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护罩、冷却系统及其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951发布日期:2018-11-24 10:3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护罩及其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包括内部设有冷却液流道的翅片板和用于对翅片板进行风冷散热的风扇,通过风扇产生的冷却风对翅片板进行冷却,使内部的冷却液温度迅速下降;而现有的风扇通过风扇护罩安装于翅片板上,风扇叶片设置于风扇护罩内部,通过叶片旋转使冷却风从翅片板背面进入风扇护罩内,在通过设置于风扇护罩侧壁的出风口排出风扇护罩,而现有的风扇护罩易在内部形成紊流,不利于风扇护罩的热风从出风口排出,而且热风会造成对驾驶员腿部直接的伤害,造成风扇冷却效率低,不利于散热器的冷却功率提高。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风扇护罩及其冷却系统,利于避免风扇护罩内部紊流产生,风扇护罩结构利于热风排出,利于减小对驾驶员的热伤害,利于发动机的散热,利于消声器的散热,利于提高散热器的冷却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风扇护罩及其冷却系统,利于避免风扇护罩内部紊流产生,风扇护罩结构利于热风排出,利于减小对驾驶员的热伤害,利于发动机的散热,利于消声器的散热,利于提高散热器的冷却功率。

本发明的风扇护罩,包括周向设置有翼缘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安装孔,所述翼缘开设出风口,出风口设置有用于将热风沿径向导出的导风嘴,出风口外设置有用于将热风导向发动机和消声器的导风板。

进一步,所述导风嘴由护罩本体边缘和翼缘端部沿出风方向延伸并围设形成,所述导风嘴的结构沿出风方向前窄后宽。

进一步,所述导风嘴横向内侧壁沿出风方向依次包括使导风嘴宽度逐渐减小的弧形段和使导风嘴宽度逐渐减小的直线段。

进一步,所述弧形段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连接的弧形翼缘和直线段相切。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对应于护罩本体中心的圆心角为90°-110°;所述弧形段对应的半径为12-18cm,弧形段对应的圆心角为15°-25°,直线段的倾斜角度为13°-17°。

进一步,所述风扇护罩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扇护罩的安装支耳。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耳包括设置固定于导风嘴的两直线段外侧壁的前左支耳和前右支耳。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耳包括设有连接孔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风扇护罩外侧壁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加强安装块安装结构的加强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上设置有风机的风扇护罩,所述风扇护罩为上述结构的风扇护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设置有用于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为上述的冷却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风扇护罩及其冷却系统,风扇护罩通过导风嘴的设置,利于在出风口处形成导风结构,避免风扇护罩内部产生紊流,风扇护罩结构利于热风排出,利于减小热风对驾驶员的热伤害,利于发动机的散热,利于消声器的散热,利于提高散热器的冷却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风扇护罩,包括周向设置有翼缘2的护罩本体1,所述护罩本体1中心开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安装孔3,所述翼缘2开设出风口,出风口设置有用于将热风沿径向导出的导风嘴4;通过导风嘴4的设置,利于在出风口处形成导风结构,避免风扇护罩内部产生紊流,风扇护罩结构利于热风排出,出风口外设置有用于将热风导向发动机和消声器的导风板,利于减小热风对驾驶员的热伤害,利于发动机的散热,利于消声器的散热,利于提高散热器的冷却功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嘴4由护罩本体1边缘和翼缘2端部沿出风方向延伸并围设形成,所述导风嘴4的结构沿出风方向前窄后宽;所述导风嘴4的前端表示导风嘴4沿出风方向的末端,反之为后端,通过前窄后宽的导风嘴4,利于导风嘴4在风扇护罩内部形成导风,进一步改善导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嘴4横向内侧壁沿出风方向依次包括使导风嘴4宽度逐渐减小的弧形段5和使导风嘴4宽度逐渐减小的直线段6;所述弧形段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连接的弧形翼缘2和直线段6相切;保证气流在导风嘴4横向内侧壁上流动更顺畅,同时,直线段6利于保证气流流动阻力小,增加流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对应于护罩本体1中心的圆心角为90°-110°;优选为100°,保证出风口宽度较大且利于导风嘴4的设置,避免出风口对应于护罩本体1中心的圆心角多大而造成导风嘴4导风效果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段5对应的半径为12-18cm,优选为15cm,弧形段对应的圆心角为15°-25°,优选为20°,直线段6的倾斜角度为13°-17°,优选为15°,更符合流体力学规律,保证流速快,散热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护罩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扇护罩的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包括设置固定于导风嘴4的两直线段6外侧壁的前左支耳8和前右支耳9;如图所示,翼缘2上与出风口径向相对的后侧设置有后左支耳10和后右支耳11;通过在导风嘴4上设置用于固定的支耳,利于保证导风嘴4的稳固性,避免晃动而影响导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耳包括设有连接孔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风扇护罩外侧壁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加强安装块安装结构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可为两块相对平行设置的加强板12,所述坚强板分别与安装块和风扇护罩侧壁垂直固定,利于增加安装块与风扇护罩侧壁连接的结构强度,所述导风板13将热风导向发动机和消声器的导风板,利于减小热风对驾驶员的热伤害,利于发动机的散热,利于消声器的散热,。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上设置有风机的风扇护罩,所述风扇护罩为上述结构的风扇护罩;用于发动机的该冷却系统的散热功率大,散热效果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设置有用于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为上述的冷却系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护罩、冷却系统及其摩托车,其中风扇护罩包括周向设置有翼缘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中心开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安装孔,所述翼缘开设出风口,出风口设置有用于将热风沿径向导出的导风嘴;通过导风嘴的设置,利于在出风口处形成导风结构,避免风扇护罩内部产生紊流,风扇护罩结构利于热风排出,利于提高散热器的冷却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姚斌;周术发;雷勇;潘孝松;张鹏;王晓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8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