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桨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30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桨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风电能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桨驱动器。
背景技术
:风电变桨驱动器通常安装在轮毂的轴柜内,其重量一般达到10-20KG。在安装风电变桨驱动器时,作业员需要徒手抬起风电变桨驱动器,对准安装位置后,再缓慢地将风电变桨驱动器放入轮毂的轴柜。在上述过程中,作业员通常只能用手托住风电变桨驱动器两侧底面边缘才能将风电变桨驱动器稳定的抬起。并且在将风电变桨驱动器放入轮毂的轴柜中的安装位置时,由于作业员手指在风电变桨驱动器的底部,很容易压伤手指。另外,轴柜内空间狭窄且安装位置四周都是线槽,这也进一步加大了风电变桨驱动器的安装和维修的作业难度。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变桨驱动器,以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风电变桨驱动器的安装和维护不方便且容易造成作业员被压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变桨驱动器,其具有可供作业员握持的提手,方便作业员徒手搬运,有效防止作业员搬运所述变桨驱动器时被压伤,并可极大的提高安装和维修所述变桨驱动器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桨驱动器,所述变桨驱动器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外侧安装有提手,且所述提手的拉力大于所述变桨驱动器的整机重量,所述提手包括与所述机箱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握持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机箱仅安装有一个所述提手,且所述提手安装于机箱的侧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机箱安装有两个所述提手,两个所述提手分别安装于所述机箱的相对的两个侧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卡定部,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卡定部相扣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第一夹角为90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定位部,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卡定部相扣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第二夹角为180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和两个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所述两个连接臂间隔设置;所述卡定部位于所述两个连接臂之间并与所述主体部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两个连接臂之间,且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到所述机箱的侧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具有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且用于抵压所述卡定部的抵压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抵压部;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时,所述卡定部卡入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时,所述卡定部卡入所述第二定位部。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变桨驱动器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电气模块,所述机箱的外侧安装有提手,且所述提手的拉力大于所述变桨驱动器的整机重量,所述提手包括与所述机箱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握持部。由此,所述变桨驱动器可方便作业员徒手搬运,有效防止作业员搬运所述变桨驱动器时被压伤,并可极大的提高安装和维修所述变桨驱动器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提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提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手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手与机箱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机箱1提手2固定部21连接部22握持部23基座211抵压部212侧曲面2121弧形端面2122第一定位部2123第二定位部2124连接臂221主体部222卡定部223定位销2231右侧板11贯通孔111螺钉1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桨驱动器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变桨驱动器包括机箱1以及安装在所述机箱1内的电气模块,所述机箱1的外侧安装有供作业员握持的提手2,且所述提手2的拉力大于所述变桨驱动器的整机重量。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提手2分别安装在所述机箱1的左侧板和所述机箱1的右侧板11上,如此,作业员在搬运所述变桨驱动器时,可双手分别握持两个所述提手2,轻松方便地提起所述变桨驱动器,然后再将所述变桨驱动器放置目标位置,例如,放入轮毂的轴柜内的安装位置。这样既能防止作业员在搬运安装所述变桨驱动器时被压伤手指,也能提高作业员对所述变桨驱动器进行安装和维修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3,所述提手2包括与所述机箱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1、与所述固定部21转动连接的连接部22、以及与所述连接部22固定连接的握持部23。本实施例中,所述提手2包括两个所述固定部21、两个所述连接部22和一个所述握持部23,其中,两个所述固定部21相间隔开且一端连接固定于所述机箱1,两个所述连接部2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21的另一端,所述握持部23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22的另一端。所述固定部21包括底座和自所述底座一端端面的中部凸出形成的抵压部212,所述连接部22包括主体部222和自所述主体部222一端端面凸伸形成的两个相间隔开的连接臂221,所述抵压部212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臂221之间。