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新型机油报警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2680发布日期:2018-07-20 20:2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油机新型机油报警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机油报警电路主要控制方式是,当发动机机油缺少时,由机油传感器自动控制报警电路工作,实现控制机组不启动或熄火的目的,功能单一。当机组启动前已发生其它故障时,只有启动机组后才能发现,这有可能对机组造成更大的损坏,甚至给用户造成安全危害。用户只能定制或购买另外的控制模块才能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汽油机新型机油报警控制电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油机新型机油报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油报警控制端口P2,该机油报警控制端口P2与二极管D1负极相连,该二极管D1阳极经电阻R1与熄火端口P4相连,该二极管阳极D1还与电容C1第一端相连,该电容C1第二端经电阻R2与二极管D2阳极相连,该电容C1还与二极管D3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3阳极与熄火端口P4相连;

所述二极管D2阴极第一支路与可控硅管Q1控制口相连,该二极管D2阴极第二支路与二极管D6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2阴极第三支路经电阻R3与熄火端口P4相连;

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与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可控硅管Q1的负极相连,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跨级有电阻R8;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6第二端依次经电阻R7和电阻R9与二极管D4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4阳极与接地端口P1相连,所述电阻R6第二端还依次经电阻R11、电阻R10与二极管D5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5阳极与用户控制端口P3相连。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在所述电阻R3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二极管D6阳极还依次经电阻R5和电阻R4与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该二极管D7阳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是在保证原来的机油报警器功能基础上,添加启动前的用户控制功能,即在机组发生缺少机油以及其它故障或用户需要自主控制时,可以通过本控制器实现对机组的不启动以及熄火控制,避免了机组带病启动造成的进一步损害和损失,避免了需要增加一个新模块而引起的成本大幅增加,同时,为了防止在机组启动后用户误操作,本发明的用户控制功能在机组启动后自动失效,机组的熄火控制恢复到现有市场品的功能。同市面现有产品相比,本发明增加了额外的用户控制功能,主要是电路功能以及线束上的差异。在产品外形、体积、重量以及安装尺寸等方面均同现有产品相同,因此成本只有小幅增加,完全能够取直接替代现有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汽油机新型机油报警控制电路,包括机油报警控制端口P2,该机油报警控制端口P2与二极管D1负极相连,该二极管D1阳极经电阻R1与熄火端口P4相连,该二极管阳极D1还与电容C1第一端相连,该电容C1第二端经电阻R2与二极管D2阳极相连,该电容C1还与二极管D3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3阳极与熄火端口P4相连;

该二极管D2阴极第一支路与可控硅管Q1控制口相连,该二极管D2阴极第二支路与二极管D6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2阴极第三支路经电阻R3与熄火端口P4相连;

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与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可控硅管Q1的负极相连,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跨级有电阻R8;

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6第二端依次经电阻R7和电阻R9与二极管D4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4阳极与接地端口P1相连,电阻R6第二端还依次经电阻R11、电阻R10与二极管D5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5阳极与用户控制端口P3相连。

在电阻R3两端并联有电容C2,二极管D6阳极还依次经电阻R5和电阻R4与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该二极管D7阳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熄火端口P4为连接点火器的熄火线,电平信号是先正后负再正的脉冲信号,其中,正脉冲不超过30V,负脉冲是超过300V的点火脉冲,三极管Q2、Q3构成达林顿结构。

启动机组时的工作逻辑:

1、当缺少机油时,机油报警控制端口P2被连接到地,熄火端口P4的正脉冲通过二极管D3、电容C1和二极管D1回路给电容C1充电。当熄火端口P4的点火负脉冲到来时,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截止,电容C1通过电阻R2、二极管D2、可控硅管Q1、电阻R1形成回路放电,使可控硅管Q1工作,将点火负脉冲对地短路实现对机组的熄火或不启动控制。此时,用户控制端口P3不起作用。

2、当机组不缺机油,即机油报警控制端口P2悬空,此处分两种情况:

A、当有其他故障时使用户控制端口P3悬空:熄火端口P4的正脉冲不起作用,直到负脉冲到来时,地线的电势相对于熄火端口P4为高电平。由于此时转速过低,电阻R7、电阻R9、电容C3构成的积分电路使电容C3两端的电压上升缓慢,经电阻R6和电阻R8分压以后不能够使三极管Q3工作。此时,地线高电平通过另一条回路,即二极管D7、电阻R4、电阻R5和二极管D6,控制可控硅Q1工作,将熄火端口P4负脉冲对地短路实现不启动机组功能。

B、当用户控制端口P3导通连接到地线时:同样熄火端口P4的正脉冲不起作用,负脉冲到来时地线相对于熄火端口P4为高电平,此时虽然转速低,但是由于电阻R10、电阻R11的阻值远比电阻R7和电阻R9小,因此电阻R10、电阻R11和电容C3构成的积分电路使电容C3两端的电压上升迅速,经电阻R6、电阻R8分压以后依旧够使三极管Q3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将电阻R5、二极管D6的连接点的电平拉低,从而使可控硅Q1没有触发信号而不工作,熄火端口P4的点火负脉冲依旧存在,机组可以正常启动。

机组启动后的工作逻辑:

机组启动后,由于二极管D4、电阻R7、电阻R9和电容C3回路长期同地线连接,因此当转速达到控制转速1700rpm±150rpm以上时,电容C3两端的电压即便被电阻R6和电阻R8分压也能够使三极管Q3进入饱和导通状态,从而导致无论用户控制端口P3是否接地都不再起作用,防止了用户的误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只能由机油报警控制端口P2控制机组是否熄火。其中转速控制点可通过电容C3或者电阻R8进行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