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6106发布日期:2020-05-19 20:4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收集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的透明机械上的冷凝水需要回收,目前常用的是通过水泵进行抽吸回收,由于冷凝水温度十分高,与生活中的水蒸气温度基本一致,这样使得冷凝水通过水泵时很容易气蚀,影响泵体正常工作,腐蚀泵体部件,抽吸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真空的收集系统,可以方便的收集冷凝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能够使冷凝水抽吸效率高,结构简单,部件制作容易,成本低,更换方便,可以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括集水箱、转换腔、盖体、圆环柱、顶盖、滑动体、滑动杆、中浮球和下浮球,所述集水箱通过过滤板将腔体分成集水腔和滤水腔两部分,集水腔一端依次连接有吸水管和进水管,进水管与转换腔一端相连接;所述转换腔顶部设置有上端口,上端口上安装有盖体,盖体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面上设置有通孔,盖体侧壁上设置有正压气孔和真空吸孔,真空吸孔垂直位置比正压气孔垂直位置高,正压气孔和真空吸孔均与凹槽相连通;凹槽内设置有吸铁下圈、圆环柱和吸铁上圈,吸铁上圈和吸铁下圈分别位于圆环柱上下两端;所述滑动体的上滑柱设置在圆环柱内,上滑柱与圆环柱形成滑动配合,圆环柱与上滑柱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上滑柱下端设置有下柱体,上滑柱的内槽底部设置有中孔,中孔位于下柱体内,下柱体穿设在通孔内;所述滑动杆穿设在中孔内,滑动杆侧壁与中孔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中孔中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滑动杆形成过渡配合,所述滑动杆一端设置有螺母,螺母的截面尺寸大于中孔的直径,所述滑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槽,滑动杆中部滑动设置有中浮球,滑动杆另一端穿过转换腔底部且连接有下浮球;所述盖体上端连接有顶盖,顶盖的容纳腔与圆环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转换腔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出水接头和出水管;

所述进水接头一端设置有第一盖阀板,第一盖阀板的第一旋转端与进水接头的第一内端口相铰接,第一盖阀板的第一压端与第一内端口的侧壁形成贴合与分离两种工作状态;

所述出水接头一端设置有第二盖阀板,第二盖阀板的第二旋转端与出水接头的第二内端口相铰接,第二盖阀板的第二压端与第二内端口的侧壁形成贴合与分离两种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中浮球位于转换腔的内转腔内;所述下浮球位于滤水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柱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孔,真空吸孔和正压气孔分别与圆环柱侧壁上的孔位置相对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滑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槽,可以使得侧槽滑动到第二密封圈的位置时,可以保证内槽、中孔与滑动杆之间的间隙、内转腔三者相互连通,在真空泵与真空吸孔接通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对内转腔进行抽真空,从而保证冷凝水顺利吸入内转腔内;凹槽内设置有吸铁下圈、圆环柱和吸铁上圈,吸铁上圈和吸铁下圈分别位于圆环柱上下两端,中浮球顶动下柱体使得上滑柱与吸铁上圈相互吸附在一起,滑动体的重力略大于吸铁上圈的吸附力,当中浮球不再顶动下柱体时,滑动体向下掉落有一定的延迟时间,从而保证正压气孔的气压有一定时间能将内转腔冷凝水压出;同理,吸铁下圈与上滑柱下端相互吸附在一起,当中浮球顶动下柱体,下柱体向上运动有一个滞后时间,从而可以有效保证真空吸孔对内转腔进行抽真空,保证冷凝水有一定的时间顺利进入内转腔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制作成本低,冷凝水抽吸效率高,可以进行广泛使用和推广。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的主视剖面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的主视剖面局部b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的主视剖面局部c放大示意图。

