需要较高压力的吹送器,从而增加另外的资金和运行成本,以及进一步不利地影响燃气涡轮净效率。而且,以上类型的外部吹送器仅可在室温下或接近室温下将空气提供给壳体,而在一些运行状况期间,可能期望加热(而非冷却)壳体。例如,在壳体块冷且轮叶开始在热的燃烧器流中旋转时的启动期间,末端间隙可能比期望的更小,或者末端可能甚至会不合需要地接触内壳体或内壳体上的护罩元件。
[0006]在一些系统中,从压缩机区段中抽取气体,以冷却涡轮区段的一部分。美国专利N0.7,690,885公开一种具有这种压缩机气体抽取的燃气涡轮。抽取的冷却气体传送通过稳压室和附连到护罩支承件(其布置在包围旋转叶片或涡轮的护罩的径向外侧)上的挡板,以冷却护罩的外表面。然后气体遵从不同的路径通过护罩,以沿着护罩的内表面形成膜冷却层。但是,仍然可对涡轮壳体的热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7]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和优点,或者根据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和优点可为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来学习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和优点。
[0008]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种用于将气体冲击引导到燃气涡轮的内壳体上的装置可包括构造成将外表面附连到内壳体上的板。板具有在板附连到内壳体的区域上时与内壳体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板限定通过板从第一表面到达第二表面的多个孔。孔以对应于期望的优先(preferential)冲击型式的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在板中,以在燃气涡轮运行期间使热不均匀地传递出所述区域,以便控制内壳体在该区域上的温度。多种选择和修改是可行的。
[0009]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其它方面,一种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可包括:围绕中心轴线而布置的内壳体,内壳体限定通过其中的开口,开口与燃气涡轮的内部连通;围绕内壳体而布置的外壳体;以及附连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板。板具有与内壳体相对的第一表面,并且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板限定通过板从第一表面到达第二表面的多个孔。孔以对应于期望的优先冲击型式的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在板中,以在燃气涡轮运行期间使热不均匀地传递出所述区域,以便控制内壳体在该区域上的温度。板和内壳体限定从板的径向外侧通过板中的孔然后通过内壳体而进入到燃气涡轮的内部中的热控制气体流径。如上面那样,多种选择和修改是可行的。
[0010]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一种燃气涡轮包括压缩机区段、在压缩机区段下游的燃烧区段,以及在燃烧区段下游的涡轮区段。涡轮区段包括:围绕中心轴线而布置的内壳体,内壳体限定通过其中的开口,开口与涡轮区段的内部连通;围绕内壳体而布置的外壳体;以及附连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板。板具有与内壳体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板限定通过板从第一表面到达第二表面的多个孔。孔以对应于期望的优先冲击型式的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在板中,以在燃气涡轮运行期间使热不均匀地传递出所述区域,以便控制内壳体在该区域上的温度。板和内壳体限定从板的径向外侧通过板中的孔然后通过内壳体而进入到涡轮区段的内部中的热控制气体流径。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多种选择和修改是可行的。
[0011]参照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与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结合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在说明书的结论部分处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和明确声明了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根据结合附图得到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特征与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中:
[0013]图1是燃气涡轮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燃气涡轮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的燃气涡轮的内壳体的外部部分的透视图,其显示了多个热控制套管附连到内壳体上;
[0016]图4是移除了热控制套管的、图3中的燃气涡轮内壳体的透视图;
