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气活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283发布日期:2018-07-13 18:4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尤指一种安装于车辆用空气滤清器的空气活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为了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可在空气滤清器安装空气活化器,以活化及细微化空气分子。

现有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之中,主要于活化本体上设有多个贯通且中心线相互平行延伸的气孔,所述气孔相邻进气口之间保留有间隔宽度,通过空气流经气孔而受到远红外线的作用产生分子活化,以提升车辆引擎的燃烧效率。

但是,现有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只是让空气直接通过活化本体的气孔,并无法有效碰撞、振荡、打散空气分子团,相对影响到空气活化效果,而未能大幅度提高引擎的燃烧效率。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此行业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的课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气活化器,使空气分子与燃油更均匀混合,而提升引擎的燃烧效率,并且增进马力与省油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包括一由振荡材料构成的板体,该板体具有一前侧面及一与前侧面相对的后侧面,在板体设有多个通气孔以及多个扰流单元,各通气孔贯穿前侧面与后侧面,各扰流单元是由前侧面往前延伸成弧凸体,在各弧凸体环形间隔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贯穿前侧面、后侧面以及弧凸体,使空气流动碰撞板体、弧凸体表面及周边。

前述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其中该各弧凸体后面设为凹弧状。

前述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其中该各弧凸体于各两相邻通孔之间形成有弧凸壁面。

前述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其中该各弧凸体环形间隔设有四个通孔。

前述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其中该各通气孔的孔径设为前大后小形成锥孔状。

前述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其中该各通孔的孔径设为前大后小形成锥孔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在板体前侧面设有多个弧凸体,各弧凸体环形间隔设有多个通孔,使空气流动碰撞板体、弧凸体表面及周边形成涡流效果,以提高空气分子振荡、碰撞次数与范围,达到空气分子活化及细微化,并且空气分子往后通过通气孔与通孔,让空气分子与燃油更均匀混合,而提升引擎的燃烧效率,并且增进马力与省油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前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后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用空气活化器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用空气活化器的左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用空气活化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车辆用空气活化器前侧方向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板体

10、板体

11、前侧面

12、后侧面

13、通气孔

14、扰流单元

15、弧凸体

16、通孔

17、弧凸壁面

2、空气

21、空气分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出可行实施例,并且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活化器主要设置于车辆用空气滤清器(图未示)的进气侧,且空气活化器的板体1可直立设置或水平放置,利用板体1朝向空气2进行振荡及碰撞作用,如图5所示,使空气分子21能够活化及细微化。

请再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活化器是由塑料混合振荡材料构成矩形状板体1,而振荡材料可使用远红外线陶瓷粉、或负离子粉、或备长炭粉、或竹炭粉等,由此使板体1能够活化空气分子21,使空气分子21更加细微化,达到更容易燃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空气活化器的板体1具有一前侧面11及一相对的后侧面12,在板体1间隔设有多个通气孔13以及多个扰流单元14,各通气孔13贯穿前侧面11与后侧面12,且各通气孔13的孔径设为前大后小形成锥孔状。各扰流单元14是由前侧面11一体往前延伸成弧凸体15,且各弧凸体15后面设为凹弧状,在各弧凸体15环形间隔设有多个或四个通孔16,各通孔16贯穿前侧面11、后侧面12以及弧凸体15,且各弧凸体15于各两相邻通孔16之间形成有弧凸壁面17,而各通孔16的孔径设为前大后小形成锥孔状。

当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活化器设置于车辆用空气滤清器(图未示)的进气侧时,外界的空气2朝向板体1的前侧面11流动,空气2流动碰撞板体1的前侧面11,与之同时,空气2流动碰撞板体1、弧凸体15表面及周边弧凸壁面17形成涡流效果,以提高空气分子21振荡、碰撞次数与范围,达到空气分子21活化及细微化,并且空气分子21往后通过通气孔13与通孔16,让空气分子21与燃油更均匀混合,而提升引擎的燃烧效率,并且增进马力与省油性能。

请参阅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此板体10同样具有前侧面11及后侧面12,在板体10设有多个通气孔13以及多个扰流单元14,各通气孔13贯穿前侧面11与后侧面12,各扰流单元14是由前侧面11往前延伸成弧凸体15,在各弧凸体15环形间隔设有多个通孔16,各通孔16贯穿前侧面11、后侧面12以及弧凸体15,使空气2(参阅图5)流动碰撞板体10、弧凸体15表面及周边弧凸壁面17。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加以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