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炉余热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4096发布日期:2018-06-12 23:0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炉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炉余热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火炉就一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取暖装置,从古时候的土炉子到近现代的铸铁炉子,钢炉,都是通过排烟装置来排烟,但同时也伴随着热能的流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火炉,它们对烟里面热的处理与利用方式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1.绝大多数火炉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热后不经处理直接将废气(烟)排出室外2.通过炉筒从水箱中间穿过或者水管从炉筒中穿过,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将水加热至温水而利用等。前者浪费了大量的热量,后者加热的水只能用于生活用水,不能实现能量转换和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炉余热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斯特林发动机、炉体、炉筒和发电机;炉筒垂直设置在炉体上表面,炉筒为L形,炉筒垂直于炉体的炉筒段侧面设置有斯特林发动机固定筒,斯特林发动机固定筒与炉筒连通;斯特林发动机包括缸体、交换活塞和曲柄摇杆机构,交换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斯特林发动机固定在斯特林发动机固定筒内,且缸体的高温热室在炉筒内,缸体的低温冷室在炉筒外;发电机固定安装在炉筒水平段,发电机包括发电机本体和发电机转子,斯特林发动机的交换活塞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与发电机转子连接,交换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

进一步的,发电机依次连接有稳压电路、存储电路、能量检测电路和蓄电池。

进一步的,炉体上设置有促燃风扇;蓄电池连接促燃风扇。

进一步的,炉筒外侧包裹有一层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斯特林发动机和炉筒,利用了炉筒里面难以利用的能量发电,实现了炉筒余热的利用以及存储,解决了炉体促燃和小功率电器供电问题,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无需人为的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发电;

本实用新型改造成本低,效率高,噪音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斯特林发动机;2-曲柄摇杆机构;3-发电机转子;4-发电机;5-隔热层;6-炉筒;7-炉体;8-促燃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火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斯特林发动机1、炉体7、炉筒6和发电机4;炉筒6垂直设置在炉体7上表面,炉筒6为L形,炉筒6垂直于炉体7的炉筒段侧面设置有斯特林发动机固定筒,斯特林发动机固定筒与炉筒6连通;斯特林发动机1包括缸体、交换活塞和曲柄摇杆机构2,交换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斯特林发动机1固定在斯特林发动机固定筒内,且缸体的高温热室在炉筒6内,缸体的低温冷室在炉筒6外;发电机4固定安装在炉筒6水平段,发电机4包括发电机本体和发电机转子3,斯特林发动机1的交换活塞通过曲柄摇杆机构2与发电机转子3连接,交换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发电机转子3转动。

发电机4依次连接有稳压电路、存储电路、能量检测电路和蓄电池。

炉筒6外侧包裹有一层隔热层5。

炉体7上设置有促燃风扇8。

本实用新型基于斯特林发动机和炉筒的结合,利用温度差热胀冷缩工作的原理,使热的气体在冷腔和热腔中循环流动,进而带动交换活塞做往复运动,带动发电机转子3转动,带动发电机4工作,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由于温差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大小不断变化的不稳定电流,至使其输出后需要接入升压电路,以提高其电压的输出量,电流出来后通过整流电路以稳定电流的大小的频率,直至其生成直流电源,在经过稳压电路对电压经行下调,直至适合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在最终端进入锂离子存储电池中进行存储,供促燃风扇8和其他小功率电器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