[0017]图5是图3中显示的燃气涡轮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其显示了热控制套管附连到内壳体上;
[0018]图6是在热控制套管和内壳体之间的附连部分的横截面图;
[0019]图7是用于热控制套管的安装组件的透视图;
[0020]图8是与内壳体中的凹槽匹配的热控制套管的唇缘的横截面;以及
[0021]图9是热控制套管的仰视图。
[0022]部件列表
[0023]100工作流体
[0024]101 燃料
[0025]105发电机
[0026]110燃气涡轮
[0027]111 入 口区段
[0028]112压缩机区段
[0029]113交替的级
[0030]114燃烧区段
[0031]115燃烧器壳体
[0032]116涡轮区段
[0033]117排气区段
[0034]118压缩机壳体
[0035]119燃烧室
[0036]120涡轮区段壳体
[0037]121内壳体
[0038]122 轴
[0039]123外壳体
[0040]124旋转叶片
[0041]125 空间
[0042]126固定叶片
[0043]127至少一个通路
[0044]128至少一个周向护罩
[0045]130热控制套管
[0046]132相对的末端
[0047]134 间隙
[0048]140 板
[0049]142安装组件
[0050]144 孑L
[0051]146内表面
[0052]148外表面
[0053]150 边缘
[0054]152 区域
[0055]154 孑L[0056]156 接口
[0057]157互锁凸缘
[0058]158 组
[0059]159 槽口
[0060]160 组
[0061]162中心区域
[0062]164 间隔
[0063]166带螺纹膛孔
[0064]168 螺旋线圈(helicoil)
[0065]170 螺钉
[0066]172 衬套
[0067]174 销
[0068]176圆形凸缘
[0069]I78贝氏弹簧
[0070]180两个垫圈
[0071]182间隔件
[0072]184 接触缺口
[0073]190 流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74]以下描述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及优点和特征。
[0075]图1示意性地示出燃气涡轮110的实施例。燃气涡轮包括入口区段111、压缩机区段112、燃烧区段114、涡轮区段116和排气区段117。轴122可为压缩机区段112和涡轮区段116所共有,并且可进一步连接到发电机105上,以产生电。
[0076]压缩机区段112可包括轴向流压缩机,其中,诸如环境空气的工作流体100从入口区段111进入压缩机,并且传送通过固定导叶和旋转叶片的交替的级113 (在图1中示意性地显示)。随着固定导叶和旋转叶片加速和使工作流体改道而产生连续的压缩工作流体流,压缩机壳体118容纳工作流体100。大部分压缩工作流体向下游流过燃烧区段114,然后流过涡轮区段116。
[0077]燃烧区段114可包括本领域已知的任何类型的燃烧器。燃烧器壳体115可沿周向包围燃烧区段114的一些或全部,以将压缩工作流体100从压缩机区段112引导到燃烧室119。燃料101还供应到燃烧室119。可行燃料包括例如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高炉气体、焦炉煤气、天然气、蒸发液化天然气(LNG)、氢和丙烷。压缩工作流体100在燃烧室119中与燃料101混合,在那里,燃料被点燃,以产生具有高温和高压的燃烧气体。然后燃烧气体进入涡轮区段116。
[0078]在涡轮区段116中,成组的旋转叶片(轮叶)124附连到轴(转子)122上,并且成组的固定叶片(导叶)126附连到涡轮区段壳体120上。随着燃烧气体传送经过第一级旋转叶片124,燃烧气体膨胀,从而使旋转叶片124和轴122旋转。然后燃烧气体流到下一级固定叶片126,下一级固定叶片126使燃烧气体改道到下一级旋转轮叶124,并且过程对于后面的级重复进行,直到燃烧气体通过排气区段117离开涡轮区段116。
[0079]如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燃气涡轮110是单轴、单循环涡轮。但是,应当理解,这种说明仅是为了方便;本公开可用于双轴涡轮、联合循环涡轮等。因此,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以及在上面描述的涡轮不意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80]参照图1和2,涡轮壳体120可包括内壳体121和外壳体123,从而在内壳体121和外壳体123之间限定通过至少一个通路127而与压缩机112连通的空间125。至少一个周向护罩128可固定到内壳体121的与一组轮叶124的末端132相对的内表面上。护罩128可定位成紧邻旋转涡轮叶片124的末端132,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经过叶片末端泄漏。各个叶片末端132和对应的护罩128之间的距离被称为间隙134。要注意的是,各个涡轮级的间隙134可能不是一致的,这部分是由于叶片124和壳体120在燃气涡轮110的运行期间的热增长特性不同。
[0081]燃气涡轮的效率的一个影响因素是通过叶片末端泄漏到壳体护罩间隙134的空气量/排气量。由于涡轮叶片124和涡轮壳体120的热增长特性不同,以及叶片旋转所产生的力,间隙134可随着涡轮从点燃过渡到基本负载稳态状况而显著地改变。
