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3888发布日期:2018-12-05 15:4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为了冷却设置在发动机室的内部的车载装置,通过设置在车辆的前部的前保险杠的开口将行驶风引入发动机室。但是,由于前保险杠设置在车辆的前方,因此,要想在前保险杠上设置开口会有外观设计上的制约,例如会有牌照与开口部的位置关系等的制约。

对此,已知一种冷却风引入装置,其在前保险杠的上下中间位置处将牌照的安装部与前保险杠一体成型于比前保险杠的上部的车辆前方侧外面靠近车辆后方侧,在前保险杠的上部与安装部和牌照的上端之间形成用于引入空气的开口(参照专利文献1)。

该冷却风引入装置通过从形成在前保险杠的上部与安装部和牌照的上端之间的开口引入冷却风,从而良好地维持车辆的外观,并且冷却配置在前保险杠的车辆后方的热交换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4708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现有的空气引入装置中,在热交换器的后方设置有具有产生热的辅机的发动机的情况下,热交换器会暴露在辅机的热之中,热交换器的散热性能会下降。

本发明是着眼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能够容易地防止热交换器的散热效果下降而不受车辆的外观设计上的制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搭载于车辆,上述车辆具备:前面面板,其设置在车辆的前端部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室;以及热交换器,其相对于上述前面面板设置在后方,上述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在上述发动机室内设置在上述热交换器的后方,并且在上述热交换器侧具备辅机,上述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前面面板形成有筒状部,上述筒状部设置为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与上述辅机隔开间隔,从上述前面面板向后方延伸,在上述筒状部的内部设置有产生警报的警报产生装置,在上述筒状部形成有切口部,上述切口部在上下方向与上述热交换器相对,朝向上述辅机开口。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上述的本发明,能够容易地防止热交换器的散热效果下降而不受车辆的外观设计上的制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图,是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图,是前保险杠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正视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中,在从正面观看车辆的情况下,使前保险杠为虚线的内燃机的正视图。

图5是沿图2的v-v方向截取的前保险杠的向视截面图,示出了发动机的左侧面。

图6是沿图2的vi-vi方向截取的前保险杠的向视截面图,示出了发动机的左侧面。

图7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中的喇叭的侧面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前保险杠(前面面板),6...发动机室,7...前格栅安装部(前面面板),7b...开口部(前面面板的开口部),8...散热器(热交换器),9...中冷器(热交换器),11...发动机(内燃机),15...涡轮增压器(辅机),21...筒状部,21b...圆周状凸部,21l...圆周方向一端部(切口部的圆周方向一端部),21r...圆周方向另一端部(切口部的圆周方向另一端部),21a...后端(筒状部的后端),22...喇叭(警报产生装置),25a...弯曲面(警报产生装置的弯曲面),25a...顶端(弯曲面的突出方向的顶端),25b...倾斜面(弯曲面的倾斜面),27...倾斜壁,28...导板,l1...假想直线,l2...第1假想平面(假想平面),l3...第2假想平面,l4...第3假想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搭载于车辆,车辆具备:前面面板,其设置在车辆的前端部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室;以及热交换器,其相对于前面面板设置在后方,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在发动机室内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后方,并且在热交换器侧具备辅机,在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中,在前面面板形成有筒状部,筒状部设置为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与辅机隔开间隔,从前面面板向后方延伸,在筒状部的内部设置有产生警报的警报产生装置,在筒状部形成有切口部,切口部在上下方向与热交换器相对,朝向辅机开口。

从而,能够容易地防止热交换器的散热效果下降而不受车辆的外观设计上的制约。

【实施例】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图1至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图。

在图1至图7中,关于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在以车辆的前进方向为前,以后退方向为后的情况下,车辆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首先,说明构成。

在图1中,车辆1具备前保险杠2和侧翼子板3l、3r。前保险杠2由合成树脂等构成,在车辆1的前端部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以下,将车辆1的宽度方向称为车辆宽度方向。侧翼子板3l、3r设置在未图示的前轮的上方,从前保险杠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向后方延伸。

在图2中,在前保险杠2上安装有与前保险杠2分体的作为合成树脂部件的装饰件4。装饰件4是为了提高前保险杠2的外观设计性而设置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在装饰件4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牌照安装部5,在牌照安装部5安装有牌照5a。

在前保险杠2的下方形成有开口部2a,在开口部2a安装有未图示的保险杠格栅。车辆1在前保险杠2的后方具有发动机室6(参照图1),通过开口部2a将行驶风引入发动机室6。在前保险杠2的上部设置有前格栅安装部7。

