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叶辅助接力器用导叶针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28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导叶辅助接力器用导叶针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导叶辅助接力器用导叶针塞。



背景技术:

水轮机中导水机构是让水流从各个方向均匀流入转轮的关键部套,同时或送导叶的开启、关闭也是整个机组开、停机中的最关键步骤,整个导水机构的开启和关闭由活动导叶接力器推动,在导叶接力器中最关键的部件就是导叶针塞,但是在制备导叶针塞过程中,由于导叶针塞过长,在对其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时,常常被淬弯,弯度达到0.5mm以上,有的甚至弯度达到1.5mm以上,造成废品,另外,现有的导叶针塞的结构和尺寸精度不合理,造成导叶辅助接力器发生渗漏和损坏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尺寸精度、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新型导叶辅助接力器用导叶针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导叶辅助接力器用导叶针塞,包括导叶针塞本体,所述导叶针塞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外螺纹连接部、第一针塞连接杆、定位夹持部、第二针塞连接杆、第三针塞连接杆和针塞尾部,所述第二针塞连接杆上距离其下端5mm处依次向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密封圈凹槽,若干个所述密封圈凹槽与所述导叶针塞本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针塞连接杆的下端设置45°倒角,所述导叶针塞本体的长度为250mm,所述定位夹持部的上端向下至159mm处经淬火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为0.4μs,所述针塞尾部的下端向上至58mm处经淬火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为1.6μs,所述针塞尾部的端面与侧表面的夹角为90°。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连接部、第一针塞连接杆、定位夹持部、第二针塞连接杆、第三针塞连接杆和针塞尾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连接部的长度为30mm,所述外螺纹连接部的螺纹尺寸为M18x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针塞连接杆的长度为3mm,直径为16mm,所述定位夹持部的长度为20mm,直径为18mm,所述第二针塞连接杆的长度为113mm,直径为20mm,所述第三针塞连接杆的长度为73.4mm,直径为16mm,所述针塞尾部的长度为10.6mm,直径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夹持部的侧表面上对称设有夹持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凹槽的个数为5个,相邻所述密封圈凹槽的距离为3mm,所述密封圈凹槽的宽度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导叶针塞本体的材质为45#钢或20CrMnTi渗碳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针塞连接杆的下端设置多个密封圈凹槽,在导叶针塞装配过程中通过在密封圈凹槽内套设密封圈,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渗透现象的发生,同时导叶针塞本体分成两端进行淬火磨削后生成不同表面粗糙度,保证导叶针塞不会因淬火长度过大而被淬弯,并且根据需要磨削成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有效提高导叶针塞的耐磨性和装配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针塞尾部的端面与侧表面的夹角为90°,不能对针塞尾部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保证针塞装配的稳固性,并且在导叶针塞停止运行时,便于针塞尾部与紧锁装置相配合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叶辅助接力器用导叶针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叶针塞本体;2-外螺纹连接部;3-第一针塞连接杆;4-定位夹持部;5-第二针塞连接杆;6-第三针塞连接杆;7-针塞尾部;8-密封圈凹槽;9-夹持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导叶辅助接力器用导叶针塞,包括导叶针塞本体1,所述导叶针塞本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外螺纹连接部2、第一针塞连接杆3、定位夹持部4、第二针塞连接杆5、第三针塞连接杆6和针塞尾部7,所述外螺纹连接部2、第一针塞连接杆3、定位夹持部4、第二针塞连接杆5、第三针塞连接杆6和针塞尾部7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针塞连接杆5上距离其下端5mm处依次向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密封圈凹槽8,若干个所述密封圈凹槽8与所述导叶针塞本体1同轴设置,所述密封圈凹槽8的个数为5个,相邻所述密封圈凹槽8的距离为3mm,所述密封圈凹槽8的宽度为2mm,通过在密封圈凹槽8中套设密封圈,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渗透现象的发生,所述第二针塞连接杆5的下端设置45°倒角,所述导叶针塞本体1的长度为250mm,所述定位夹持部4的上端向下至159mm处经淬火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为0.4μs,所述针塞尾部7的下端向上至58mm处经淬火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为1.6μs,将导叶针塞本体1的有效部分分成两段进行淬火处理,实践证明在159mm进行淬火是保证不会将导叶针塞淬弯的最大长度,保证导叶针塞不会因淬火长度过大而被淬弯,并且根据需要磨削成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有效提高导叶针塞的耐磨性和装配的稳定性,所述针塞尾部7的端面与侧表面的夹角为90°,不能对针塞尾部7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保证导叶针塞装配的稳固性,并且在导叶针塞停止运行时,便于针塞尾部7与紧锁装置相配合连接。

所述外螺纹连接部2的长度为30mm,所述外螺纹连接部2的螺纹尺寸为M18x1.5,所述第一针塞连接杆3的长度为3mm,直径为16mm,所述定位夹持部4的长度为20mm,直径为18mm,所述第二针塞连接杆5的长度为113mm,直径为20mm,所述第三针塞连接杆6的长度为73.4mm,直径为16mm,所述针塞尾部7的长度为10.6mm,直径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夹持部4的侧表面上对称设有夹持平面9,装配过程中便于抓取装置对其进行定位安装,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导叶针塞本体1的材质为45#钢或20CrMnTi渗碳钢,45#钢价格便宜,并且经过调质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有利于导叶针塞本体的制备;20CrMnTi淬透性较高,经渗碳淬火后具有硬二耐磨的表面和坚韧心部,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抗疲劳性良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