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启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373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启动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启动盒。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摩托车、三轮车、轮船等,所用的发动机的启动,基本都是用蓄电瓶供电,作为能源储存器的电瓶本身的制造过程中是有很大污染的,重金属铅是有毒物质,极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电瓶使用中,电线短路后电瓶会因过热导致爆裂或电路自燃或爆炸,或引起更大的恶果。

针对目前发动机使用蓄电瓶启动容易造成污染,而且使用比较危险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启动盒,以解决目前发动机使用蓄电瓶启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用比较危险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启动盒,包括:

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动力输入端的第一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固定连接第一首磁体;

与所述第一首磁体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一中间磁体组,所述第一中间磁体组转动设置在第一中间轴上,所述第一中间轴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的端部;

与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一尾磁体;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用于将动力输出给所述发动机的启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磁体组与所述第一首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上设置第一首间隔块,所述第一中间磁体组内相邻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上设置第一中间隔块,所述第一中间磁体组与所述第一尾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上设置第一尾间隔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上的第一齿轮;

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过渡轮;

与所述过渡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固定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中轴部位的第二动力输入轴;

固定在所述第二动力输入轴上的第二首磁体;

与所述第二首磁体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二中间磁体组,所述第二中间磁体组转动设置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第二中间轴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动力输入轴的端部;

与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二尾磁体;其中,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启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中间磁体组与所述第二首磁体之间的第二中间轴上设置第二首间隔块,所述第二中间磁体组内相邻磁体之间的第二中间轴上设置第二中间隔块,所述第二中间磁体组与所述第二尾磁体之间的第二中间轴上设置第二尾间隔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扭力限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首磁体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中间磁体组包括多个磁体,每个磁体均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尾磁体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固定在所述第一首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所述第一中间轴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磁体组中的任一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尾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首磁体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中间磁体组包括多个磁体,每个磁体均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尾磁体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输入轴固定在所述第二首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所述第二中间轴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磁体组中的任一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固定在所述第二尾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启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启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永磁启动盒,包括: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动力输入端的第一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一首磁体;与第一首磁体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一中间磁体组,第一中间磁体组转动设置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一中间轴一端固定在第一动力输入轴的端部;与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一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一尾磁体;其中,第一动力输出轴用于将动力输出给发动机的启动装置;其中,第一中间磁体组与第一首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上设置第一首间隔块,第一中间磁体组内相邻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上设置第一中间隔块,第一中间磁体组与第一尾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上设置第一尾间隔块。通过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第一动力输入轴输入给该永磁启动盒中的第一首磁体,第一首磁体会转动一定的角度,由于受到第一中间磁体组和第一尾磁体的磁体吸引力作用,第一首磁体的转动角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实现蓄能效果,第一首磁体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中间磁体组中每一个中间磁体也会相应转动一定的角度来蓄能,最后将扭矩传递给第一尾磁体,将能量汇集到第一尾磁体上,然后通过第一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离合器将扭矩输出给发动机的启动装置,实现对发动机的启动工作;该永磁启动盒结构简单、安全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发动机;11、第一离合器;12、第二离合器;2、第一动力输入轴;21、扭力限制器;3、第一首磁体;31、第一中间磁体组;32、第一尾磁体;33、第一首间隔块;34、第一中间间隔块;35、第一尾间隔块;36、第一中间轴;4、第一动力输出轴;41、第一齿轮;5、过渡齿轮;6、第二齿轮;61、第二动力输入轴;7、第二首磁体;71、第二中间磁体组;72、第二尾磁体;73、第二首间隔块;74、第二中间间隔块;75、第二尾间隔块;76、第二中间轴;8、第二动力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永磁启动盒,包括:第一动力输入轴2、第一首磁体3、第一中间磁体组31、第一中间轴36、第一动力输出轴4和第一尾磁体32。

第一动力输入轴2用于连接发动机1的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入轴2上固定连接第一首磁体3;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与第一首磁体3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第一中间磁体组31转动设置在第一中间轴36上,第一中间轴36一端固定在第一动力输入轴2的端部;第一动力输出轴4与第一中间轴36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输出轴4上固定连接第一尾磁体32;其中,第一动力输出轴4用于将动力输出给发动机1的启动装置;其中,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与第一首磁体3之间的第一中间轴36上设置第一首间隔块33,第一中间磁体组31内相邻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36上设置第一中间隔块34,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与第一尾磁体32之间的第一中间轴36上设置第一尾间隔块35。

将发动机1的动力通过第一动力输入轴2输入给该永磁启动盒中的第一首磁体3,第一首磁体会3转动一定的角度,由于受到第一中间磁体组31和第一尾磁体32的磁体吸引力作用,第一首磁体3的转动角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实现蓄能效果,第一首磁体3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中每一个中间磁体也会相应转动一定的角度来蓄能,最后将扭矩传递给第一尾磁体32,将能量汇集到第一尾磁体32上,然后通过第一动力输出轴4通过第一离合器11将扭矩输出给发动机的启动装置,实现对发动机的启动工作。

如图1所示,在第一动力输入轴2上设置扭力限制器21;扭力限制器21用于限制输入到第一首磁体3上的扭矩力,在输入的扭矩力达到上限使,扭力限制器21将第一动力输入轴2进行断开处理,防止输入到第一首磁体3上的扭矩力超限。

对于各个磁体的结构选择,第一首磁体3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第一中间磁体组31包括多个磁体,每个磁体均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第一尾磁体32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

