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1573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中的工装夹具及采用该工装夹具加工薄壁筒的方法,具体为一种加工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筒类零件是实际生产中应用比较多的零件,也属于难加工零件,该类零件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受切削力和夹紧力的作用下,易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如夹持力不足,加工时切削力较大,容易造成零件松动甚至脱落;而加持力过大则会引起零件变形,圆度不满足要求,特别是加工该类零件的内孔时,很难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了解决这类零件的加工难题,现有技术采用了扇形软爪,夹持工件外圆,增大装夹接触面积;或增加工艺肋,减少夹紧力引起的变形,或采用螺母轴向夹紧等方法。这些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若对于大批量的生产,这些装置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装置和加工方法,通过该装置和加工方法,可确保不锈钢薄壁筒加工要求,同时提高该类薄壁件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工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装置,包括锥度心轴,所述锥度心轴的一侧连接联接盘,联接盘的另一侧连接用于夹持定位工件的空心圆筒体,所述空心圆筒体由2个空心半圆体经螺栓联接组装而成;所述空心圆筒体内部设置圆形推板。

进一步地,所述联接盘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圆筒体的外圆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圆筒体由2个空心半圆体经4~8组螺栓联接组装而成,优选8组螺栓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推板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空心圆筒体内径尺寸1~1.2mm。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推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便于螺纹连接拉钩,用于对筒状薄壁件的拉出和推送。

采用上述装置加工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⑴、选择302不锈钢管料截断,留出加工余量;

⑵、将步骤⑴截取的管料进行在1000-1050℃下退火,退火后保温30min;

⑶、将退火后的管料在车床上粗车管料外圆,留出加工余量;

⑷、将步骤⑶加工后的管料装入所述的空心圆筒体内,调节螺栓预紧力,调整好夹持力度,精车内圆;

⑸、用圆形推板拉出加工完成后的锈钢薄壁筒。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锥度心轴与车床主轴内孔连接,稳定可靠;通过螺栓调节2个半圆体之间的紧实度,简单高效地可对筒状薄壁件的夹持力调节;薄壁零件加工完毕后,可通过圆形推板快速推送,操作效率高。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筒状薄壁件定位精度低,装夹易变形的问题,具有夹紧可靠、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完全可以保证薄壁零件的加工要求,操作方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装置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装置和方法。包括锥度心轴6,所述锥度心轴6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联接盘1,联接盘1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用于夹持定位工件的空心圆筒体,这里所述的工件即不锈钢薄壁筒;空心圆筒体由2个空心半圆体(2、3)经螺栓联接组装而成;空心圆筒体内部设置圆形推板5。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承力及稳定性,所述联接盘1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圆筒体的外圆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心圆筒体由2个空心半圆体(2、3)经4~8组螺栓联接组装而成,优选8组螺栓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推板5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空心圆筒体内径尺寸1~1.2mm,圆形推板5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这样便于对筒状薄壁件的拉出和推送。

采用该装置加工不锈钢薄壁筒内圆的方法如下

⑴、选择302不锈钢管料截断,留出加工余量;

⑵、将步骤⑴截取的管料进行在1000-1050℃下退火,退火后保温30min;

⑶、将退火后的管料在车床上粗车管料外圆,留出加工余量;

⑷、将步骤⑶加工后的管料装入所述的空心圆筒体内,调节螺栓预紧力,调整好夹持力度,精车内圆;

⑸、用圆形推板拉出加工完成后的锈钢薄壁筒。

具体实施例如下,先通过锥度心轴6与车床主轴中心孔连接,根据被加工筒状薄壁件的外径尺寸调整好空心半圆体(2、3),使得空心圆筒体的内径与不锈钢薄壁筒粗车后的外径基本一致,夹持力适中;待车床加工完筒状薄壁件的内径后,在圆形推板5在螺纹孔处旋入拉钩,拉动拉钩,拉出筒状薄壁件,工序完成。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筒状薄壁件定位精度低,装夹易变形的问题,具有夹紧可靠、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完全可以保证薄壁零件的加工要求,操作方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基本构思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其它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