如此,将所述提手2设计成两段旋转式,当所述变桨驱动器安装到位后,作业员可以将所述提手2的握持部23旋转至贴靠所述机箱1的位置,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减少所述提手2在非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具体的,所述握持部23设计为圆柱状,其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优选为8mm,如此,更加有利于作业员握持。当然,还可以在所述握持部23表面增加柔软的防滑结构以增强作业员握持的舒适度,同时还能防止作业员脱手。具体的,所述基座211设计为圆柱状,其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与所述握持部23相同,如此,使得所述提手2的外观美观。另外,所述基座211的长度适合所述变桨驱动器的待安装空间,以所述轮毂的轴柜内的安装位置为例,所述基座211的长度设计为10-11mm之间,此长度既保证作业员握持所述握持部23搬运所述变桨驱动器时,作业员的手与所述机箱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方便作业员作业。进一步的,参见图3至图5,所述固定部21设有第一定位部2123,所述连接部22设有卡定部223,当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定位部2123与所述卡定部223相扣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定部223包括定位销2231和弹簧,所述弹簧内置于所述连接部22的主体部222中,所述定位销2231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22内,其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簧,相对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主体部222的朝向所述抵压部212的一侧。所述抵压部212具有与所述基座211的外周面连接的两个侧曲面2121和与两个所述侧曲面2121连接的弧形端面2122。所述第一定位部2123为自所述侧曲面2121凹陷形成的盲孔。在所述连接部22相对所述固定部21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抵压部212的所述侧曲面2121或所述弧形端面2122会对所述定位销2231进行挤压,导致所述弹簧变形,而当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时,所述定位销2231恰好对准所述第一定位部2123,所述定位销2231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顶入所述第一定位部2123,形成自锁。如此,当作业员握持所述提手2将所述变桨驱动器放入所述柜内的安装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机箱1不易晃动而碰撞到所述柜内的其它部件。具体的,所述第一夹角设定为90度,这样更适合作业员进行双手安装作业。具体的,所述弧形端面2122与两个所述侧曲面2121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度,如此,使得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21之间的旋转更加的顺畅。进一步的,参见图3至图5,所述固定部21还设有第二定位部2124,当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二定位部2124与所述卡定部223相扣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2124为自所述弧形端面2122的中部凹陷形成的盲孔,在所述连接部22相对所述固定部21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抵压部212的所述侧曲面2121或所述弧形端面2122会对所述定位销2231进行挤压,导致所述弹簧变形,当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二夹角时,所述定位销2231恰好对准所述第二定位部2124,所述定位销2231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顶入所述第二定位部2124,形成自锁。所述第二夹角设定为180度,这样,可以满足作业员进行单手搬运作业的需求。具体的,当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固定部2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所述提手2此时的尺寸为80×48mm。进一步的,参见图6,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机箱1通过螺钉1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固定部21分别通过螺钉112固定连接于所述机箱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11。以所述右侧板11和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部21的连接为例,所述右侧板11上设有两个贯通孔111,右侧的两个所述固定部21的朝向所述右侧板11的一端均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部21的螺纹孔分别对准两个所述贯通孔111,两个螺钉112自所述右侧板11的左侧分别插入两个所述贯通孔111,并分别旋入两个所述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提手2固定在所述机箱1上。如此,可方便更换维修所述提手2。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变桨驱动器可以仅包括一个所述提手2,此时,所述提手2可安装在所述变桨驱动器的上侧板的中部,如此,同样起到方便作业员搬运的作用。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变桨驱动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变桨驱动器包括机箱1以及安装在所述机箱1内的电气模块,所述机箱1的外侧安装有供作业员握持的提手2,且所述提手2的拉力大于所述变桨驱动器的整机重量。作业员在搬运所述变桨驱动器时,可双手分别握持两个所述提手2,轻松方便地提起所述变桨驱动器,然后再将所述变桨驱动器放置目标位置,例如,放入轮毂的轴柜内的安装位置。这样既能防止作业员在搬运安装所述变桨驱动器时被压伤手指,也能提高作业员对所述变桨驱动器进行安装和维修的工作效率。2、所述提手2包括与所述机箱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1、与所述固定部21转动连接的连接部22、以及与所述连接部22固定连接的握持部23。如此,将所述提手2设计成两段旋转式,当所述变桨驱动器安装到位后,作业员可以将所述提手2的握持部23旋转至贴靠所述机箱1的位置,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减少所述提手2在非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3、所述固定部21设有第一定位部2123和第二定位部2124,所述连接部22设有卡定部223,当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定位部2123与所述卡定部223相扣合,当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二定位部2124与所述卡定部223相扣合。如此,当作业员握持所述提手2搬运所述变桨驱动器过程中,所述机箱1不易发生晃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