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消音器的叉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011发布日期:2018-08-04 15:4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消音器的叉车发动机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排放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工程机械发动机噪音控制越发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叉车司机耳边噪音的加大,较大的耳边噪音对叉车用户造成身心伤害,影响到了叉车的驾驶操纵舒适性,也违背了产品以人为本、以用户使用为导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整个叉车行业的发展。

为了降低叉车发动机进气噪音,通常配备进气消音器,但现有的进气消音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限于整车布置空间,现有的进气消音器结构体积有限、消音效果差;二是现有的进气消音器技术方案多采用插入管、腔内隔板等技术方案,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制造效率低下;同时受工艺条件限制现有消音器多为金属焊接件结构,外观质量粗糙且产品重,不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叉车发动机进气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消音器的叉车发动机进气系统。

一种带有消音器的叉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滤器2、车体进气管3、连接管4、空滤输出管5,所述空滤器2设有空滤进气管21和空滤出气管22,所述空滤输出管5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口9连接,空滤输出管5的另一端与空滤出气管22连接。

所述空滤进气管21与车体进气管3之间设有消音器1,所述消音器1为竖直管和水平管构成的L形弯管状腔体,竖直管上端设有消音进气管11,水平管上侧设有消音出气管 12,竖直管上设有一个内凹曲面13。

所述消音出气管12与连接管4一端直接插装连接,所述消音进气管11与车体进气管3 的一端直接插装连接,所述车体进气管3与车体进气口连接。

工作时,空气由车体进气口7通过车体进气管3进入消音器1,经过消音器1高端到低端的逐渐变小的通道的压缩后进入空滤器2,再通过空滤输出管5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口 9将空气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内,从而降低进气噪音。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消音进气管11内孔的轴心线与消音器1竖直管上端的上平面的夹角为α。

所述夹角为α=90°~145°。

所述消音进气管11、消音出气管12的直径相同,且在管口处均设有环状凸起。

所述空滤器2的外壳体上设有空滤固定架23,所述空滤固定架23为几字状薄板折弯件,两端为圆弧板,圆弧板焊接于空滤器2圆筒状铁质外壳上。所述固定支架23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上均焊接螺母231,且螺母231位于固定支架23内侧。

所述连接管4为橡胶管,连接管4的一端套装在消音出气管12管口的环状凸起上,连接管4的另一端套装在空滤进气管21的管口上,且在此端用喉箍6锁紧固定。

所述车体进气管3为橡胶管,车体进气管3的一端套装在消音进气管11管口的环状凸起上,车体进气管3的另一端套装在车体进气口7的下端出口上,且在此端用喉箍6锁紧固定。

所述空滤输出管5为橡胶管,安装时,空滤输出管5的两端均用喉箍6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通过消音器型腔容积变化达到实现消音效果,相比不带进气消音器的叉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司机耳边噪音降低2dB以上,提升了驾驶员操纵舒适性。

(2)消音器采用吹塑一次成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同时可根据车体内部空间自由造型设计,空间利用率高。

(3)消音器产品外观圆润精美,同时产品重量轻,有利于叉车整车轻量化设计。

(4)消音器结构和相关胶管连接时不需额外增加喉箍紧固,同时整个进气系统在整车上安装更加快捷、方便,提升了整车生产、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滤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消音器1、消音进气管11、消音出气管12、内凹曲面13、空滤器2、空滤进气管21、空滤出气管22、空滤固定架23、螺母231、车体进气管3、连接管4、空滤输出管5、喉箍6、车体进气口7、车体空滤安装架8、发动机进气管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6,一种带有消音器的叉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消音器1、空滤器2、车体进气管3、连接管4、空滤输出管5、喉箍6。所述空滤器2设有空滤进气管21和空滤出气管22,所述空滤输出管5的一端与发动机进气管口9连接,空滤输出管5的另一端与空滤出气管22连接。所述空滤进气管21与车体进气管3之间连接消音器1。

参见图2和图3,所述消音器1为竖直管和水平管构成的L形弯管状腔体,竖直管上端设有消音进气管11,水平管上侧设有消音出气管12。所述消音出气管12通过连接管4 与空滤进气管21连接,所述消音进气管11通过车体进气管3与车体进气口7连接。所述消音进气管11内孔的轴心线与消音器1竖直管上端的上平面的夹角为α,且夹角为α=110°。所述消音进气管11、消音出气管12的直径相同,且在管口处均设有环状凸起。

所述车体进气管3、连接管4和空滤输出管5均为橡胶管。

所述连接管4与空滤进气管21连接处、车体进气管3与车体进气口7连接处、空滤输出管5的两端均通过喉箍6固定。所述消音器进气管11与车体进气管3直接插装连接,所述消音器出气管12与连接管4直接插装连接。

参见图2,所述消音器1的竖直管上设有一个内凹曲面13,用于避让叉车车体内部热源或相关干涉部件。

参见图4和图5,所述空滤器2的外壳体上设有空滤固定架23,所述空滤固定架23为几字状薄板折弯件,两端为圆弧板,圆弧板焊接于空滤器2圆筒状铁质外壳上。所述固定支架23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上均焊接螺母231,且螺母231位于固定支架23 内侧。

参见图6,所述消音器1和空滤器2通过空滤固定架23与车体空滤安装架8固定连接,完成整个进气系统在叉车车体上的安装。

工作时,空气由车体进气口7通过车体进气管3进入消音器1,经过消音器1高端到低端的逐渐变小的通道的压缩后进入空滤器2,再通过空滤输出管5进入发动机进气口9,继而将空气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内,从而降低进气噪音。

以上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