[0082]如图3中示出的那样,可使用一个或多个热控制套管130来选择性地加热或冷却涡轮内壳体121,以及从而协助在相应的涡轮护罩128和相对的叶片末端132之间保持期望间隙134。热控制套管130各自可包括构造成通过一个或多个安装组件142而附连到内壳体121上的板140。板140具有呈优先分布的阵列的孔144,孔144通过板140从内表面146延伸到外表面148,内表面146定向成沿径向向内朝向轴122,与内壳体121相对,而外表面148定向成沿径向向外远离内壳体,朝向空间125和外壳体123。孔144可以允许以对流方式从壳体120传递的热在某些区域中比在其它区域中更大的大体不均匀的方式(例如,在尺寸和/或分布方面)布置在板140中。如果需要,经受较大热传递的壳体120的区域可为在运行期间比其它区域经历更高温的区域、具有更高质量的区域、具有更低的热传递系数的区域等。因此,通过根据壳体120上的预计的、计算的或按经验测得的温度分布或传递速度(存在或不存在热控制套管,或任何其它热管理装置)以预定方式布置孔144,可实现对处于不同温度的内壳体121的部分进行不同的热控制。在这样做时,内壳体121在其中安装有热控制套管的区域中和附近的温度分布可在运行期间保持处于更均匀的状态,从而在这样的温度未如需要的那样保持均匀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上面提到的问题。
[0083]在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例如32个)热控制套管130可围绕涡轮内壳体121的周边而固定,例如有八组,每组四个。但是,多种其它数量和布置的套管130是可行的。另外,数量和布置将取决于壳体120的特定尺寸和构造而改变。而且,应当注意,内壳体121上的板140的数量和布置取决于内壳体的构造,而且板不必相同。
[0084]如果需要,板140的边缘150可在接口 156处部分地或完全与内壳体121密封,使得来自板和壳体之间的区域152的空气流仅可通过孔154泄漏到涡轮内部中,而非绕过板的边缘150。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接口 156可部分地或完全围绕板140而延伸。这种密封接口 156可具有多种形式,诸如在涡轮内壳体中的槽口 159内的互锁凸缘157,其有或没有单独的密封部件等。使用密封接口 156可协助控制内壳体121的热管理,使得基本或完全经由通过孔144和154的流来进行热管理,以及/或者基本通过冲击来进行热管理。
[0085]孔144可定位成阵列。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孔144可彼此隔开大约0.1至2.0英寸的范围,并且单独的孔144的尺寸可在大约0.025和0.250英寸之间。因而,在板之间,或者在给定的板内有各种各样的孔尺寸和密度是可行的。如图3中显示的那样,各个板140中的孔144分布在具有第一孔布置的第一组158中,第一组158与具有第二孔布置的第二组160分开。板140的中心区域162具有较少孔144 (在此情况下,没有孔)。第一孔布置和第二孔布置在孔尺寸和间距方面可相同的、相似的或不同的。不同的孔尺寸和间距可补偿板140下面的涡轮内壳体121区域的几何构造的不均匀性,以及涡轮壳体区域的温度和/或从涡轮壳体区域传递的热的不均匀性。孔144 (或没有孔)在板140上的尺寸和定位会在内壳体121上产生优先热传递系数。因此,在显示的示例中,与中心区域162下面相t匕,将从内壳体121的在组158和160附近的部分发生更多热传递。但是,应当理解,孔144的布置、尺寸、间距、密度等不应受上面的公开的限制,而是可用多种方式在特定的涡轮116及其壳体120的运行参数和几何构造方面进行微调。
[0086]各个板140和内壳体121之间的间隔164会影响热传递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隔164使得基本通过冲击冷却(内壳体121的表面上的垂直流,而非表面上的传导(ducting))来进行热传递。间隔太大会使热传递系数不合需要地低,这时热传递基本通过传导。间隔太小会使热传递系数不合需要和不均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介于大约0.1和
2.0英寸之间的间隔164可提供适当的热传递系数。但是,间隔164不限于这个范围,而是可为提供适当的热传递系数的任何距离。而且,应当理解,间隔164在整个板140上或者在不同的板之间不必是均匀的。因此,间隔164可改变,以如需要的那样符合壳体形状、质量、温度分布等。
[0087]通过将间隔164保持在期望范围中,利用燃气涡轮所经历的压力以及使用从压缩机112中抽取的气体,可经由通过板140中的孔144到内壳体121的外表面上的基本垂直的流来实现冲击冷却。(参见从空间125通过板140进入到空间152中以及通过内壳体121进入到(最终离开)叶片126中的流径190)。通过以期望位置和密度布置具有期望尺寸的孔144,可对内壳体121实现优先定位式加热或冷却。换句话说,内壳体121可以不均匀的方式使热传递给它,或者从中传递出热,如板和孔设计所规定的那样。这个布置可因不同的涡轮、同一涡轮内的不同的板、同一涡轮中的不同安装位置或在其它方面而不同。因而,考虑到给定涡轮中的特定应用和功能,可使孔布置适应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期望热传递系数。因此,板140的设计和使用是灵活的,从而在许多应用中提供好处。
[0088]在启动期间,抽取的压缩机气体实际上将比内壳体121更热。因此,在稳态实现之前的暖机(wind up)期间,实现的优先热控制将基本是加热与孔144相对的壳体121的被冲击区域。在暖机期间的某个时刻,以及/或者一旦稳态实现,抽取的压缩机气体将用来冷却被冲击区域。因此,板140可被认为是优先热控制装置,其至少基本根据冲击而非传导来运行,以加热或冷却内壳体121的被冲击区域。