前格栅安装部7构成前保险杠2的一部分,在前格栅安装部7的下部和左侧形成有将行驶风引入发动机室6的开口部7a、7b、7c。

在前格栅安装部7的前面安装有未图示的前格栅,开口部7a、7b、7c被前格栅覆盖。本实施例的前保险杠2构成本发明的前面面板。

在图1中,在发动机室6中设置有散热器8和中冷器9,散热器8和中冷器9位于前保险杠2的后方。

本实施例的散热器8和中冷器9构成本发明的热交换器。

在发动机室6中设置有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11和变速器41。发动机11和变速器41位于散热器8和中冷器9的后方。在图3中,发动机11具备:气缸体12;气缸盖13,其设置在气缸体12的上部;以及油底壳14,其设置在气缸体12的下部。

在气缸体12中设置有未图示的多个气缸。在气缸中收纳有未图示的活塞,活塞相对于气缸在上下方向往复运动自如。活塞经由未图示的连杆连结于未图示的曲柄轴,活塞的往复运动经由连杆转换为曲柄轴的旋转运动。

在气缸盖13形成有未图示的多个进气口和多个排气口。进气口将空气导入气缸,排气口将在气缸内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排出。在油底壳14中存积有用于润滑发动机11的曲柄轴、活塞等的油。变速器41将曲轴的旋转变速并输出。

发动机11与散热器8经由未图示的冷却水管道而连接,被散热器8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道导入发动机11。

从而,发动机11被冷却。

冷却发动机11后变为高温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道导入散热器8。导入到散热器8的冷却水在被引入发动机室6的行驶风冷却后,通过冷却水管道导入发动机11。

在气缸体12的散热器8侧的前面设置有涡轮增压器15,涡轮增压器15设置在比散热器8和中冷器9靠近后方的位置,并与散热器8和中冷器9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涡轮增压器15具备涡轮壳体15a和压缩机壳体15b。在涡轮壳体15a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涡轮叶轮,且涡轮叶轮旋转自如。

废气从气缸盖13的排气口通过未图示的排气管导入涡轮壳体15a,该废气使涡轮叶轮旋转。排出到涡轮壳体15a的废气被排出到催化转化器31。

在压缩机壳体15b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压缩机轮,且压缩机轮旋转自如,压缩机轮与涡轮叶轮一体旋转。压缩机壳体15b设置在进气管32上,进气管32具有将空气净化器35(参照图1)与气缸盖13的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路。

中冷器9设置在进气管32上,从压缩机壳体15b导入到进气管的吸入空气被中冷器9冷却。

在涡轮增压器15中,当涡轮叶轮由于废气的压力而旋转时,与涡轮叶轮一体旋转的压缩机轮将从进气管32导入到压缩机壳体15b的吸入空气压缩。被压缩机轮压缩后的吸入空气通过进气管32导入中冷器9,吸入空气在被中冷器9冷却后导入进气口。

在涡轮增压器15设置有废气门阀16。在对涡轮增压器15施加一定压力以上的排气压力的情况下,废气门阀16将废气分流至排气侧。本实施例的涡轮增压器15构成本发明的辅机。

在图4至图6中,在前保险杠2的前格栅安装部7设置有筒状部21。筒状部21相对于涡轮增压器15隔开间隔设置在上方,从前格栅安装部7向后方以圆筒状延伸。在前格栅安装部7中,筒状部21形成在比装饰件4靠近后方的位置。

在筒状部21的内部设置有喇叭(也称为汽车喇叭)22,喇叭22基于驾驶员的操作而产生唤起其它车辆、行人注意的警报,即产生所谓的警笛。在前格栅安装部7的前面安装有前格栅,由于前格栅的原因,所以很难从前方看到喇叭22。本实施例的喇叭22构成本发明的警报产生装置。

在喇叭22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线束,通过线束向喇叭22提供电力。喇叭22通过支架23固定到设置在前格栅安装部7的后方的前保险杠梁24(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

在筒状部21形成有切口部21a,切口部21a在上下方向与中冷器9相对,朝向涡轮增压器15开口。

在图5、图7中,在喇叭22的前面设置有振动板25,喇叭22通过使振动板25振动,从而产生警报。在图7中,在振动板25形成有弯曲面25a,弯曲面25a从振动板25的径向外周侧和径向内周侧朝向前方突出。

在弯曲面25a的径向外周侧形成有从弯曲面25a的突出方向的顶端25a朝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25b。具体地说,振动板25形成为如下圆板状:径向的中央部即突出方向的顶端25a在圆周方向上向前方突出,径向的内周侧相对于突出方向的顶端25a向后方以圆形凹陷,并且,径向的外周侧的倾斜面25b相对于突出方向的顶端25a向后方以圆形倾斜。

