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1705发布日期:2018-12-28 21: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节能减排,但在内燃机领域,人们往往更加追求速度和性能,而忽略了装置的经济性,例如喷气式内燃机,喷出的高热量尾气仅仅利用了气体膨胀的动力做功,而很大一部分热能却损失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上方设有飞机机翼,所述主机体和所述飞机机翼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架,所述主机体包括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所述内燃机主体中转动配合连接有低压轴,位于所述低压轴外圈的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中转动配合连接有中压轴,位于所述中压轴外圈的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中转动配合连接有高压轴,所述低压轴左侧端面上固设有发动机风扇,所述中压轴左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中压压气机,所述高压轴左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高压压气机,所述高压轴右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高压涡轮,所述中压轴右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中压涡轮,所述低压轴右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匀排列低压涡轮,所述发动机风扇左侧端面上设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内固设有发动电机,所述发动机风扇中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整流罩中并与所述发动电机右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轴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低压轴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低压涡轮左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有尾流罩,所述尾流罩内固设有蓄电池,所述述低压涡轮左侧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尾流罩内,所述磁铁外周向固设有感电线圈,所述感电线圈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外周向设有涡轮包容罩,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外还另设有轴向设置的尾喷管,所述涡轮包容罩右侧端面与所述尾喷管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涡轮包容罩与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之间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内固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左侧端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燃烧室右侧端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燃烧室顶部端壁上固设有点火器,位于所述点火器左侧的所述燃烧室顶部端壁上开设有喷油口,所述内燃机上周向环绕设有热交换管,所述飞机机翼内固设有水箱,位于所述水箱右侧的所述飞机机翼内固设有油箱,位于所述油箱右侧的所述飞机机翼内固设有齿轮腔,所述水箱底部端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顶部端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靠近顶部位置的右侧端壁上设有回流口,所述油箱底部端壁上设有出油口,所述油箱顶部端壁上设有进油口,所述齿轮腔底部端壁上固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顶部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齿轮腔顶部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腔前后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周向固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固设有扰流片,位于所述蜗轮右侧的所述齿轮腔底部端壁上开设有扰流片进出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包容罩左侧末端与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之间连接设有第一风扇静子叶片,所述第一风扇静子叶片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设置,所述涡轮包容罩右侧末端与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涡轮静子叶片,所述第一涡轮静子叶片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设置,所述尾喷管与所述尾流罩之间连接设有第二涡轮静子叶片,所述第二涡轮静子叶片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设置,所述涡轮包容罩与所述中压压气机之间设有第二风扇静子叶片,所述第二风扇静子叶片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设置,所述第二风扇静子叶片远离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涡轮包容罩内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涡轮包容罩与所述高压压气机之间有第三风扇静子叶片,所述第三风扇静子叶片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设置,所述第三风扇静子叶片远离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涡轮包容罩内壁固定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包容罩外周向设有发动机包容罩,所述发动机包容罩左侧末端与所述整流罩之间连接设有第四风扇静子叶片,所述第四风扇静子叶片环绕所述整流罩设置,所述发动机包容罩与所述涡轮包容罩之间连接设有第五风扇静子叶片,所述第五风扇静子叶片环绕所述涡轮包容罩设置,所述所述发动机包容罩与所述涡轮包容罩之间还连接设有第六风扇静子叶片,所述第六风扇静子叶片位于所述第五风扇静子叶片右侧,所述第六风扇静子叶片环绕所述涡轮包容罩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包容罩远离