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振低噪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381发布日期:2019-04-20 04:0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振低噪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振低噪声的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而目前市场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发动机气缸内的配气大多通过挺杆的往复运动实现,并且挺杆与缸盖之间一般都会设有一定的气门间隙,以对挺杆的膨胀变形进行补偿,但是在此状态下挺杆的快速移动则会产生一定振动,造成挺杆与缸盖之间的撞击,一方面增大了挺杆的磨损,另一方面形成较大的噪音,另外由于存在膨胀变形使得挺杆的固定效果有限,难以形成良好的固定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振低噪声的摩托车发动机,以解决现有的气门间隙造成挺杆在移动过程中的振动和膨胀变形,影响挺杆的有效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振低噪声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配气机构和气缸,所述配气机构由凸轮和挺杆共同组成,所述挺杆的一端焊接有端板,所述端板外壁与凸轮外壁连接,所述气缸的内部安装有活塞,且气缸的一端安装有缸盖,所述缸盖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且缸盖的顶端安装有挺杆套,所述挺杆套的一端与端板之间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挺杆上,所述挺杆套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挺杆套分别位于出气口和进气口的端口处,所述挺杆套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嵌入有内套,所述挺杆贯穿于内套的内部,且挺杆外壁与挺杆套内壁之间形成有气门间隙,所述内套由六个变形卡套共同组合而成,每个所述变形卡套的外壁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均焊接有第二弹簧,且每个变形卡套的内壁上均嵌入有滚珠,相邻两个所述变形卡套之间均形成有变形间隙。

优选的,所述配气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配气机构分别与出气口和进气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缸盖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六个所述变形卡套均为弧形结构,且六个变形卡套呈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于挺杆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挺杆套、内套、滚珠、第二弹簧和气门间隙,挺杆在进行往复移动时,通过滚珠的滚动实现与内套之间的相对移动,一方面不影响挺杆与内套之间的过盈配合,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小挺杆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而移动时内套与挺杆套之间的相对位置之间仍保持不变,若挺杆此过程中产生振动,则会带动内套产生同幅度振动,但在第二弹簧的限定下会一定程度的减小内套的振动幅度,以此达到限定挺杆振动幅度的效果,使得挺杆与挺杆套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气门间隙,从而有效避免挺杆与挺杆套或缸盖之间产生撞击,另外挺杆套的内壁上还嵌入有缓冲套,若因其他非正常原因导致挺杆的振动幅度过大,形成挺杆与挺杆套之间撞击时,还能到达一定的减缓效果,有效降低撞击时所产生的噪音,避免形成噪音污染。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二弹簧、变形间隙和变形卡套,挺杆产生热变形时会增大与变形卡套之间的卡合应力,从而通过滚珠进一步挤压变形卡套,导致变形卡套两侧的受力不等,从而压缩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的压缩量增大,反弹力增大,以重新实现平衡受力的现象,并且变形卡套在移动时会随着挺杆的变形而产生相应变形,有效保证挺杆与变形卡套之间的紧密卡和,而变形卡套共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个变形卡套之间的变形间隙为变形卡套之间的共同变形提供一定的变形区域,避免产生相互干扰,使得挺杆无论是产生局部变形或整体变形均能实现良好的卡合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挺杆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挺杆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图中:1-配气机构、2-缸盖、3-出气口、4-气缸、5-活塞、6-进气口、7-挺杆套、8-凸轮、9-挺杆、10-第一弹簧、11-端板、12-安装槽、13-内套、14-滚珠、15-第二弹簧、16-变形间隙、17-变形卡套、18-气门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振低噪声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配气机构1和气缸4,配气机构1由凸轮8和挺杆9共同组成,通过凸轮8的转动逐渐实现挺杆9的主动移动,从而有效实现对应位置处的开启,保证整体发动力能有效进行工作,挺杆9的一端焊接有端板11,端板11外壁与凸轮8外壁连接,气缸4的内部安装有活塞5,且气缸4的一端安装有缸盖2,缸盖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气口3和进气口6,且缸盖2的顶端安装有挺杆套7,挺杆套7的一端与端板11之间焊接有第一弹簧10,端板11与第一弹簧10相互配合,实现挺杆9在移动过程中的被动复位,从而达到往复运动的使用效果,第一弹簧10套设于挺杆9上,挺杆套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挺杆套7分别位于出气口3和进气口6的端口处,挺杆套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内部嵌入有内套13,内套13用于固定挺杆9,并保证挺杆9与挺杆套7之间存在有一定的气门间隙18,以保证能对挺杆9的膨胀变形进行有效补偿,挺杆9贯穿于内套13的内部,且挺杆9外壁与挺杆套7内壁之间形成有气门间隙18,内套13由六个变形卡套17共同组合而成,每个变形卡套17的外壁与安装槽12的内壁之间均焊接有第二弹簧15,且每个变形卡套17的内壁上均嵌入有滚珠14,滚珠14与挺杆9之间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保证挺杆9与内套13之间的有效固定,同时还能降低挺杆9在移动时的摩擦,相邻两个变形卡套17之间均形成有变形间隙16。

为了分别实现发动机内气缸4的进气与出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配气机构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配气机构1分别与出气口3和进气口6连接。

为了分隔进气结构与出气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缸盖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凸起。

为了保证变形卡套17的稳固和导向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变形卡套17的外壁和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六个第二弹簧15和十个滚珠14,且第二弹簧15和滚珠14均呈矩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

为了实现内套13与挺杆9的紧密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六个变形卡套17均为弧形结构,且六个变形卡套17呈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于挺杆9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适用新型时,气泵由进气口6向气缸4内部进行充气,在进行充气时,配气机构1中的进气机构驱动进气口6开启,此时凸轮8转动,驱使挺杆9一端的端板11向靠近缸盖2的方向移动,端板11则对第一弹簧10进行压缩,而挺杆9贯穿挺杆套7向气缸4的内部移动,从而实现开启进气口6的使用效果,便于气体进入气缸4的内部,当发动机在进行持续工作时,配气机构1中的进气机构和出气机构会交叉性持续进行驱动,随着两个凸轮8的转动实现两个挺杆9结构的交替移动,从而保证发动机整体过程的有效进行,而挺杆9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在挺杆套7的内部滑动,挺杆9与内套13之间虽然为过盈配合,但是内套13的组成结构变形卡套17的内壁上嵌入有多个滚珠14,挺杆9在移动的过程中无法与内套13之间直接产生相对滑动,但是挺杆9的移动趋势会带动滚珠14产生转动,而在滚珠14的转动下则会使挺杆9产生移动的效果,而内套13与挺杆套7的相对位置之间仍保持不变,若挺杆9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振动,则会带动内套13产生同幅度振动,但内套13与挺杆套7之间各个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弹簧15,通过第二弹簧15所产生的变形效果对振动起到一定的抵抗和缓冲,从而减小内套13的振动幅度,并以此限定挺杆9的振动幅度,使得挺杆9与挺杆套7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气门间隙18,另外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缸盖2处温度较高,在高温作用下会使挺杆9产生一定的热变形,当挺杆9产生变形后则会增大与各个变形卡套17之间的卡合应力,从而通过滚珠14进一步挤压变形卡套17,当变形应力超过第二弹簧15的弹力时,则会使变形卡套17向安装槽12内移动,此时第二弹簧15的压缩量增大,反弹力增大,以重新实现挺杆9各个方向的受力平衡,并且变形卡套17在移动时会随着挺杆9的变形而产生相应变形,从而有效保证挺杆9与变形卡套17之间的紧密卡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