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595发布日期:2019-01-29 17:4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蒸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现在的大部分蒸汽轮机单纯的只利用蒸汽的机械能做功,却大大浪费了蒸汽的热能,很多蒸汽用一次就排放,也降低了蒸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右侧固设有高压蒸汽塔,所述主机体与所述高压蒸汽塔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底座,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后侧端壁上与外界相连通设有添料口,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所述高压蒸汽塔内固设有加热腔,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蒸汽收集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腔,所述蒸汽收集腔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蒸汽管,位于所述主轴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高压腔,所述第一高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低压腔,所述第一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一高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主轴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高压腔,所述第二高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低压腔,所述第二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二高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腔与所述第二高压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蒸汽导管,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位于所述主轴腔上方的所述主机体内,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与所述主轴腔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一冷凝环槽,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冷凝环槽右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第二冷凝环槽,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冷凝环槽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蒸汽收集腔底部端壁上固设有冷凝液回收槽,所述蒸汽收集腔左侧端壁和所述第一低压腔左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低压腔右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二连通腔,所述连接底座内固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端面与所述冷凝液回收槽底部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水管,所述水泵顶部端面与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水管,所述加热腔左侧端壁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四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向左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五蒸汽导管,所述第四蒸汽导管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之间还相连通设有第六蒸汽导管,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右侧,所述主轴腔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高压腔中并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叶轮轴,所述主机体左侧端面内固设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叶轮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中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中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高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低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风扇架,所述第一叶轮轴穿过所述第一风扇架并与所述第一风扇架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位于所述第一风扇架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一排气扇,所述主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高压腔中并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叶轮轴,所述主机体右侧端壁内固设有储电装置,所述第二叶轮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储电装置内并与所述储电装置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高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低压叶轮,位于所述第二低压叶轮与所述储电装置之间部分内固设有第二风扇架,所述第二叶轮轴穿过所述第二风扇架并与所述第二风扇架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风扇架内部的所述第二叶轮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排气扇,所述第二排气扇伸出所述第二风扇架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高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一高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高压定子,所述第一低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一低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低压定子,所述第二高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二高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二高压定子,所述第二低压腔内位于所述第二低压叶轮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低压定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内固设有传动腔,所述第一叶轮轴左侧延伸末端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并与所述传动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左侧端壁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左侧端面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并与所述传动腔右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出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外,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直齿轮,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电装置内固设有发电腔,所述第二叶轮轴右侧端面上固设有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外周向设有发电线圈,所述发电腔前后端壁之间固设有蓄电池,所述发电线