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74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温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温器总成,包括盖板、支架、顶出机构、与顶出机构联动的阀门,顶出机构包括感应体、感应体盖、胶管、推杆和弹簧,阀门开设有中心孔,感应体上端的第一台肩位于阀门下侧,主阀门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台肩,中心孔与限位台肩之间预留有第一台肩上下移动的空间;感应体中部位于限位台肩下方处设置有挡块,弹簧套设在感应体上,两端与挡块及支架相抵压,使第一台肩上端面与阀门下表面紧密贴合,阀门上表面与盖板下端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阀门开启后因流通面积过大,使冷却液温度波动过大而引起发动机转速波动,减少了发动机的振动,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及排放。
【专利说明】一种调温器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调温器总成。
【背景技术】
[0002]调温器总成属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现有的发动机调温器总成的结构如图2所述,包括盖板1、支架6、与安装座配合的密封圈2、顶出机构、与顶出机构联动的阀门4,盖板I与支架6铆接为一体,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感应体7、感应体盖11、胶管9、推杆12和弹簧5,所述感应体盖11扣合在感应体7的上端,与感应体7形成一蜡室,所述胶管9位于该蜡室中,在蜡室中填充有石蜡8,所述推杆12的下端位于胶管9中,推杆12的上端从感应体盖11中穿出与盖板I的内侧相接触;在感应体盖11、胶管9和推杆12的配合处设有密封片10。感应体7的上端从阀门4上穿出,与阀门4密闭配合;所述弹簧5套设在感应体7的外围,弹簧5的上端与主阀门4的下表面相抵触,弹簧5的下端与支架6的下端内表面相抵触。在主阀门4与盖板I相接触的部位涂有密封胶涂层3,在弹簧的作用下使阀门4与骨架I密闭配合。
[0003]调温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发动机运行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感应体7受热将热量传递给石蜡8,石蜡8融化后体积变大,迫使胶管9变形对推杆12形成挤压,从而对推杆12的下端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推杆12与骨架I相接触,且骨架I固定不动,因此推杆12对胶管形成向下的反作用力,该力推动感应体克服弹簧的弹力,带动阀门4 一起向下运动,主阀门得以打开。
[0004]为保证发动机在高温、高负荷下不会过热,阀门直径必须达到一定值。而在发动机启动之初或低速低负荷运转时(尤其是冬季寒冷地区),由于调温器总成本身存在温度滞后性,发动机内的冷却液温度需要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阀门才能打开,阀门开启后因流通面积过大,大量的冷却液涌入发动机内,混合后使发动机内冷却液的温度迅速下降,造成冷却液温度较大的波动,引起转速波动,使发动机振动变大,从而引起燃烧不均匀,不利于整车油耗及排放,降低用户舒适性。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阀门调温器总成,其能够避免阀门开启后因流通面积过大,使冷却液温度波动过大而引起发动机转速波动,而造成发动机的振动过大。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阀门调温器总成,包括盖板、支架、顶出机构、与顶出机构联动的阀门,所述盖板与支架铆接为一体,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感应体、感应体盖、胶管、推杆和弹簧,感应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台肩,感应体盖位于感应体的上端,与感应体形成一蜡室,所述胶管位于该蜡室中,在蜡室中填充有石蜡,推杆的下端位于胶管中,其上端从感应体盖中穿出与盖板的内侧相接触,所述阀门开设有中心孔,第一台肩位于阀门下侧且与所述中心孔位置相对应,第一台肩的直径大于中心孔直径;主阀门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圈限位台肩,限位台肩的内径大于感应体的外径小于第一台肩的直径,中心孔与限位台肩之间预留有第一台肩上下移动的空间;在感应体的中部向外设置有挡块,该挡块位于所述限位台肩下方;所述弹簧套设在感应体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块及支架相抵压,使第一台肩上端面与阀门下表面紧密贴合,阀门上表面与盖板下端紧密贴合。
[0007]进一步,第一台肩限上端面与阀门下表面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涂层,以增加密封性能。
[0008]其工作原理如下:
[0009]在冷机状态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台肩上端面与阀门下表面紧密贴合,阀门受到第一台肩的作用力,与盖板下端紧密贴合。当发动机低温启动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台肩上端面和阀门都还是处于贴合状态,此时,位于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形成小循环,由于在该系统中冷却液的量较少,冷却液的温度将快速上升。温度升高的冷却液对感应体进行加热,感应体中的石蜡将慢慢融化,由于石蜡融化后体积膨胀,迫使胶管变形对推杆进行挤压,形成向上的推力,由于盖板是固定不动的,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弹力,使感应体向下运动,此时第一台肩上端与阀门将形成间隙,冷却系统外的冷却液可通过中心孔进入冷却系统中,与冷却系统中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混合,由于中心孔直径较小,瞬间进入的冷却液的量不是很多,因此避免了混合后的冷却液体温度急剧下降,造成温度波动。发动机在高速或高负荷运行,倘若从中心孔中进入的冷却液还不足以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降下来,感应体内形成的内压继续加大,推杆推动感应体的第一台肩下端面与限位台肩接触,从而带动阀门向下运动,将阀门打开,由于阀门的截面积比较大,冷却液流通面积迅速增大,发动机大量冷却液流入散热器进行冷却,保证发动机温度不会过高。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调温器总成,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先通过第一台肩下端面与阀门的配合,将冷却液导入冷却系统中,对系统中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进行一次降温,倘若降温不足,再通过将阀门打开,对系统中的冷却液进行二次降温,从而避免了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温度急剧下降,避免了温度波动过大而引起发动机转速波动,减少了发动机的振动,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及排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现有技术中调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4]参见图1所示,该双阀门调温器总成,包括盖板1、支架6、顶出机构、与顶出机构联动的阀门4,所述盖板I与支架6铆接为一体,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感应体7、感应体盖11、胶管9、推杆12和弹簧5,在感应体7的上端设有第一台肩13,感应体盖11位于感应体7的上端,与感应体形成一蜡室,所述胶管9位于该蜡室中,在蜡室中填充有石蜡8,推杆12的下端位于胶管9中,其上端从感应体盖11中穿出与盖板I的内侧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开设有中心孔,第一台肩13位于阀门下侧且与所述中心孔位置相对应,第一台肩13的直径大于中心孔直径;主阀门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圈限位台肩14,限位台肩14的内径大于感应体7的外径小于第一台肩13的直径,中心孔与限位台肩14之间预留有第一台肩13上下移动的空间。在感应体7的中部向外设置有挡块15,该挡块15位于所述限位台肩14下方。所述弹簧5套设在感应体7上,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挡块15下表面及支架6内侧抵压,使第一台肩13上端面与阀门4下表面紧密贴合,阀门4上表面与盖板I下端紧密贴合。在第一台肩限13上端面与阀门4下表面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涂层16。
【权利要求】
1.一种调温器总成,包括盖板(I)、支架(6)、顶出机构、与顶出机构联动的阀门(4),所述盖板与支架铆接为一体,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感应体(7)、感应体盖(11)、胶管(9)、推杆(12 )和弹簧(5 ),在感应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台肩(13 ),感应体盖位于感应体的上端,与感应体形成一蜡室,所述胶管(9)位于该蜡室中,在蜡室中填充有石蜡(8),推杆(12)的下端位于胶管中,其上端从感应体盖(11)中穿出与盖板(I)的内侧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开设有中心孔,第一台肩(13)位于阀门下侧且与所述中心孔位置相对应,第一台肩的直径大于中心孔直径;阀门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圈限位台肩(14),限位台肩的内径大于感应体(7)的外径小于第一台肩(13)的直径,中心孔与限位台肩(14)之间预留有第一台肩上下移动的空间;在感应体(7)的中部向外设置有挡块(15),该挡块位于所述限位台肩(14)下方;所述弹簧(5)套设在感应体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块及支架抵压,使第一台肩(13)上端面与阀门(4)下表面紧密贴合,阀门上表面与盖板(I)下端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台肩限(13)上端面与阀门(4)下表面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涂层(16 )。
【文档编号】F01P7/16GK203685367SQ20132081103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苏虹 申请人:重庆雷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