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38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轮机配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作为清洁能源机型在电厂中广泛采用,燃气轮机多数会配套余热锅炉以便回收利用排放的高温烟气(乏气)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在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之间会安装旁路系统,旁路系统作为控制燃气轮机乏气的主要装置,起到控制乏气是否放空还是进入锅炉的作用。

现有电站旁路系统采用三通挡板结构。三通挡板是控制燃气轮机乏气的核心装置,简单循环时,三通挡板关闭锅炉烟道部分,乏气直接通过旁路烟囱排入大气,联合循环时,三通挡板打开锅炉烟道部分,关闭旁路烟囱入口部分,使乏气进入余热锅炉,回收乏气的余热,产生蒸汽发电。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

1、三通挡板是一个单体整块型结构,三通挡板尺寸与烟道的截面尺寸相同,尺寸大,制造加工要求高,密封性能难以保证;虽然采用双层弹簧片结构等诸多复杂的结构来实现密封,但是漏气现象仍然存在。

2、三通挡板总有一部分挡板会一直处在乏气高温环境中,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烟道有形变,三通挡板也会变形,导致密封效果下降。挡板的大型单整块结构平面度难以保证,密封弹簧片在多次开关和工作温度下也会渐渐松弛失去压紧力,这些都会造成三通挡板泄漏。

3、常用的三通挡板在功能上只能作为关断切换作用,不能作为乏气流量调节作用;即三通挡板要么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要么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不能在中间位置停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乏气通断控制稳定可靠的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包括排气烟道以及与排气烟道连通的烟囱,所述排气烟道分别与燃气轮机的出气口端以及余热锅炉的进气口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烟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轮机的出气口端与余热锅炉的进气口端通断的控制阀,在所述烟囱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将乏气排大气的排放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其所述控制阀和排放阀均由多轴叶片组成百叶式结构,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叶片的转动,使控制阀和排放阀实现开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其在所述排气烟道内、控制阀后侧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气烟道的升降式盲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其当所述控制阀开启,排放阀关闭时,所述燃气轮机的高温乏气进入余热锅炉,当所述控制阀关闭,排放阀开启时,所述燃气轮机的高温乏气经旁路烟囱排入大气,当所述控制阀和排放阀均开启时,所述燃气轮机的高温乏气一部分进入余热锅炉,另一部分经旁路烟囱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烟道内设置控制阀,同时在旁路烟囱顶部设置排放阀,这样利用控制阀与排放阀的配合,能够代替常用的三通挡板阀,实现对燃气轮机高温乏气的有效控制。

2、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与排放阀均由多轴叶片组成,结构简化,叶片变形量小,密封性能更好;同时,多轴叶片结构使得阀门驱动力矩小,驱动装置也可以更小,甚至可采用电机连杆驱动或者比较简单的液压活塞驱动,避免了复杂的液压系统,以及由此带来的液压系统老化和泄漏。

3、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百叶式的控制阀与排放阀,可根据运行需要进行调节,即开度可以由0至100%任意范围调节,这样可精确控制进入余热锅炉的乏气流量,在余热锅炉开车期间,可根据余热锅炉负荷需求调节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进入余热锅炉乏气的流量,多余的乏气可通过旁路烟囱排空,燃机不需降负荷,避免了燃机负荷的调整影响发电,简化了余热锅炉的开车操作,对最大限度的稳定发电系统的稳定非常有利。

4、当打开控制阀,同时排放阀关闭时,乏气全部进入余热锅炉,此时旁路烟囱内气体不流动,排放阀的温度大大低于乏气温度,排放阀工作条件不苛刻,排放阀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了高温乏气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排气烟道,2为烟囱,3为控制阀,4为排放阀,5为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双阀型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旁路系统,包括排气烟道1以及与排气烟道1连通的烟囱2,所述排气烟道1分别与燃气轮机的出气口端以及余热锅炉的进气口端连通,在所述排气烟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轮机的出气口端与余热锅炉的进气口端通断的控制阀3,在所述排气烟道1内、控制阀3后侧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气烟道1的升降式盲板5,在所述烟囱2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将乏气排大气的排放阀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3和排放阀4均由多轴叶片组成百叶式结构,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叶片的转动,使控制阀3和排放阀4实现开闭,通过采用多轴叶片结构,结构简单,密封性能更好,而且使得阀门驱动力矩小,驱动机构也可以更小,甚至可采用电机连杆驱动或者比较简单的液压活塞驱动,避免了复杂的液压系统,以及由此带来的液压系统老化和泄漏;另外,采用百叶式结构的控制阀,可根据运行需要进行调节,可精确控制进入余热锅炉的乏气流量,对最大限度的稳定发电系统非常有利。

当所述控制阀3开启,排放阀4关闭时,所述燃气轮机的高温乏气进入余热锅炉,当所述控制阀3关闭,排放阀4开启时,所述燃气轮机的高温乏气经旁路烟囱2排入大气,当所述控制阀3和排放阀4均开启时,所述燃气轮机的高温乏气一部分进入余热锅炉,另一部分经旁路烟囱2排入大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