圈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与所述第三蒸汽导管之间的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三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三蒸汽导管与所述第六蒸汽导管之间的所述第二蒸汽导管上固设有第四单向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发明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蒸汽循环蒸汽轮机,包括主机体10,所述主机体10右侧固设有高压蒸汽塔68,所述主机体10与所述高压蒸汽塔68之间相连接设有连接底座67,所述高压蒸汽塔68内固设有燃烧室24,所述燃烧室24后侧端壁上与外界相连通设有添料口23,位于所述燃烧室24上方的所述高压蒸汽塔68内固设有加热腔25,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蒸汽收集腔17,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上方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腔15,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与所述主轴腔15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蒸汽管14,位于所述主轴腔15左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一高压腔46,所述第一高压腔46右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15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46左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一低压腔52,所述第一低压腔52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一高压腔46左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主轴腔15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二高压腔38,所述第二高压腔38左侧端壁与所述主轴腔15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38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二低压腔35,所述第二低压腔35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二高压腔38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腔46与所述第二高压腔38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蒸汽导管47,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位于所述主轴腔15上方的所述主机体10内,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与所述主轴腔15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导管42,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52左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一冷凝环槽53,所述第一低压腔52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一冷凝环槽53右侧端壁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35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第二冷凝环槽32,所述第二低压腔35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冷凝环槽32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蒸汽收集腔17底部端壁上固设有冷凝液回收槽12,所述蒸汽收集腔17左侧端壁和所述第一低压腔52左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一连通腔11,所述冷凝液回收槽12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低压腔35右侧端壁相连通设有第二连通腔20,所述连接底座67内固设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左侧端面与所述冷凝液回收槽12底部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输水管13,所述水泵21顶部端面与所述加热腔25左侧端壁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二输水管22,所述加热腔25左侧端壁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四蒸汽导管69,所述第四蒸汽导管69向左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五蒸汽导管44,所述第四蒸汽导管69与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之间还相连通设有第六蒸汽导管39,所述第六蒸汽导管39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44右侧,所述主轴腔15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主轴16,所述主轴16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高压腔46中并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叶轮轴60,所述主机体10左侧端面内固设有动力输出装置54,所述第一叶轮轴60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输出装置54中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54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高压腔46中的所述第一叶轮轴60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高压叶轮49,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52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60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一低压叶轮51,位于所述第一低压腔52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54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风扇架62,所述第一叶轮轴60穿过所述第一风扇架62并与所述第一风扇架62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位于所述第一风扇架62内的所述第一叶轮轴60上周向固设有第一排气扇61,所述主轴16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高压腔38中并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叶轮轴31,所述主机体10右侧端壁内固设有储电装置30,所述第二叶轮轴31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储电装置30内并与所述储电装置30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高压腔38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31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高压叶轮37,位于所述第二低压腔35内的所述第二叶轮轴31上周向固设有多组均分布的第二低压叶轮33,位于所述第二低压叶轮33与所述储电装置30之间部分内固设有第二风扇架18,所述第二叶轮轴31穿过所述第二风扇架18并与所述第二风扇架18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二风扇架18内部的所述第二叶轮轴31上周向固设有第二排气扇19,所述第二排气扇19伸出所述第二风扇架18外。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高压腔46内位于所述第一高压叶轮49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高压定子48,所述第一低压腔52内位于所述第一低压叶轮51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低压定子50,所述第二高压腔38内位于所述第二高压叶轮37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二高压定子36,所述第二低压腔35内位于所述第二低压叶轮33之间的部分固设有第一低压定子34。