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0776发布日期:2018-07-24 22:2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气系统,具体的为一种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滤器、化油器和隔热板,空滤器上设有连接口直接与化油器的进气口相连。这样的发动机进气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由于气道较短,导致进气效率较低,因此发动机的功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如图2所示),能够有效提高进气效率,进而达到提升发动机功率的技术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包括空滤器和化油器,所述空滤器与所述化油器之间设有进气弯管,所述化油器的出气口上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进气道相连的连接弯管。

进一步,所述进气弯管采用180°弯头。

进一步,所述连接弯管采用90°弯头。

进一步,所述进气弯管和连接弯管均呈圆弧状。

进一步,所述进气弯管和连接弯管的长度之和满足使管道内的气体振荡频率与发动机进气门开启频率相等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通过将空滤器和化油器之间采用进气弯管相连,并在化油器的出气口上设置连接弯管与发动机进气道相连,当发动机工作时,从空滤器进入的气体通过进气弯管、化油器及连接弯管到达缸头进气门;当气门开启时,气体会顺利地进入燃烧室;当气门关闭时,由于气道较长,气体会在贯性作用下继续沿着气道进入,从而使气体聚集在气门周围,形成较高的压力,实现自然增压的技术目的;当气门再次开启时,高压的气体会极速地进入燃烧室,从而提高进气效率,进而达到提升发动机功率的技术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包括空滤器1和化油器2,所述空滤器1与所述化油器2之间设有进气弯管3,所述化油器2的出气口上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进气门相连的连接弯管4。本实施例的所述进气弯管3采用180°弯头,连接弯管4采用90°弯头。进气弯管3和连接弯管4均呈圆弧状。进气弯管3和连接弯管4长度是根据充气的频率设计的,即进气弯管和连接弯管的长度之和满足使管道内的气体振荡频率与发动机进气门开启频率相等的条件,即进气弯管和连接弯管中的气体的震荡频率与进气门的开启频率之间达到共振,可有效提高进气效率。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自然增压进气系统,通过将空滤器和化油器之间采用进气弯管相连,并在化油器的出气口上设置连接弯管与发动机进气门相连,当发动机工作时,从空滤器进入的气体通过进气弯管、化油器及连接弯管到达缸头进气门;当气门开启时,气体会顺利地进入燃烧室;当气门关闭时,由于气道较长,气体会在贯性作用下继续沿着气道进入,从而使气体聚集在气门周围,形成较高的压力,实现自然增压的技术目的;当气门再次开启时,高压的气体会极速地进入燃烧室,从而提高进气效率,进而达到提升发动机功率的技术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