在图5中,筒状部21形成为其前后方向的开口面积从前格栅安装部7越向后方延伸变得越小,喇叭22设置在筒状部21的后端部。即,喇叭22经由支架23安装于前保险杠梁24且位于筒状部21的后端部。从而,如图5、图6所示,喇叭22的前侧收纳于筒状部21。

在图5、图7中,在喇叭22的外周面形成有圆周状凸部21b,圆周状凸部21b从喇叭22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在喇叭22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在图5中,圆周状凸部21b形成在与筒状部21的后端21a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此外,筒状部21的后端21a是指除了切口部21a以外的后端。

在图2中,切口部21a沿着喇叭22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形成为圆弧状。此外,切口部21a的圆弧的形成范围是相对于喇叭22的圆周方向的整个面的1/3至1/4左右的范围。

在图2中,当在从前面观看车辆1时用假想直线l1将切口部21a的圆周方向一端部21l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21r连接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器15设置在与假想直线l1正交并通过喇叭22的中心部o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假想平面l2上。

在图2、图4中,在从车辆1的前面观看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器15相对于喇叭22设置在左斜下方。因此,切口部21a形成在筒状部21的左斜下方的区域且与涡轮增压器15相对。

在图2中,形成在前格栅安装部7的下部的开口部7b、7c中的开口部7b设置在比中冷器9靠近上方的位置并且是设置在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切口部21a与涡轮增压器15之间的与第1假想平面l2交叉的位置。即,开口部7b设置在第1假想平面l2所通过的位置。

在以从正面观看车辆1时在车辆1的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并通过喇叭22的中心部o的平面为第2假想平面l3,以从正面观看车辆1时在车辆1的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涡轮增压器15的平面为第3假想平面l4的情况下,开口部7b在从正面观看车辆1时设置在第2假想平面l3与第3假想平面l4之间。本实施例的开口部7b构成本发明的前面面板的开口部。

在图6中,在前格栅安装部7设置有倾斜壁27。倾斜壁27从开口部7b的上侧壁面朝向涡轮增压器15倾斜。

在图5中,在前格栅安装部7的后方设置有与前保险杠2分体的作为引导部的导板28。导板28在喇叭22的下方且开口部7b的上方(参照图6)在上下方向延伸。

接下来,说明作用。

在车辆1的行驶中,行驶风w从车辆1的前方经由开口部2a、7a、7b、7c被引入发动机室6。从而,在发动机室6中设置在最前侧的散热器8和中冷器9被行驶风w冷却。

另一方面,引入到筒状部21的行驶风w在由筒状部21集中后,如行驶风w1所示(参照图6),通过切口部21a流向涡轮增压器15。从而,设置在散热器8和中冷器9的后方的涡轮增压器15被行驶风w1冷却。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在前保险杠2形成有筒状部21,筒状部21相对于涡轮增压器15隔开间隔设置在上方,从前保险杠2向后方延伸。在筒状部21形成有切口部21a,切口部21a在上下方向与散热器8相对,朝向涡轮增压器15开口。

从而,能够在由筒状部21将行驶风w1集中后,使行驶风w1从被筒状部21和喇叭22包围的空间通过切口部21a朝向涡轮增压器15流动。

因此,能够容易地冷却涡轮增压器15,能够防止散热器8和中冷器9的散热效果因涡轮增压器15的热而下降。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发动机11的冷却性能。

另外,前保险杠2构成车辆1中最显眼的车辆1的前端部,在前保险杠2安装有装饰件4、牌照安装部5等提高外观设计性的部件。从而,前保险杠2成为用来提升车辆1的美观的重要部件。因此,要想在前保险杠2上设定用于将行驶风导入涡轮增压器15的新的开口,会有外观设计上的制约。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通过在用于设置喇叭22的筒状部21形成切口部21a,既能够防止车辆1的外观设计性下降,又能够容易地冷却涡轮增压器15。

这样,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能够容易地防止散热器8和中冷器9的散热效果下降而不受车辆1的外观设计上的制约。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涡轮增压器15设置在比散热器8和中冷器9靠近后方的位置,且与散热器8和中冷器9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从而,即使是在通过开口部2a、7a、7b、7c引入到发动机室6的行驶风w与散热器8和中冷器9碰撞而不流向散热器8和中冷器9的后方的涡轮增压器15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行驶风w1从切口部21a导向涡轮增压器15。

因此,能够容易地冷却涡轮增压器15,能够防止散热器8和中冷器9的散热效果因涡轮增压器15的热而下降。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在喇叭22的前面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弯曲面25a,在弯曲面25a的径向的外周侧形成有倾斜面25b,倾斜面25b从弯曲面25a的突出方向的顶端25a朝向后方倾斜。

