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管道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992发布日期:2018-10-19 22:2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管道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舱内管路布置要求越来越高。在机舱布置中,管路的布置不仅要考虑机舱内部各零件的安全间隙,更要考虑管路的固定与安装。为防止与其他零部件干涉,管路的走向与固定均显得格外重要。良好的管路结构不仅能有效的利用机舱空间,更可以节省装配时间,提高整车生产效率。

目前的汽车一般包括发动机、中冷器和设置在发动机下方的曲轴箱,以及与曲轴箱连接的通风管和连接在发动机增压器和中冷器之间的进气管。现有技术中,进气管连接在增压器的出风口,其管道较长,且进气管和通风管分开设置,其布局较为分散占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小管道布局占用空间的集成管道及汽车。

一种集成管道,包括用于连接曲轴箱的通风管,以及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进气管,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所述进气管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管道组件和第二管道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组件的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增压器,所述第二管道组件的端口用于连接所述中冷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和所述通风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一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部开设一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

上述集成管道,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和所述通风管上。

上述集成管道,其中,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包括依序垂直连接的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第二管道组件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三进气管道和第四进气管道,所述通风管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通风管道、第二通风管道、第三通风管道、第四通风管道和第五通风管道,所述第三通风管道和所述第四通风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气管道平行,所述第二通风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风管道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一通风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通风管道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方向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五通风管道与所述第四通风管道垂直连接并朝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方向延伸。

上述集成管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的连接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通风管道上。

上述集成管道,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垂直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进气管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朝远离所述第四进气管道的方向斜下延伸。

上述集成管道,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在所述通风管和所述进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中冷器和曲轴箱,还包括上述集成管道。

进一步的,上述汽车,其中,所述集成管道的进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的增压器的出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曲轴箱通风管与中冷进气管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再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发动机进行固定;同时对进气管与通风管的布局进行改进,降低了进气管和通风管的管道长度和占用空间。该集成管道能够保证进气管、通风管与机舱内其它零部件间隙要求,并能有效固定进气管、通风管两者走向,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集成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集成管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集成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管道的连接环境示意图。

主要原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该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集成管道,该集成管道应用与汽车中,用于集成汽车发动机和中冷器之间的管道。该集成管道包括一通风管10和一进气管20,该通风管10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曲轴箱,用于对曲轴向进行通风。该进气管20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增压器和中冷器,用于将发动机内的热蒸汽传输至中冷器中进行冷却后排放。该进气管20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管道组件21和第二管道组件22,实际装配中第一管道组件21的端口与增压器相连接,第二进气管道组件的端口与中冷器相连接。

集成管道还包括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如图3所示,该第一支架30 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与第一连接部31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2,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管道组件和通风管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31焊接在第一管道组件21和通风管10上。该第一固定部32上开设一第一固定孔321,该第一固定孔321例如为螺栓孔,第一支架30可通过与第一固定孔321配合的固定件(如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上,从而可将进气管20和通风管10固定在发动机上。

第二支架40的一端部与第二管道组件22固定连接,另一端部开设一第二固定孔41,该第二固定孔41例如为螺栓孔,第二支架40用于通过第二固定孔 41与发动机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二支架40可与第二管道组件2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0、通风管10、第一支架30、第二支架40均采用钢材独立制成,再进行固定连接,工艺简单,组装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管道组件21包括依序连接第一进气管道211、第二进气管道212,第二管道组件22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三进气管道221和第四进气管道222。第一进气管道211的自由末端用于连接增压器,第四进气管道222 的自由末端用于连接中冷器,具体实施时,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橡胶管进行连接。

其中,第二进气管道212与第一进气管道211垂直连接。第三进气管道221 与第二进气管道212连接且处于同一平面,且第三进气管道221朝斜向下延伸。第四进气管道222朝向所述中冷器方向折弯延伸。

该通风管10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通风管道11、第二通风管道12、第三通风管道13、第四通风管道14和第五通风管15。第一通风管道11与曲轴箱的通风口连接,具体实施时,其可通过橡胶软管与曲轴箱连接。

第一通风管道11和第二通风管道12垂直连接,第二通风管道12一端与第三通风管道13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第一进气管道211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一通风管道11与第一进气管道21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保证管道间的安全间隙。第一通风管道11沿着与第二进气管道212平行的方向竖直向下延伸,以使装配时第一通风管道11的接口靠近发动机下端的曲轴箱,便于装配。第四通风管道14 与第三通风管道13垂直连接。并且,第三通风管道13和第四通风管道14分别与第一进气管道211和第二进气管道212平行。所述第五通风管道15与所述第四通风管道14垂直连接并朝远离第二进气管道212的方向延伸。这种管道布局,可使通风管道20和进气管道10的排列整齐、合理

第一支架30的第一连接部3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进气管道211和第二进气管道212的连接处,另一端固定在第四通风管道14上。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管路之间的间隙要求,以及减小管理占用空间和保证良好的管路结构,将进气管和通风管的形状、位置进行合理设计和布局。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二支架40包括第二连接部42和与第二连接部 42的端部垂直连接的第二固定部43。具体实施时,第二连接部42与第二固定部43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42与第四进气管道222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4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41。该第二固定部43与第二连接部42不在同一平面上,具体的,该第二固定部43向斜下延伸以远离第四进气管,以方便该第二支架40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将曲轴箱通风管与中冷进气管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再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发动机进行固定;同时对进气管与通风管的布局进行改进,降低了进气管和通风管的管道长度和占用空间。该集成管道能够保证进气管、通风管与机舱内其它零部件间隙要求,并能有效固定进气管、通风管两者走向,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布置空间。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集成管道,其与第一实施例至的集成管道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集成管道还包括一第三支架50,该第三支架5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1和第三通风管道13上,具体实施时,第三支架50可焊接在第一进气管道211和第三通风管道13上,用于对进气管和通风管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进气管和通风管固定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三支架固定连接进气管和通风管。可以理解的,第三之间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还可设置多个以增强进气管与通风管的固定稳定性,此处不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60和中冷器70,还包括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集成管道。如图6所示,该集成管道包括一通风管和一进气管,该通风管与连接发动机60的曲轴箱,用于对曲轴箱进行通风。该进气管20的一端连接发动机60的增压器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中冷器70 连接,用于将发动机60内的热蒸汽传输至中冷器70中进行冷却后进行排放。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固定进气管20和通风管10。其中集成管道的结构和布局参照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将进气管连接在增压器的出气口,从而减小了管道的长度,并且通过集成管道的设计对曲轴箱连接的通风管以及与中冷器连接的进气管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进气管、通风管与机舱内其它零部件间隙要求,并能有效固定进气管、通风管两者走向,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布置空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