第一首磁体3、第一中间磁体组31和第一尾磁体32的形状可以是任一形状,只要保证他们对应的磁极存在即可,磁体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能够保持一定的平衡,在第一首磁体受到扭力时,会打破这个平衡,通过第一首磁体转动一定的角度,一般在零度到一百八十度之间,然后第一中间磁体组中各个磁体扭转一定的角度,最后将扭矩施加给第一尾磁体。

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动力输入轴2固定在第一首磁体3的中间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第一中间轴36活动设置在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中的任一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第一动力输出轴4固定在第一尾磁体32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由于第一首磁体3、第一中间磁体组31和第一尾磁体32并不需要均匀转动,所以,对于其安装轴的位置可以是轴心位置也可以是偏心位置。

另外,第一动力输出轴4通过第一离合器11连接发动机1的启动装置。

本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原理为,本永磁启动盒的基本原理就是多个磁体,置于一个轴体上且有间隔,无外力作用时,各个相邻磁体都是异性相吸的稳定状态,若多级串联就可增大蓄能量。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原理:

本产品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主要利用磁体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引力、斥力转为轴扭矩,加以利用。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制作比较容易,也不需要特殊设备,普通机械加工企业即可生产制造,仅仅是磁体的大小结构形状需要厂家定做即可。且使用第四代钕铁硼强磁体效果更好。

当发动机1工作时的其动力可以通过其输出轴传输给第一动力输入轴2,然后通过扭力限制器21传动给永磁启动盒内的第一首磁体3,每对相邻的异名磁极发生位置偏转即拉大异名磁极之间距离时,磁势能增加,于是偏转的磁场便产生了储存能量的作用。并且,这个能量几乎是没有损耗,可以长期保存。

第一动力输出轴4通过第一离合器11连接发动机1的启动装置,。

当然,为了使该永磁启动盒蓄能量更大,可以选择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中的磁体更多,同轴多级磁体串联,可以储存更多能量;当然,作为其他选择,也可以选择多组这种设备串联,在多组连接时,用大小齿轮配合,如下实施例二的描述,可以增大扭矩到足够大,于是大扭矩的输出轴,就可以用来启动发动机了。

本永磁启动盒结构简单,原理通俗易懂,材料成本低廉,意在取缔存在污染的电瓶,很容易普及在发动机行业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永磁启动盒,包括:第一动力输入轴2、第一首磁体3、第一中间磁体组31、第一中间轴36、第一动力输出轴4、第一尾磁体32、第一齿轮41、过渡轮5、第二齿轮6、第二动力输入轴61、第二首磁体7、第二中间磁体组71、第二中间轴76、第二动力输出轴8和第二尾磁体72。

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动力输入轴2用于连接发动机1的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入轴2上固定连接第一首磁体3;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与第一首磁体3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第一中间磁体组31转动设置在第一中间轴36上,第一中间轴36一端固定在第一动力输入轴2的端部;第一动力输出轴4与第一中间轴36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输出轴4上固定连接第一尾磁体32;其中,第一动力输出轴4用于将动力输出给发动机1的启动装置;其中,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与第一首磁体3之间的第一中间轴36上设置第一首间隔块33,第一中间磁体组31内相邻磁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轴36上设置第一中间隔块34,第一中间磁体组31与第一尾磁体32之间的第一中间轴36上设置第一尾间隔块35。

第一齿轮41设置在第一动力输出端4上,过渡轮5与第一齿轮41啮合;第二齿轮6与过渡轮5啮合;第二动力输入轴61固定在第二齿轮6的中轴部位;第二首磁体7固定在第二动力输入轴61上;第二中间磁体组71与第二首磁体7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第二中间磁体组71转动设置在第二中间轴76上,第二中间轴76一端固定在第二动力输入轴61的端部;第二动力输出轴8与第二中间轴76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动力输出轴8上固定连接第二尾磁体72;其中,第二动力输出轴8连接发动机1的启动装置。

第二中间磁体组71与第二首磁体7之间的第二中间轴76上设置第二首间隔块73,第二中间磁体组71内相邻磁体之间的第二中间轴76上设置第二中间隔块74,第二中间磁体组71与第二尾磁体72之间的第二中间轴76上设置第二尾间隔块75。

第一动力输出轴4通过连接另一组永磁体蓄能并将动力输出给发动机1的启动装置;从而增加该永磁启动盒的蓄能效果,提高蓄能量,其中,第一动力输出端4上的第一齿轮41可以设置为小齿轮,过渡轮5为中型齿轮,第二齿轮6可以设置成大齿轮,整体结构为驱动齿轮组结构,通过驱动齿轮组结构,可以将第一动力输出端4上积累的扭矩进一步积累到第二首磁体7、第二中间磁体组71和第二尾磁体72上,通过蓄能,最后将能量传输给发动机1的启动装置,实现通过永磁启动盒启动发动机。

其中,第二首磁体7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第二中间磁体组71包括多个磁体,每个磁体均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第二尾磁体72为圆盘结构或椭圆盘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

第二动力输入轴61固定在第二首磁体7的中间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第二中间轴76活动设置在第二中间磁体组71中的任一磁体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第二动力输出轴8固定在第二尾磁体72的中轴部位或偏心轴部位。

为了使蓄能效果更好,第一齿轮41的内径小于第二齿轮6的内径。第二动力输出轴8通过第二离合器12连接发动机的启动装置。

可以参照实施例二,再进一步通过齿轮连接多组首磁体、中间磁体组和尾磁体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蓄能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