从而,能够将导入到筒状部21并流向喇叭22的行驶风w1沿着设置在喇叭22的前面的振动板25的倾斜面25b导向喇叭22的径向的外周部(参照图7)。

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被引导到喇叭22的外周部的行驶风w1从喇叭22的外周部导向切口部21a。其结果是,能够使行驶风w1容易地从切口部21流向涡轮增压器15,能够提高涡轮增压器15的冷却效率。此外,本实施例的振动板25形成为圆板状,但振动板25的形状不限于此。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筒状部21形成为其前后方向的开口面积从前格栅安装部7越向后方延伸变得越小,喇叭22设置在筒状部21的后端部。

从而,能够使筒状部21的开口面积从筒状部21的前侧越往后侧变得越小,能够缩小喇叭22的外周部与筒状部21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使集中到筒状部21的行驶风w1难以从喇叭22的外周部与筒状部21之间漏向后方,而能够将其导向切口部21a。而且,能够在导入到筒状部21的行驶风w1沿着筒状部21向喇叭22侧移动时提高行驶风w1的流速。

通过这些协同作用,既能够防止集中在筒状部21的行驶风w1的风量下降,又能够使流速高的行驶风w1流向涡轮增压器15,即使是在涡轮增压器15远离喇叭22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涡轮增压器15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在喇叭22的外周面形成有圆周状凸部21b,圆周状凸部21b从喇叭22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在喇叭22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延伸。从而,能够缩小喇叭22的外周部与筒状部21之间的间隙,能够使集中到筒状部21的行驶风w1难以从喇叭22的外周部与筒状部21之间漏向后方,而能够更有效地将其导向切口部21a。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切口部21a沿着喇叭22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形成为圆弧状。当在从前面观看车辆1时用假想直线l1将切口部21a的圆周方向一端部21l与圆周方向另一端部21r连接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器15设置在与假想直线l1正交被通过喇叭22的中心部o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假想平面l2上。

从而,能够使涡轮增压器15不偏向切口部21a的圆周方向一端部21l侧或圆周方向另一端部21r侧,而使其与切口部21a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相对,能够将包含更多流经切口部21a的中央的行驶风的行驶风w1导向涡轮增压器15。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涡轮增压器15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在前保险杠2的前格栅安装部7形成有开口部7b,开口部7b设置在比中冷器9靠近上方的位置并且是设置在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切口部21a与涡轮增压器15之间的与第1假想平面l2交叉的位置。

从而,能够使从开口部7b引入发动机室6的行驶风w2(参照图6)与从切口部21流向涡轮增压器15的行驶风w1合流而将其导向涡轮增压器15。因此,能够使流向涡轮增压器15的行驶风的风量进一步增大,而更有效地提高涡轮增压器15的冷却效率。

在此,若增大开口部7b的开口面积,则虽然能够向发动机室6引入更多的行驶风,但车辆1的行驶时的空气阻力会增大,燃料效率会恶化。

对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在以从正面观看车辆1时在车辆1的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并通过喇叭22的中心部o的平面为第2假想平面l3,以从正面观看车辆1时在车辆1的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涡轮增压器15的平面为第3假想平面l4的情况下,开口部7b在从正面观看车辆1时设置在第2假想平面l3与第3假想平面l4之间。

从而,即使缩小开口部7b的开口面积,也能够使从开口部7b引入发动机室6的行驶风w2与从切口部21流向涡轮增压器15的行驶风w1合流,因此,既能够防止车辆1的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增大,又能够向涡轮增压器15导入更多的行驶风。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涡轮增压器15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在前格栅安装部7设置有倾斜壁27,倾斜壁27从开口部7b的上侧壁面朝向涡轮增压器15倾斜。从而,能够使从开口部7b引入发动机室6的行驶风w2指向涡轮增压器15,能够使从切口部21流向涡轮增压器15的行驶风w1和从开口部7b引入的行驶风w2的流动方向成为相同的方向。

因此,能够容易地使从开口部7b引入发动机室6的w2与从切口部21流向涡轮增压器15的行驶风w1合流,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涡轮增压器15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在前格栅安装部7的后方设置有导板28,导板28在喇叭22的下方且开口部7b的上方在上下方向延伸。

从而,能够使流经筒状部21的行驶风w1与导板28碰撞(参照图6),而抑制行驶风w1从喇叭22的外周部与筒状部21之间漏向后方,能够确保流向涡轮增压器15的行驶风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1的冷却结构,喇叭22相对于涡轮增压器15设置在上方,但也可以是喇叭22相对于涡轮增压器15设置在下方。

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加以变更。旨在将所有这种修正和等价物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