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用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5369发布日期:2019-01-16 00:24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发电机用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发电机组(包含但不限于柴油发电机组)上的消音装置,属于发电机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机组时常用的电网断电情况下的临时发电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学校、医院等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临时用电;常规的箱体多通过铆接方式进行安装,此类方式装配效率低下;为此,本公司研发了如中国专利201420580845.8所示的一种“柴油静音发电机用机架”,其装配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结构存在噪音大、内部工作温度过高造成零件早期老化等问题,均严重制约着其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保养维修方便且噪音低、工作温度低的全新发电机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快降噪降温效果明显的发电机用消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电机用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包含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和下部均为气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为水道,所述壳体的壳壁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水道相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气道内竖向设置的隔板将气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隔板上穿接有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两端管口封堵且消音管的管壁上布满消音孔,位于壳体内的连通管的顶部插置于位于上方的气道的右腔室内,连通管的底部插置于位于下方的气道的右腔室内;所述连通管的上下管口封堵、且连通管顶部和底部插置于两个右腔室内的部分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消音孔;位于上方的气道的左腔室与发动机的出气端相连通,位于下方的气道的左腔室与出气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用消音装置,所述壳体外壁上包裹有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消音装置通过全新的设计,加入水冷方式不但降低了内部热量,降低膨胀气体的气流速度而产生的低频噪声,而且水的存在额外吸收了部分噪音,从而降低了其噪音,提高了静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用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壳体1、气道2、隔板3、消音管4、连通管5、隔热层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发电机用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包含有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和下部均为气道2、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部为水道,所述壳体1的壳壁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水道相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气道2内竖向设置的隔板3将气道2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隔板3上穿接有消音管4,所述消音管4的两端管口封堵且消音管4的管壁上布满消音孔,位于壳体1内的连通管5的顶部插置于位于上方的气道2的右腔室内,连通管5的底部插置于位于下方的气道2的右腔室内、连通管5的中部穿接于水道内;所述连通管5的上下管口封堵、且连通管5顶部和底部插置于两个右腔室内的部分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消音孔;位于上方的气道2的左腔室与发动机的出气端相连通,位于下方的气道2的左腔室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壳体1外壁上包裹有隔热层6,从而避免消音装置内的热量散热到安装本实用新型消音装置的作业箱内;

使用时,发动机的水冷缸头内的冷却水进入消音装置的水道后流入冷却装置冷却后再由水泵打入发动机的水冷缸头内构成一循环冷却水流;发动机的尾气进入位于消音装置的上部的气道2内,经由消音管4、连通管5后进入位于消音装置下部的气道2内,再次经由消音管4消音后排放;水道内的冷却水对进入消音装置内的高温尾气进行降温,并且通过包裹于壳体1外的隔热层6防止消音装置内的热量外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