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515328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专利摘要】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涉及一种叶片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叶片拉筋减振结构存在各组围带之间间隙大,漏汽量多,中间的拉筋降低了通流流动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叶片结构为叶片叶身顶部自带叶冠结构,叶冠上开有减振拉筋安装槽,减振拉筋安装在安装槽内,碾压安装槽两侧,直臂结构将减振拉筋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内。叶片叶身顶部自带叶冠的叶片结构整圈装配完成后,在叶冠上加工与减振拉筋匹配的安装槽,并在安装槽的两侧加工工艺槽;在安装槽内装入减振拉筋,用碾压工具碾压叶冠,将减振拉筋敛紧并包裹在安装槽内,最后将叶冠按照尺寸要求加工到位。本发明用于船用汽轮机叶片减振。
【专利说明】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属于舰船动力蒸汽轮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常规船用汽轮机动叶片一般采用铆接式围带结构,且为了叶片调频,在叶片叶身上穿有一道拉筋。此种结构对装配人员技能要求较高。另外,由于各组围带之间的间隙较大,漏汽量较多,并且中间的拉筋也降低了通流流动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叶片拉筋减振结构存在各组围带之间间隙大,漏汽量多,中间的拉筋降低了通流流动效率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叶片的调频要求,又具有良好的通流流动效率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包括叶片和减振拉筋,所述叶片结构为叶片叶身顶部自带叶冠结构,叶冠上开有减振拉筋安装槽,减振拉筋安装槽的槽底为半圆形结构,槽壁为直臂结构,半圆形结构的轴线方向与叶片叶型横截面的法向相垂直,减振拉筋安装在减振拉筋安装槽内,碾压减振拉筋安装槽两侧,直臂结构将减振拉筋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内。
[0005]优选的:所述减振拉筋的直径与减振拉筋安装槽的半圆形结构的直径一致。如此设置,减振拉筋与安装槽配合紧密。
[0006]优选的:所述减振拉筋的直径为3_。如此设置,满足了强度要求。
[0007]优选的:所述碾压减振拉筋安装槽两侧后,两个直臂结构之间留有间隙。更好地保证了叶片频率避开率,提高了减振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两个直臂结构之间的间隙为1mm。
[0009]优选的:所述减振拉筋安装槽两侧开有工艺槽。如此设置,便于碾压成型。
[0010]优选的:所述工艺槽为半圆形槽,直径为3mm。
[0011]本发明所述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的装配方法,具体步骤为:叶片叶身顶部自带叶冠的叶片结构整圈装配完成后,按照减振拉筋的直径,在叶冠上加工与减振拉筋匹配的一个减振拉筋安装槽,并在减振拉筋安装槽的两侧各加工一个工艺槽;经检验合格后在减振拉筋安装槽内装入减振拉筋,用碾压工具碾压叶冠,将减振拉筋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内,最后将叶冠按照尺寸要求加工到位。
[0012]优选的:所述减振拉筋的接头处位于单只叶冠中间。更好地保证了叶片频率避开率,提闻了减振效果。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结构。自带冠叶片冠与冠间隙非常小,减少了漏汽损失;另外,将叶身穿有的拉筋,调整至叶冠顶部,在保证叶片频率避开率以及减振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通流损失。通过两个方面的优化,将大大提高流动效率。另外本发明的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结构加工工艺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未安装拉筋的自带冠叶片结构图。
[0015]图中:1-叶片叶身,2-自带叶冠,3-减振拉筋,2-1为减振拉筋安装槽,2-2为工艺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0017]【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包括叶片和减振拉筋3,所述叶片结构为叶片叶身I顶部自带叶冠2结构,叶冠2上开有减振拉筋安装槽2-1,减振拉筋安装槽2-1的槽底为半圆形结构,半圆形结构的轴线方向与叶片叶型横截面的法向相垂直,减振拉筋3安装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减振拉筋3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
[0018]进一步:减振拉筋安装槽2-1的槽底为半圆形结构,槽壁为直臂结构,半圆形结构的轴线方向与叶片叶型横截面的法向相垂直,减振拉筋3安装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碾压减振拉筋安装槽2-1两侧,直臂结构将减振拉筋3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
[0019]进一步:所述减振拉筋3的直径与减振拉筋安装槽2-1的半圆形结构的直径一致。如此设置,减振拉筋与安装槽配合紧密。
[0020]进一步:所述减振拉筋3的直径为3mm。如此设置,满足了强度要求。
[0021]进一步:所述碾压减振拉筋安装槽2-1两侧后,两个直臂结构之间留有间隙。更好地保证了叶片频率避开率,提高了减振效果。
[0022]进一步:所述两个直臂结构之间的间隙为1mm。
[0023]进一步:所述减振拉筋安装槽2-1两侧开有工艺槽2-2。如此设置,便于碾压成型。
[0024]进一步:所述工艺槽2-2为半圆形槽,直径为3mm。
[0025]本发明所述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的装配方法,具体步骤为:叶片叶身I顶部自带叶冠2的叶片结构整圈装配完成后,按照减振拉筋3的直径,在叶冠2上加工与减振拉筋3匹配的一个减振拉筋安装槽2-1,并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的两侧各加工一个工艺槽2-2 ;经检验合格后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装入减振拉筋3,用碾压工具碾压叶冠2,将减振拉筋3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最后将叶冠2按照尺寸要求加工到位。
[0026]进一步:所述减振拉筋3的接头处位于单只叶冠2中间。更好地保证了叶片频率避开率,提闻了减振效果。
[0027]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包括叶片和减振拉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结构为叶片叶身(I)顶部自带叶冠(2)结构,叶冠(2)上开有减振拉筋安装槽(2-1),减振拉筋安装槽(2-1)的槽底为半圆形结构,槽壁为直臂结构,半圆形结构的轴线方向与叶片叶型横截面的法向相垂直,减振拉筋(3)安装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碾压减振拉筋安装槽(2-1)两侧,直臂结构将减振拉筋(3)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拉筋(3)的直径与减振拉筋安装槽(2-1)的半圆形结构的直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拉筋(3)的直径为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减振拉筋安装槽(2-1)两侧后,两个直臂结构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直臂结构之间的间隙1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拉筋安装槽(2-1)两侧开有工艺槽(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槽(2-2)为半圆形槽,直径为3mm。
8.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叶片叶身(I)顶部自带叶冠(2)的叶片结构整圈装配完成后,按照减振拉筋(3)的直径,在叶冠(2)上加工与减振拉筋(3)匹配的一个减振拉筋安装槽(2-1),并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的两侧各加工一个工艺槽(2-2);经检验合格后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装入减振拉筋(3 ),用碾压工具碾压叶冠(2 ),将减振拉筋(3 )敛紧并包裹在减振拉筋安装槽(2-1)内,最后将叶冠(2)按照尺寸要求加工到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用汽轮机自带冠叶片外包拉筋减振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拉筋(3)的接头处位于单只叶冠(2)中间。
【文档编号】F01D5/16GK103758579SQ20141003704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刘建成, 付兴伟, 于剑锋, 王雷, 王超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 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