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动力输出装置54内固设有传动腔56,所述第一叶轮轴60左侧延伸末端上固设有向左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58,所述第一转轴58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56内并与所述传动腔56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56左侧端壁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54左侧端面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57,所述第二转轴57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56内并与所述传动腔56右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7左侧延伸末端伸出所述动力输出装置54外,所述第一转轴58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直齿轮59,位于所述传动腔56内的所述第二转轴57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直齿轮55,所述第一直齿轮59与所述第二直齿轮55啮合配合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储电装置30内固设有发电腔28,所述第二叶轮轴31右侧端面上固设有发电机转子26,所述发电机转子26外周向设有发电线圈29,所述发电腔28前后端壁之间固设有蓄电池27,所述发电线圈29与所述蓄电池27通过电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五蒸汽导管44上固设有第一单向阀45,所述第六蒸汽导管39上固设有第二单向阀40,位于所述第五蒸汽导管44与所述第三蒸汽导管42之间的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上固设有第三单向阀43,位于所述第三蒸汽导管42与所述第六蒸汽导管39之间的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上固设有第四单向阀41。

当机器运行时,将燃料经所述添料口23送入所述燃烧室24中燃烧,所述燃烧室24中的燃料燃烧将所述加热腔25中的水加热,所述加热腔25中的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加热腔25中的一部分水蒸气次经过所述第四蒸汽导管69、所述第五蒸汽导管44、所述第一单向阀45和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进入所述第一高压腔46中,所述加热腔25中的另一部分水蒸气经过所述第四蒸汽导管69、所述第六蒸汽导管39、所述第二单向阀40和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进入所述第二高压腔38中,所述第一高压腔46中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一高压定子48调整方向后带动所述第一高压叶轮49转动后进入所述第一低压腔52中,所述第一低压腔52中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一低压定子50调整方向后带动所述第一低压叶轮51转动后进入所述第一冷凝环槽53中冷凝,冷凝水最终滑入所述冷凝液回收槽12中,同时带动所述第一排气扇61转动将所述第一低压腔52中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一连通腔11排入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中,所述第二高压腔38中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二高压定子36调整方向后带动所述第二高压定子36转动后进入所述第二低压腔35中,所述第二低压腔35中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一低压定子34调整方向后带动所述第二低压叶轮33转动后进入所述第二冷凝环槽32中冷凝,冷凝水最终滑入所述冷凝液回收槽12中,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排气扇19转动将所述第二低压腔35中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二连通腔20排入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中,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中的一部分水蒸气经所述第一蒸汽管14、所述主轴腔15、所述第三蒸汽导管42、所述第三单向阀43和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进入所述第一高压腔46中再次重复利用,所述蒸汽收集腔17中的另一部分水蒸气经所述第一蒸汽管14、所述主轴腔15、所述第三蒸汽导管42、所述第四单向阀41和所述第二蒸汽导管47进入所述第二高压腔38中再次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的水蒸气被新产生的水蒸气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和损耗,所述水泵21工作,所述冷凝液回收槽12中集聚的水经所述第一输水管13、所述水泵21和所述第二输水管22被送入所述加热腔25中重复加热,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所述第一低压叶轮51、所述第一高压叶轮49、所述第二高压叶轮37和所述第二低压叶轮33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叶轮轴60、所述主轴16和所述第二叶轮轴31转动,所述第一叶轮轴60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一叶轮轴58、所述第一直齿轮59、所述第二直齿轮55和所述第二转轴57转动,所述第二叶轮轴31转动带动所述发电机转子26转动,所述发电线圈29中产生电流,所述蓄电池27储电,该装置在发电储电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某些机器的动力源。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机器运行时,将燃料经添料口送入燃烧室中燃烧,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将加热腔中的水加热,加热腔中的水沸腾产生水蒸气,加热腔中的一部分水蒸气次经过第四蒸汽导管、第五蒸汽导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二蒸汽导管进入第一高压腔中,加热腔中的另一部分水蒸气经过第四蒸汽导管、第六蒸汽导管、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蒸汽导管进入第二高压腔中,第一高压腔中的水蒸气经第一高压定子调整方向后带动第一高压叶轮转动后进入第一低压腔中,第一低压腔中的水蒸气经第一低压定子调整方向后带动第一低压叶轮转动后进入第一冷凝环槽中冷凝,冷凝水最终滑入冷凝液回收槽中,同时带动第一排气扇转动将第一低压腔中的水蒸气经第一连通腔排入蒸汽收集腔中,第二高压腔中的水蒸气经第二高压定子调整方向后带动第二高压定子转动后进入第二低压腔中,第二低压腔中的水蒸气经第一低压定子调整方向后带动第二低压叶轮转动后进入第二冷凝环槽中冷凝,冷凝水最终滑入冷凝液回收槽中,同时带动第二排气扇转动将第二低压腔中的水蒸气经第二连通腔排入蒸汽收集腔中,蒸汽收集腔中的一部分水蒸气经第一蒸汽管、主轴腔、第三蒸汽导管、第三单向阀和第二蒸汽导管进入第一高压腔中再次重复利用,蒸汽收集腔中的另一部分水蒸气经第一蒸汽管、主轴腔、第三蒸汽导管、第四单向阀和第二蒸汽导管进入第二高压腔中再次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的水蒸气被新产生的水蒸气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和损耗,水泵工作,冷凝液回收槽中集聚的水经第一输水管、水泵和第二输水管被送入加热腔中重复加热,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第一低压叶轮、第一高压叶轮、第二高压叶轮和第二低压叶轮转动带动第一叶轮轴、主轴和第二叶轮轴转动,第一叶轮轴转动依次带动第一叶轮轴、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二叶轮轴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发电线圈中产生电流,蓄电池储电,该装置在发电储电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某些机器的动力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