[0089]参照图7,可使用安装组件142来调节板140和涡轮内壳体121之间的间隔距离。如所显示的那样,安装件142用来将板140 (特别是孔144)保持或支承在距涡轮内壳体121的表面的预定间隔距离164处。在壳体直径在涡轮的运行期间变化时,安装组件142还可允许板140在内壳体121的区段上方的期望高度处或附近浮动。安装组件142还可包括或备选地包括浮动特征,使得可应对涡轮内壳体121在运行期间的热膨胀和收缩和旋转膨胀和收缩。也就是说,可提供弹簧加载式可滑动特征或其它可调特征,从而允许板140和内壳体121相对于彼此浮动,使得间隔可自动地改变,例如,如果内壳体121的直径在涡轮116的运行期间增大的话。
[0090]安装组件142可包括多种构件的组件,其包括内壳体121中的带螺纹膛孔166、膛孔中的螺旋线圈168,以及螺旋线圈中的带螺纹部件,诸如螺钉170。衬套172位于螺旋线圈168周围,并且被销174保持就位。衬套172装配在板140中的可与膛孔166对齐的圆形凸缘176内。贝氏(Belleville)弹簧178保持在两个垫圈180之间。这个布置有益地允许在涡轮的使用期间,在板140和内壳体121之间有一些浮动。但是,可使用其它安装结构或用其它安装结构来代替。
[0091]因此安装组件142提供改进的板140-内壳体121间隔距离控制,以及在初始准备期间,以及在后续的再次安装期间,在板安装到壳体上时减少安装时间。安装组件142还可在再次安装期间保持相对地改进且较紧密的容差。可在板的底表面146上提供间隔件182,以协助保持期望间隔164。如果需要,间隔件可接触内壳体184上的缺口,以确保合适的位置。
[0092]本公开还涉及对涡轮壳体进行热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从压缩机抽取的气体供应到涡轮内壳体外部的空间,以及将气体传送通过附连到外壳体上的板中的孔。孔以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以通过冲击在内壳体表面上的实现期望热传递。该方法可用来加热或冷却内壳体,而且可在启动或稳态运行期间使用该方法。板和孔分布也可被认为是用于针对外壳体提供优先热传递的手段的至少一部分。
[0093]虽然结合仅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容易地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样的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可修改本实用新型,以结合此前未描述但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相当的任何数量的变型、更改、替换或等效布置。另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例,但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可包括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仅一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视为由前述描述限制,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气体冲击引导到燃气涡轮的内壳体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构造成附连到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的板,所述板具有在所述板附连到所述内壳体的区域上时与所述内壳体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板限定通过所述板从所述第一表面到达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孔,所述孔以对应于期望的优先冲击型式的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在所述板中,以在所述燃气涡轮的运行期间使热不均匀地传递出所述区域,以便控制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区域上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板附连到所述内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安装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构造成将所述板附连到所述内壳体上,使得所述板在所述燃气涡轮的运行期间可相对于所述内壳体区域浮动,以在运行期间应对所述内壳体的尺寸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包括围绕所述板的周缘的凸缘,以密封性地将所述板附连到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区域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在所述板的不同部分中提供不同尺寸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在所述板的不同部分中以不同的密度布置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第一部分包括以第一密度布置的孔,而所述板的第二部分包括以与所述第一密度不同的第二密度布置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有两个端部,以及在所述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与在所述中间部分中相比,在所述端部中的至少一个附近提供更高密度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有两个端部,以及在所述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与在所述中间部分中相比,在所述端部中的至少一个附近提供更大的孔。
