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575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切割机其在切削轮毂过程中往往对需要对其边角进行多角度切削,目前的切削机由于大多为立式切割机,其刀组在机床运动往往受限,对于轮毂切割往往难以达到要求,并且由于切割刀具过于单一,现在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切削刀具往往切削准确性不佳。综合以上技术问题,研发一种切削灵活、准确性高的切削机也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弊端提供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其中,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动力机构、切削机构以及调节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板、电机、电机轴、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板上,所述电机轴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传动带轮连接;

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刀盘锁紧块、边刀盘、边刀下刀盘、边刀轴轴套、边刀轴、边刀轴轴承、边刀法兰、防松挡圈、第二传送带轮以及传送带;所述边刀轴轴套呈长方体结构,固定于所述电机板底部位置,所述边刀轴贯穿边刀轴轴套,所述边刀轴一端固定连接边刀下刀盘,另一端套合第二传送带轮,所述防松挡圈固定在边刀轴末端,位于第二传送轮一侧,所述传送带套合在第一传送带轮与第二传送带轮上;所述边刀轴轴承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边刀轴轴承分别卡合与所述边刀轴轴套内部两端,所述边刀轴轴承与边刀轴轴套呈过盈配合,所述边刀轴轴承套合在所述边刀轴上,所述边刀轴轴承与边刀轴承间隙配合;所述边刀法兰数量为两个固定在所述边刀轴轴套外部两端,所述边刀法兰套合在所述边刀轴四周;所述边刀轴与所述边刀下刀盘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呈圆柱体凹槽结构,其顶部呈圆锥形结构;所述边刀下刀盘位于所述边刀盘一侧,所述边刀锁紧块位于边刀盘另一侧,所述边刀锁紧块通过螺栓将边刀盘固定在所述边刀下刀盘一端;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支撑板,所述第一底板顶部两侧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一滑动轨道,所述第一滑动轨道呈长方体突起结构,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底板底部两端各设置有一条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套合在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上,实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一端设置有第一丝杆轴套,所述第一丝杆轴套内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连接第二底板,另一端连接第一丝杆电机;

所述第二底板顶部两侧均设有一条第二滑动轨道,所述第二滑动轨道呈长方体突起结构,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方位置,所述支撑板与第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底部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套合在所述第二滑动轨道上,实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一端设置有第二丝杆轴套,所述第二丝杆轴套内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连接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第二丝杆电机,所述支撑板连接边刀轴轴套底部,所述边刀轴轴套位于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心位置。

上述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形状、大小、位置均与所述第一滑动轨道相对应。

上述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形状、大小、位置均与所述第二动轨道相对应。

上述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其中,所述第一底板与支撑板呈平行设置。

上述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其中,所述边刀盘呈圆形设置,所述边刀盘四周均匀设置有切割齿。

上述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其中,所述边刀下刀盘包括刀盘连接部、刀轴连接部以及刀轴密封部,所述刀盘连接部与边刀盘连接,所述刀盘连接部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块,以卡接边刀盘中心位置;所述刀轴连接部,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刀轴连接部卡接在所述边刀轴连接槽内,所述刀轴连接部与连接槽过盈配合,所述刀轴密封部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

特殊设计切削机构,采用刀盘锁紧块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连接,锁紧块通过螺栓进行多角度固定,可靠性高,安全牢靠。采用特殊的边刀下刀盘设计,刀盘连接部特别设计定位凸块,安装时定位准确快速,有利于快速安装;刀轴连接部与刀轴连接槽过盈配合,连接可靠;刀轴密封部上特别连接密封环,保证连接处密封效果,避免灰尘颗粒进入。

采用特别传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带轮、第二传动带轮配合传动带进行传动,在第二传动带轮一侧特殊这孩子防松挡圈,避免传送带在运动过程中滑落,保证使用安全,提升使用效率。

独家设计多向调节装置通过第一、第二滑动轨道与第一第二凹槽配合,实现前后左右多方向灵活调节,配合丝杆使用,避免了原先人工推拉调节的不便,大大提升其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边刀下刀盘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切削机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边刀轴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动力机构1、电机板11、电机12、电机轴13、第一传动带轮14;

