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685发布日期:2019-02-26 17:3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力产能过剩,在经济增长趋势减缓、电力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如若继续大肆发展火电,可以预见未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进一步下降,全行业都有可能陷入亏损的状态中,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浪费现象唤起有识之士对发展第二代功能系统的意识。分布式能源作为其中一种有效的节能环保的功能方式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发电系统、热泵、烟气换热器、溴化锂制冷机组,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机组和燃气发电机组,所述光伏发电机组和燃气发电机组的电力输出端分别连接热泵和用电终端;

所述热泵输出管道连接热气用户,热泵输出管道上引出第一支路管道连接烟气换热器的进气口;所述燃气发电机组的烟气排放管道与烟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燃气发电机的缸套水管道出口连接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进口,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出口与燃气发电机组的缸套水管道进口连接;

所述烟气换热器热水输出管道连接热水用户,烟气换热器的热水输出管道上引出第二支路管道连接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接口;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出口通过第三支路管道与烟气换热器的冷水输入管道连接;热水用户的回水通过回水管道连接烟气换热器的冷水输入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发电机组和燃气发电机组的电力输出端分别设有单独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输出管道上引出的第一支路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电机组的烟气排放管道与烟气换热器进气口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电机组的缸套水管道出口与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进口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出口与燃气发电机组的缸套水管道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换热器的冷水输入管道还可连接系统外部冷水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两个发电装置,可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发电机组发电,白天光伏发电机组吸收太阳能蓄电,使用燃气发电机组发电,晚上则可以使用光伏发电机组发电,燃气发电机组暂停使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减少燃气发电机使用,节能减排;热泵产生的热气、燃气发电机组的缸套水、烟气换热器产生的热水以及热水用户的回水均可循环利用,节约能源,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发电系统、热泵3、烟气换热器4、溴化锂制冷机组5,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机组1和燃气发电机组2,所述光伏发电机组1和燃气发电机组2的电力输出端分别连接热泵3和用户的用电终端6。

热泵3输出管道31连接热气用户7;所述热泵输出管道31上引出第一支路管道32连接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支路管道32上设有第一阀门110。

所述燃气发电机组2的烟气排放管道21与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连接,连接管道上设第二阀门120。燃气发电机组2的缸套水管道出口22连接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热源进口,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130;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热源出口与燃气发电机组2的缸套水管道进口23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140。

烟气换热器4的热水输出管道41连接热水用户8;烟气换热器4的热水输出管道上引出第二支路管道42连接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热源接口;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热源出口通过第三支路管道52与烟气换热器4的冷水输入管道连接;热水用户的回水通过回水管道连接烟气换热器4的冷水输入管道。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冷水输入管道还可连接系统外部冷水源。燃气发电机组2产生的烟气经过烟气换热器4后排放出去。

所述光伏发电机组和燃气发电机组的电力输出端分别设有单独的控制开关。白天,关闭光伏发电机组电力输出端的控制开关11,光伏发电机组吸收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存储,打开燃气发电机组的控制开关12,利用燃气发电机组供电,第一阀门110、第二阀门120、第三阀门130、第四阀门140均打开。夜晚,则打开光伏发电机组电力输出端的控制开关11,利用光伏发电机组供电,关闭燃气发电机组的控制开关12,燃气发电机组暂停使用,可节省燃气,节能减排;第一阀门打开110,第二阀门120、第三阀门130、第四阀门140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