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工装,特别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属于多面多孔的箱体类零件,主要加工特征是平面和孔系,加工工艺复杂。传统加工工艺中,缸体上的孔加工通过刀具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刀具采用辅助支撑工装,由于此种工装为定制,只能针对特定机器使用,成本较高。当需要对缸体的孔进行打磨修整时,采用上述加工装置成本较高,需要定位、校正等工序,耗费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刀具定位,保证刀具转动稳定性,操作较便利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包括转动轴和刀具,刀具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连接部,连接部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轴段连接,第一轴段插设在缸体中,第二轴段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刀具一侧设有配接盘,刀具与配接盘固定连接,配接盘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设有定位板,定位板卡设在连接槽中。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段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连接部中部设有螺纹孔,固定螺栓穿过第一轴段与连接部的螺纹孔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一端设有延伸部,所述第二轴段一端设有凹陷部,延伸部插设在凹陷部中,延伸部和凹陷部上均设有径向通孔且对应设置,固定销穿过所述径向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槽为矩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具外周缘为锯齿形,锯齿中设有刀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具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配接盘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第一、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螺钉穿设在第一、第二螺纹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能够使刀具在加工时能够准确稳定地定位,防止刀具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晃动;同时,工装和刀具便于安装和拆卸,能够根据不同尺寸的孔进行更换,提升了加工效率;此外,其体积较小,便于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单个工人即可操作,使用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接盘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包括转动轴1和刀具2,刀具2套设在转动轴1上。所述转动轴1包括第一轴段11,第二轴段12和连接部13,连接部13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轴段连接,第一轴段11插设在缸体3中,第二轴段12一端与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可以是电机等动力装置,因此其能够适配不同的机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装置4带动转动轴1旋转,从而使刀具2转动。所述刀具2一侧设有配接盘5,刀具2与配接盘5固定连接。配接盘5设有连接槽51,所述连接部13设有定位板131,定位板131卡设在连接槽51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51为矩形,从而使得配接盘能够带动刀具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奖第一轴端11插设在缸体的定位孔31中,使得转动轴定位,防止转动轴在加工时晃动,然后通过刀具2的转动对加工部32进行加工。通过采用不同直径的转动轴和刀具,能够对不同缸体上的孔进行打磨加工。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段11中部设有通孔111,所述连接部13中部设有螺纹孔132,固定螺栓6穿过第一轴段11与连接部13的螺纹孔132连接,从而便于第一轴段11与连接部的安装和拆卸,且不会影响转动轴的转动平衡。所述连接部13一端设有延伸部133,所述第二轴段12一端设有凹陷部121,延伸部插设在凹陷部121中。延伸部133和凹陷部121上均设有径向通孔10且对应设置,固定销8穿过所述径向通孔10,从而使得连接部13与第二轴段12连接。所述刀具2外周缘为锯齿形,锯齿21中设有刀片9,通过刀片可对加工部32进行加工。所述刀具2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2,所述配接盘5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52,第一、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螺钉20穿设在第一、第二螺纹孔中,从而使配接盘和刀具便于组装。
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刀具工装能够使刀具在加工时能够准确稳定地定位,防止刀具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晃动;同时,工装和刀具便于安装和拆卸,能够根据不同尺寸的孔进行更换,提升了加工效率;此外,其体积较小,便于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单个工人即可操作,使用较方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