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的端面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环形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右侧的所述涡轮包容罩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环形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管道右侧的所述涡轮包容罩上周向固设有第三环形管道,所述连接架中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右侧的所述连接架中设有油泵,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水泵右侧端面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水管,所述水泵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管道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底部端壁与所述热交换管左侧末端相连通设有第三输水管,所述热交换管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三环形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三环形管道与所述回流口之间相连通设有第四输水管,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泵右侧端面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油管,所述油泵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环形管道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二环形管道与所述喷油口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输油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包括主机体100,所述主机体100上方设有飞机机翼200,所述主机体100和所述飞机机翼200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架300,所述主机体100包括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所述内燃机主体中转动配合连接有低压轴102,位于所述低压轴102外圈的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中转动配合连接有中压轴103,位于所述中压轴103外圈的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中转动配合连接有高压轴104,所述低压轴102左侧端面上固设有发动机风扇113,所述中压轴103左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中压压气机105,所述高压轴104左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高压压气机106,所述高压轴104右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高压涡轮107,所述中压轴103右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中压涡轮108,所述低压轴102右侧末端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匀排列低压涡轮109,所述发动机风扇113左侧端面上设有整流罩110,所述整流罩110内固设有发动电机111,所述发动机风扇113中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轴112,所述驱动轴112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整流罩110中并与所述发动电机111右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轴112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低压轴102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低压涡轮109左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有尾流罩117,所述尾流罩117内固设有蓄电池115,所述述低压涡轮109左侧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磁铁114,所述磁铁114位于所述尾流罩117内,所述磁铁114外周向固设有感电线圈116,所述感电线圈116与所述蓄电池115电连接,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外周向设有涡轮包容罩120,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外还另设有轴向设置的尾喷管121,所述涡轮包容罩120右侧端面与所述尾喷管121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涡轮包容罩120与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之间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内燃机140,所述内燃机140内固设有燃烧室141,所述燃烧室141左侧端壁上开设有进气口142,所述燃烧室141右侧端壁上开设有排气口143,所述燃烧室141顶部端壁上固设有点火器144,位于所述点火器144左侧的所述燃烧室141顶部端壁上开设有喷油口145,所述内燃机140上周向环绕设有热交换管146,所述飞机机翼200内固设有水箱210,位于所述水箱210右侧的所述飞机机翼200内固设有油箱220,位于所述油箱220右侧的所述飞机机翼200内固设有齿轮腔230,所述水箱210底部端壁上设有出水口212,所述水箱210顶部端壁上设有进水口213,所述水箱210靠近顶部位置的右侧端壁上设有回流口211,所述油箱220底部端壁上设有出油口221,所述油箱220顶部端壁上设有进油口222,所述齿轮腔230底部端壁上固设有步进电机231,所述步进电机231顶部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蜗杆232,所述蜗杆232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齿轮腔230顶部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腔230前后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轴234,所述转动轴234上周向固设有蜗轮233,所述蜗轮233与所述蜗杆232啮合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轴234上固设有扰流片235,位于所述蜗轮233右侧的所述齿轮腔230底部端壁上开设有扰流片进出口236。