10.一种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包括: 围绕中心轴线而布置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限定通过其中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燃气涡轮的内部连通; 围绕所述内壳体而布置的外壳体;以及 附连到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板,所述板具有与所述内壳体相对的第一表面,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板限定通过所述板从所述第一表面到达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孔,所述孔以对应于期望的优先冲击型式的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在所述板中,以在所述燃气涡轮的运行期间使热不均匀地传递出所述区域,以便控制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区域上的温度,所述板和内壳体限定从所述板的径向外侧通过所述板中的孔然后通过所述内壳体而进入到所述燃气涡轮的内部中的热控制气体流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板附连到所述内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安装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构造成将所述板附连到所述内壳体上,使得所述板可在所述燃气涡轮的运行期间相对于所述内壳体区域浮动,以在运行期间应对所述内壳体的尺寸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和内壳体通过基本不透空气的带凸缘的接口而附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在所述板的不同部分中提供不同尺寸的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在所述板的不同部分中以不同密度布置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第一部分包括以第一密度布置的孔,而所述板的第二部分包括以与所述第一密度不同的第二密度布置的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路,用于将来自压缩机的热控制气体接收到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的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涡轮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由若干个内壳体区段形成,并且所述板中的至少一个附连到各个内壳体区段上。
19.一种燃气涡轮,包括: 压缩机区段; 在所述压缩机区段下游的燃烧区段;以及 在所述燃烧区段下游的涡轮区段,其中,所述涡轮区段包括:` 围绕中心轴线而布置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限定通过其中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涡轮区段的内部连通; 围绕所述内壳体而布置的外壳体;以及 附连到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板,所述板具有与所述内壳体相对的第一表面,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板限定通过所述板从所述第一表面到达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孔,所述孔以对应于期望的优先冲击型式的预定不均匀分布布置在所述板中,以在所述燃气涡轮运行期间使热不均匀地传递出所述区域,以便控制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区域上的温度,所述板和内壳体限定从所述板的径向外侧通过所述板中的孔然后通过所述内壳体而进入到所述涡轮区段的内部中的热控制气体流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燃气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在所述板的不同部分中提供不同尺寸的孔。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燃气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不均匀分布包括在所述板的不同部分中以不同密度布置孔。
【文档编号】F01D25/14GK203626900SQ201320643542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M.S.卡萨文特, K.D.布莱克, D.M.约翰逊, R.I.丹斯库 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