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考站发电机组的储油系统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13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极地科考站发电机组的储油系统温控装置,包括发电机组以及储油系统,所述发电机组包括一进油口和一排烟口,在所述储油系统内设有用于将储油系统内柴油经所述进油口送入柴油发电机组的潜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油系统内设置有一套筒,在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向沿所述套筒外壁径向延伸并分布于储油系统内的换热肋板,在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一嵌入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套筒内腔贴合的自循环换热管,该自循环换热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储油系统内,自循环换热管的上端位于一蓄热烟室,该蓄热烟室具有一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排烟口与烟气入口连接,所述自循环换热管包括多个竖管和和位于竖管端部的弯头,多个竖管经所述弯头连接成一个封闭管,自循环换热管中填充有分布在每个竖管内的相变工质,在所述套筒内还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和设定的温度的比较结果启动或关闭所述潜油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科考站发电机组的储油系统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肋板呈圆环状布置在所述的套筒外围,数量为K,4≤K≤8,且K为整数,每个换热肋板均为均温的梯级结构,含有m级梯级均温板,m≥2,且m为整数,且每级梯级均温板又作为母分支分为N个梯级均温板,N≥2,且N为整数,其中第一级梯级均温板与所述套筒连接,上下级梯级均温板的宽度之比为N-1/B,其中B为宽度维数,且7/3≤B≤3,上下级梯级均温板的长度之比为N-1/L,其中L为长度维数,且1≤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科考站发电机组的储油系统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换热管为闭合回路型三维蛇形结构,蒸发端和冷凝端表面具有增强换热的螺纹或波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科考站发电机组的储油系统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换热管采用内径为2-3mm的铜管或者不锈钢管铜管通过弯折的方式制作加工,最后首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充注前对所述自循环换热管抽真空,并保证在24h内的真空度不变,充液率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科考站发电机组的储油系统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圆柱结构,上、下端面贯穿,并在套筒的侧面开有便于柴油流入的进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地科考站发电机组的储油系统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为矩形方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