切削机构2、刀盘锁紧块21、边刀盘22、边刀下刀盘23、刀盘连接部231、定位凸块2311、刀轴连接部232、刀轴密封部233、环形凹槽234、密封圈235、边刀轴轴套24、边刀轴25、连接槽251、边刀轴轴承26、边刀法兰27、防松挡圈28、第二传送带轮29、传送带210;螺栓4;

调节机构3、第一底板31、第一滑动轨道311、第一丝杆轴套312、第一丝杆313、第一丝杆电机314、第二底板32、第一凹槽321、第二滑动轨道322、第二丝杆轴套323、第二丝杆324、第二丝杆电机325、第一滑动块326、支撑板33、第二滑动块331、第二凹槽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卧式切削机边刀切削工装,其中,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动力机构、切削机构以及调节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板、电机、电机轴、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板上,所述电机轴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传动带轮连接;

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刀盘锁紧块、边刀盘、边刀下刀盘、边刀轴轴套、边刀轴、边刀轴轴承、边刀法兰、防松挡圈、第二传送带轮以及传送带;所述边刀轴轴套呈长方体结构,固定于所述电机板底部位置,所述边刀轴贯穿边刀轴轴套,所述边刀轴一端固定连接边刀下刀盘,另一端套合第二传送带轮,所述防松挡圈固定在边刀轴末端,位于第二传送轮一侧,所述传送带套合在第一传送带轮与第二传送带轮上;所述边刀轴轴承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边刀轴轴承分别卡合与所述边刀轴轴套内部两端,所述边刀轴轴承与边刀轴轴套呈过盈配合,所述边刀轴轴承套合在所述边刀轴上,所述边刀轴轴承与边刀轴承间隙配合;所述边刀法兰数量为两个固定在所述边刀轴轴套外部两端,所述边刀法兰套合在所述边刀轴四周;所述边刀轴与所述边刀下刀盘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呈圆柱体凹槽结构,其顶部呈圆锥形结构;所述边刀下刀盘位于所述边刀盘一侧,所述边刀锁紧块位于边刀盘另一侧,所述边刀锁紧块通过螺栓将边刀盘固定在所述边刀下刀盘一端;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支撑板,所述第一底板顶部两侧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一滑动轨道,所述第一滑动轨道呈长方体突起结构,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底板底部两端各设置有一条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套合在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上,实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一端设置有第一丝杆轴套,所述第一丝杆轴套内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连接第二底板,另一端连接第一丝杆电机;

所述第二底板顶部两侧均设有一条第二滑动轨道,所述第二滑动轨道呈长方体突起结构,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方位置,所述支撑板与第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底部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套合在所述第二滑动轨道上,实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一端设置有第二丝杆轴套,所述第二丝杆轴套内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连接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第二丝杆电机,所述支撑板连接边刀轴轴套底部,所述边刀轴轴套位于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凹槽形状、大小、位置均与所述第一滑动轨道相对应。所述第二凹槽形状、大小、位置均与所述第二动轨道相对应。所述第一底板与支撑板呈平行设置。所述边刀盘呈圆形设置,所述边刀盘四周均匀设置有切割齿。所述边刀下刀盘包括刀盘连接部、刀轴连接部以及刀轴密封部,所述刀盘连接部与边刀盘连接,所述刀盘连接部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块,以卡接边刀盘中心位置;所述刀轴连接部,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刀轴连接部卡接在所述边刀轴连接槽内,所述刀轴连接部与连接槽过盈配合,所述刀轴密封部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

特殊设计切削机构,采用刀盘锁紧块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连接,锁紧块通过螺栓进行多角度固定,可靠性高,安全牢靠。采用特殊的边刀下刀盘设计,刀盘连接部特别设计定位凸块,安装时定位准确快速,有利于快速安装;刀轴连接部与刀轴连接槽过盈配合,连接可靠;刀轴密封部上特别连接密封环,保证连接处密封效果,避免灰尘颗粒进入。

采用特别传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带轮、第二传动带轮配合传动带进行传动,在第二传动带轮一侧特殊这孩子防松挡圈,避免传送带在运动过程中滑落,保证使用安全,提升使用效率。

独家设计多向调节装置通过第一、第二滑动轨道与第一第二凹槽配合,实现前后左右多方向灵活调节,配合丝杆使用,避免了原先人工推拉调节的不便,大大提升其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