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3962发布日期:2019-06-19 00:1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扇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有限的能源已经成为了其中的矛盾,挖掘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其中,最有效之一的就是风力发电了,风力发电使用的是电机与扇叶相结合的方式。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装置,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条件的热能利用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和转子扇叶,扇叶用于捕抓风,并将风力传送至转子轴心。但是,由于传统扇叶式风力发电机只有将近25%~50%转化率,扇叶结构上存在较大的不足,机构旋转阻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由螺旋扇叶、支撑架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电机转轴组成,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为螺旋式扇叶结构,发电时增加电力的转化率达到80%,且降低风力发电的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螺旋扇叶、支撑架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电机转轴,所述的电机转轴穿透连接螺旋扇叶,电机转轴前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电机转轴后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的支撑架下方又连接有支撑轴杆,支撑轴杆上方且支撑架前方还连接有拉杆,拉杆下方设置有装线盒。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扇叶为螺旋式结构组成,螺旋扇叶之间相互连接有杆条,杆条用于加固螺旋扇叶。

进一步地,所述的设置于螺旋扇叶前端的太阳能电池板由透明塑胶罩盖着,透明塑胶罩保护太阳能电池板,透明的利于接收太阳光。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分别支撑连接在螺旋扇叶和电机转轴前后两端,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机转轴同一轴心上且与支撑架之间通过环形金属垫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电线,电线安装在装线盒里面,从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的能量电线连接外部设备,将风力发电储存的电力输送至目的地储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点和有益效果:该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由螺旋扇叶、支撑架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电机转轴组成,扇叶采用为螺旋式扇叶结构,能够增加电力的转化率达到80%和降低风力发电的噪音,有效地改变传统扇叶式风力发电只有将近25%~50%转化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之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参考附图所示,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为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螺旋扇叶1、支撑架2及固定于支撑架2上的电机转轴3,所述的电机转轴3穿透连接螺旋扇叶1,电机转轴3前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电机转轴3后端连接有电机5;所述的支撑架6下方又连接有支撑轴杆6,支撑轴杆6上方且支撑架6前方还连接有拉杆7,拉杆7下方设置有装线盒8。

所述的螺旋扇叶1为螺旋式结构组成,螺旋扇叶1之间相互连接有杆条9,杆条9用于加固螺旋扇叶1,设置于螺旋扇叶1前端的太阳能电池板4由透明塑胶罩10盖着,透明塑胶罩10保护太阳能电池板4,透明的利于接收太阳光。

所述的支撑架2分别支撑连接在螺旋扇叶1和电机转轴3前后两端,太阳能电池板4与电机转轴3同一轴心上且与支撑架2之间通过环形金属垫圈11固定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连接电线连接,电线安装在装线盒8里面,从太阳能电池板4吸收的能量电线连接外部设备,将风力发电储存的电力输送至目的地储存。

具体的,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由螺旋扇叶1、支撑架2及固定于支撑架2上的电机转轴3组成,扇叶采用为螺旋式扇叶1结构,能够增加电力的转化率达到80%和降低风力发电的噪音,有效地改变传统扇叶式风力发电只有将近25%~50%转化率低下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涉及发电机扇叶技术领域,包括螺旋扇叶、支撑架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电机转轴,所述的电机转轴穿透连接螺旋扇叶,电机转轴前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电机转轴后端连接有电动机带动螺旋扇叶旋转。所述的支撑架下方又连接有支撑轴杆,支撑架还连接有拉杆,拉杆下方设置有装线盒。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风力发电装置,为螺旋式扇叶结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加电力的转化率达到80%和降低风力发电的噪音,有效地改变传统扇叶式风力发电只有将近25%~50%转化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茵
技术研发日:2017.12.08
技术公布日:2019.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