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1522发布日期:2019-03-27 10:50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塞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背景技术:

柴油机排气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因此需要对颗粒物进行过滤再生,净化柴油机的排气污染,满足国家的排放要求,颗粒捕集器颗粒捕捉颗粒物再生壁面孔隙微小,如存在其他不易燃的物质进入颗粒捕集器,会引起颗粒捕集器堵塞,影响颗粒捕集器效率。然而对于现有部分车辆,改造安装颗粒捕集器时,发动机排气口附近部位会存在没有合适的安装位置的情况,若在其他部位安装,排放的尾气温度进入颗粒捕集器后低于滤芯内催化剂的作用温度,从而会造成碳颗粒无法被分解从而堵塞颗粒捕集器的情况,同时飞起排气口一般为一体焊接,不能调节尾气的排放方向,这极大限制了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堵塞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锁止环、排气管、烟尘沉淀腔和排气尾管。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排气管与出气口旋转连接,并通过锁止环进行固定,所述烟尘沉淀腔顶部与排气管连接,所述排气尾管设于烟尘沉淀腔的侧面。所述壳体内设有陶瓷线柱、电加热丝、挡圈、衬垫和颗粒捕集器。所述陶瓷线柱设于壳体内位于进气口的一端,所述电加热丝间隔均匀的缠绕于陶瓷线柱上,所述颗粒捕集器由衬垫包裹并固定于壳体内,所述挡圈设于衬垫一端。

优选的,所述烟尘沉淀腔与排气管的衔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烟尘沉淀腔内设有螺旋状的钢板。

优选的,所述烟尘沉淀腔底部设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衬垫被吹蚀的风险,减少颗粒捕集器堵塞的现象。在进气口前端设有陶瓷滤芯,并缠有电加热丝,可以对进入颗粒捕集器的尾气进行预热,防止碳颗粒无法被分解,从而防止堵塞颗粒捕集器的现象发生。在颗粒捕集器末端设有可转动调节方向的排气尾管,便于调节排气方向,便于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器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锁止环,5-排气管,6-烟尘沉淀腔,7-排气尾管,11-陶瓷线柱,12-电加热丝,13-挡圈,14-衬垫,15-颗粒捕集器,61-密封圈,62-钢板,63-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堵塞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包括壳体1、进气口2、出气口3、锁止环4、排气管5、烟尘沉淀腔6和排气尾管7。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排气管5与出气口3旋转连接,并通过锁止环4进行固定,所述烟尘沉淀腔6顶部与排气管5连接,所述排气尾管7设于烟尘沉淀腔6的侧面。所述壳体1内设有陶瓷线柱11、电加热丝12、挡圈13、衬垫14和颗粒捕集器15。所述陶瓷线柱11设于壳体1内位于进气口2的一端,所述电加热丝12间隔均匀的缠绕于陶瓷线柱11上,所述颗粒捕集器15由衬垫14包裹并固定于壳体1内,所述挡圈13设于衬垫14一端。所述烟尘沉淀腔6与排气管5的衔接处设有密封圈61。所述烟尘沉淀腔6内设有螺旋状的钢板62。所述烟尘沉淀腔6底部设有密封盖6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从壳体的前端口进入,经过缠绕有电加热丝的陶瓷线柱,废气经过预热并流过颗粒捕捉器,由壳体后端的出气口排出,挡圈防止高温气体吹蚀衬垫,起到防堵塞的作用。气体由出气口排出后,经过排气管排至烟尘沉淀腔内,烟尘沉淀腔内设有螺旋状的钢板,烟尘沉淀在钢板上,并顺着螺旋状的钢板落至烟尘沉淀腔的底部,可开启密封盖将沉淀的烟尘排出。气体由烟尘沉淀腔一侧的排气尾管排出,烟尘沉淀腔与排气管的衔接处设有密封圈,防止废气泄漏。同时排气管与出气口旋转连接,可随意调节排气管的方向,并通过锁止环对排气管进行固定。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