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31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缸头盖,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



背景技术:

缸头盖是摩托车发动机重要的外观部件之一,一般为整体式结构,安装时,直接扣到气缸头上,发动机安装到整车上后,气缸头盖通常是外露的,发动机工作时,缸头盖外露部分的温度通常较高,由于离乘骑位置较近,容易使驾乘人员感到不适甚至造成烫伤事故,极大影响了车辆的驾乘舒适性。

针对缸头盖存在的缺点,市场上的摩托车配件厂家对其进行了改进,现有的缸头盖大多都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多层散热片来帮助散热,其效果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性能稳定、散热效果好的新型散热型缸头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部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与本体内端壁之间形成有用于空气交换的循环通道,所述的循环通道上设置有加速空气循环流动的散热叶轮,所述的本体内部具有环形的流动室,所述的流动室与循环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本体上端面与散热叶轮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循环通道相通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的内端壁上设置有可左右横向移动的活动盖。

本新型散热型缸头盖的技术效果为:发动机发动准备启动摩托车时,将可移动的活动盖打开,在车辆行驶的途中,由于存在流速,导致循环通道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压强差,会加速空气流动带动叶轮发生旋转,叶轮的转动会加快流动室内的空气对发动机产生热量的排出,达到提高散热的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中,所述的循环通道与流动室结合连接处设置有流动放大器,所述的流动放大器呈喇叭状,且其大径端朝向流动室,其小径端与循环通道相连通。提高流动室内的流动速率以及循环通道内空气的交换速率。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中,所述的流动放大器大径端设置有空气栅板,所述的空气栅板上具有斜向45度设置的栅孔。使空气朝一个方向流动,提高流畅度。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中,所述的流动放大器小径端设置有过滤芯板。进一步过滤细小的杂质,防止其渗入发动机内部,影响发动机产生噪音。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型缸头盖中,所述的通气孔与循环通道之间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防止外接环境中的杂质进入循环通道,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散热型缸头盖在原来传统的缸头盖上进行改进,设置了流动室以及循环通道来进行空气的循环,将热量通过循环排出,具有性能稳定、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散热型缸头盖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散热型缸头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隔板;3、循环通道;4、散热叶轮;5、流动室;6、通气孔;7、活动盖;8、流动放大器;9、空气栅板;10、过滤芯板;1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新型散热型缸头盖,包括本体1,本体1内部横向设置有隔板2,隔板2与本体1内端壁之间形成有用于空气交换的循环通道3,循环通道3上设置有加速空气循环流动的散热叶轮4,本体1内部具有环形的流动室5,流动室5与循环通道3相连通,本体1上端面与散热叶轮4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循环通道3相通的通气孔6,通气孔6的内端壁上设置有可左右横向移动的活动盖7。

为了提高流动室5内的流动速率以及循环通道3内空气的交换速率,循环通道3与流动室5结合连接处设置有流动放大器8,流动放大器8呈喇叭状,且其大径端朝向流动室5,其小径端与循环通道3相连通。

为了使空气朝一个方向流动,提高流畅度,流动放大器8大径端设置有空气栅板9,空气栅板9上具有斜向45度设置的栅孔。

为了防止小颗粒渗入发动机内部,影响发动机产生噪音,流动放大器8小径端设置有过滤芯板10。

为了防止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性能,通气孔6与循环通道3之间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1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隔板2、循环通道3、散热叶轮4、流动室5、通气孔6、活动盖7、流动放大器8、空气栅板9、过滤芯板10、过滤网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