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6181发布日期:2019-04-12 23:2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浮力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计新颖、节约能源的浮力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力机械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能源发展越来越多化样,补充了传统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不足。但是水资源用于动力机械中多采用水势能原理,未充分运用浮力能量。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浮力机械,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力转动装置,其设计新颖,利于浮力使浮体高速转动,产生动能,促进能源发展的多样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力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浮体、束环和若干导向轮,所述水池中装有液体,浮体为采用密度小于水池中液体密度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连续环状结构,水池的底部设有束环,束环的底部设置成向外延伸的钩状结构,束环将浮体的底端固定于水池的底部,浮体从束环中穿过且使浸在液体中的浮体的底端形成向浮体中心线弯曲的弧形部,位于水池外部的浮体的内壁设有导向轮,导向轮与浮体的接触面设置成光滑表面,浸于液体中的浮体在弧形部受到的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整个浮体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浸于液体中的浮体弧形部受到的浮力记为f浮,浮体的截面记为s1,束环的内圈面积记为s2,浸于液体中的浮体的长度记为h,计算公式为:f浮=ρ液(s1-s2)·h。

作为优选,所述浮力转动装置还设有连接浮体的负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设计新颖,利于浮力使浮体高速转动,产生动能,促进能源发展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一种浮力转动装置,包括水池1、浮体2、束环3和若干导向轮4,所述水池1中装有液体,浮体2为采用密度小于水池1中液体密度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连续环状结构,水池1的底部设有束环3,束环3的底部设置成向外延伸的钩状结构,束环3将浮体2的底端固定于水池1的底部,浮体2从束环3中穿过且使浸在液体中的浮体2的底端形成向浮体2中心线弯曲的弧形部,位于水池外部的浮体2的内壁设有导向轮4,导向轮4与浮体2的接触面设置成光滑表面,浸于液体中的浮体2在弧形部受到的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整个浮体2转动。

本发明中,浸于液体中的浮体2弧形部受到的浮力记为f浮,浮体2的截面记为s1,束环3的内圈面积记为s2,浸于液体中的浮体2的长度记为h,计算公式为:f浮=ρ液(s1-s2)·h,优选水池中的液体为水,当水池中的水足够深、浸于液体中的浮体的长度h足够长时,f浮则远大于浮体转动时受到的流体摩擦力,流体摩擦力可忽略不计,整个浮体2在f浮作用下连续转动。当浮力转动装置还设有连接浮体2的负载时,浮力转动装置便作为一个动能能源装置,实现了浮力的应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力转动装置,包括水池、浮体、束环和若干导向轮,所述水池中装有液体,浮体为采用密度小于水池中液体密度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连续环状结构,水池的底部设有束环,束环的底部设置成向外延伸的钩状结构,束环将浮体的底端固定于水池的底部,浮体从束环中穿过且使浸在液体中的浮体的底端形成向浮体中心线弯曲的弧形部,位于水池外部的浮体的内壁设有导向轮,导向轮与浮体的接触面设置成光滑表面,浸于液体中的浮体在弧形部受到的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整个浮体转动。本发明的设计新颖,利于浮力使浮体高速转动,产生动能,促进能源发展的多样化。

技术研发人员:巫海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旭高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4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