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涡轮包容罩120左侧末端与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之间连接设有第一风扇静子叶片122,所述第一风扇静子叶片122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设置,所述涡轮包容罩120右侧末端与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涡轮静子叶片123,所述第一涡轮静子叶片123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设置,所述尾喷管121与所述尾流罩117之间连接设有第二涡轮静子叶片124,所述第二涡轮静子叶片124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设置,所述涡轮包容罩120与所述中压压气机105之间设有第二风扇静子叶片125,所述第二风扇静子叶片125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设置,所述第二风扇静子叶片125远离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的一端与所述涡轮包容罩120内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涡轮包容罩120与所述高压压气机106之间有第三风扇静子叶片126,所述第三风扇静子叶片126环绕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设置,所述第三风扇静子叶片126远离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的一端与所述涡轮包容罩120内壁固定配合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涡轮包容罩120外周向设有发动机包容罩130,所述发动机包容罩130左侧末端与所述整流罩110之间连接设有第四风扇静子叶片131,所述第四风扇静子叶片131环绕所述整流罩110设置,所述发动机包容罩130与所述涡轮包容罩120之间连接设有第五风扇静子叶片132,所述第五风扇静子叶片132环绕所述涡轮包容罩120设置,所述所述发动机包容罩130与所述涡轮包容罩120之间还连接设有第六风扇静子叶片133,所述第六风扇静子叶片133位于所述第五风扇静子叶片右侧132,所述第六风扇静子叶片133环绕所述涡轮包容罩120设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涡轮包容罩120远离所述离心喷气内燃机主体101的端面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环形管道151,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51右侧的所述涡轮包容罩120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环形管道152,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管道152右侧的所述涡轮包容罩120上周向固设有第三环形管道153,所述连接架300中设有水泵310,所述水泵310右侧的所述连接架300中设有油泵320,所述出水口212与所述水泵310右侧端面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水管311,所述水泵310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51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水管312,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51底部端壁与所述热交换管146左侧末端相连通设有第三输水管313,所述热交换管146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三环形管道153相连通,所述第三环形管道153与所述回流口211之间相连通设有第四输水管314,所述出油口221与所述油泵320右侧端面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油管321,所述油泵320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环形管道152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油管322,所述第二环形管道152与所述喷油口145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输油管323。

当机器运行时,所述发动电机111启动带动所述驱动轴112和所述发动机风扇113转动,所述发动机风扇113转动将空气经所述第一风扇静子叶片122送入所述中压压气机105中,空气在所述中压压气机105中经过一级增压,空气继续进入所述高压压气机106中,空气在所述高压压气机106中经二级增压后经过所述进气口142进入所述燃烧室141中,同时,燃油从所述油箱220中经所述第一输油管321、所述油泵320、所述第二输油管322、所述第二环形管道152和所述第三输油管323进入所述燃烧室141中,燃油和高压空气混合后被所述点火器144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尾气,尾气经所述排气口143排出,依次驱动所述高压涡轮107、所述中压涡轮108和所述低压涡轮109转动,所述高压涡轮107转动带动所述高压轴104和所述中压轴103转动,所述中压涡轮108转动带动所述中压轴103和所述中压压气机105转动,所述低压涡轮109转动带动所述低压轴102和所述发动机风扇113转动,所述发动机风扇113到达一定转速时,所述发动电机111停止工作,所述低压轴102转动带动所述磁铁114在所述感电线圈116内转动,产生电流,产生电力由所述蓄电池115储存,水由所述水箱210经所述出水口212、所述水泵310、所述第二输水管312、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51和所述第三输水管313进入所述热交换管146中,水被所述内燃机140中燃油燃烧的余热加热,经所述第三环形管道153、所述第四输水管314和所述回流口211进入所述水箱210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机器运行时,发动电机启动带动驱动轴和发动机风扇转动,发动机风扇转动将空气经第一风扇静子叶片送入中压压气机中,空气在中压压气机中经过一级增压,空气继续进入高压压气机中,空气在高压压气机中经二级增压后经过进气口进入燃烧室中,同时,燃油从油箱中经第一输油管、油泵、第二输油管、第二环形管道和第三输油管进入燃烧室中,燃油和高压空气混合后被点火器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尾气,尾气经排气口排出,依次驱动高压涡轮、中压涡轮和低压涡轮转动,高压涡轮转动带动高压轴和中压轴转动,中压涡轮转动带动中压轴和中压压气机转动,低压涡轮转动带动低压轴和发动机风扇转动,发动机风扇到达一定转速时,发动电机停止工作,低压轴转动带动磁铁在感电线圈内转动,产生电流,产生电力由蓄电池储存,可以在发动机运行时储存电力,水由水箱经出水口、水泵、第二输水管、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三输水管进入热交换管中,水被内燃机中燃油燃烧的余热加热,经第三环形管道、第四输水管和回流口进入水箱中,可以加热水箱中的水,一方面可以防止飞机机翼在高空飞行因低温冻结,另一方面可以给飞机上的乘客提供热水,同时,飞机机翼上的扰流片可以控制气流喷出角度以实现飞机的升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