图中:1-集水箱、101-集水腔、102-滤水腔、103-过滤板、2-吸水管、3-进水接头、301-第一内端口、4-第一盖阀板、401-第一旋转端、402-第一压端、5-进水管、6-转换腔、601-上端口、602-内转腔、7-盖体、701-凹槽、702-正压气孔、703-真空吸孔、704-通孔、8-圆环柱、9-吸铁下圈、10-吸铁上圈、11-顶盖、1101-容纳腔、12-滑动体、1201-上滑柱、1202-内槽、1203-下柱体、1204-中孔、13-滑动杆、1301-侧槽、14-中浮球、15-下浮球、16-出水接头、1601-第二内端口、17-第二盖阀板、1701-第二旋转端、1702-第二压端、18-出水管、19-第一密封圈、2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4,本发明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包括集水箱1、转换腔6、盖体7、圆环柱8、顶盖11、滑动体12、滑动杆13、中浮球14和下浮球15,所述集水箱1通过过滤板103将腔体分成集水腔101和滤水腔102两部分,集水腔101一端依次连接有吸水管2和进水管5,进水管5与转换腔6一端相连接;所述转换腔6顶部设置有上端口601,上端口601上安装有盖体7,盖体7内部设置有凹槽701,凹槽701底面上设置有通孔704,盖体7侧壁上设置有正压气孔702和真空吸孔703,真空吸孔703垂直位置比正压气孔702垂直位置高,正压气孔702和真空吸孔703均与凹槽701相连通;凹槽701内设置有吸铁下圈9、圆环柱8和吸铁上圈10,吸铁上圈10和吸铁下圈9分别位于圆环柱8上下两端;所述滑动体12的上滑柱1201设置在圆环柱8内,上滑柱1201与圆环柱8形成滑动配合,圆环柱8与上滑柱1201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9,上滑柱1201下端设置有下柱体1203,上滑柱1201的内槽1202底部设置有中孔1204,中孔1204位于下柱体1203内,下柱体1203穿设在通孔704内;所述滑动杆13穿设在中孔1204内,滑动杆13侧壁与中孔1204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中孔1204中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第二密封圈20与滑动杆13形成过渡配合,所述滑动杆13一端设置有螺母,螺母的截面尺寸大于中孔1204的直径,所述滑动杆13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槽1301,滑动杆13中部滑动设置有中浮球14,滑动杆13另一端穿过转换腔6底部且连接有下浮球15;所述盖体7上端连接有顶盖11,顶盖11的容纳腔1101与圆环柱8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转换腔6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出水接头16和出水管18;

所述进水接头3一端设置有第一盖阀板4,第一盖阀板4的第一旋转端401与进水接头3的第一内端口301相铰接,第一盖阀板4的第一压端402与第一内端口301的侧壁形成贴合与分离两种工作状态;

所述出水接头16一端设置有第二盖阀板17,第二盖阀板17的第二旋转端1701与出水接头16的第二内端口1601相铰接,第二盖阀板17的第二压端1702与第二内端口1601的侧壁形成贴合与分离两种工作状态;

所述中浮球14位于转换腔6的内转腔602内;所述下浮球15位于滤水腔102内;

所述圆环柱8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孔,真空吸孔703和正压气孔702分别与圆环柱8侧壁上的孔位置相对齐。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透平机械冷凝水真空收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将集水箱1与冷凝水产生装置相连通,当集水箱1冷凝水越来越多时,冷凝水从集水腔101通过过滤板103流入到滤水腔102内,下浮球15向上浮动,使得滑动杆13的侧槽1301滑动到第二密封圈20处,滑动杆13一端的螺母滑动到容纳腔1101内,内槽1202、中孔1204与滑动杆13之间的间隙、内转腔602三者相互连通,在真空泵与真空吸孔703接通的情况下,真空泵对内转腔602进行抽真空,内转腔602内部形成负压,第一盖阀板4绕着第一旋转端401转动,第一压端402与第一内端口301侧壁分离,使得集水腔101的冷凝水通过吸水管2、进水接头3和进水管5进入到内转腔602内,随着内转腔602冷凝水的增多,中浮球14在滑动杆13上向上滑动,中浮球14顶动滑动体12下端的下柱体1203,上滑柱1201下端与吸铁下圈9分离,上滑柱1201在圆环柱8内向上滑动直到上滑柱1201挡住真空吸孔703,上滑柱1201上端与吸铁上圈10吸附在一起,上滑柱1201下端运动到正压气孔702上方,正压气孔702的正压气体通过下柱体1203外侧壁与通孔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内转腔602内,使得内转腔602内部的冷凝水在正压气体的压力下,冷凝水进入出水接头16,推动第二盖阀板17绕着第二旋转端1701转动,第二盖阀板17的第二压端1702离开第二内端口1601侧壁,从而冷凝水顺利通过出水管18排出,随着内转腔602冷凝水减少,中浮球14在滑动杆13上向下滑动,上滑柱1201下端与吸铁下圈9吸附在气压,真空泵再次对内转腔602进行抽真空,周而复始,从而较好实现冷凝水的顺利收集与排放。

本发明通过将滑动杆13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槽1301,可以使得侧槽1301滑动到第二密封圈20的位置时,可以保证内槽1202、中孔1204与滑动杆13之间的间隙、内转腔602三者相互连通,在真空泵与真空吸孔703接通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对内转腔602进行抽真空,从而保证冷凝水顺利吸入内转腔602内;凹槽1202内设置有吸铁下圈9、圆环柱8和吸铁上圈10,吸铁上圈10和吸铁下圈9分别位于圆环柱8上下两端,中浮球14顶动下柱体1203使得上滑柱1201与吸铁上圈10相互吸附在一起,滑动体12的重力略大于吸铁上圈10的吸附力,当中浮球14不再顶动下柱体1203时,滑动体12向下掉落有一定的延迟时间,从而保证正压气孔702的气压有一定时间能将内转腔602冷凝水压出;同理,吸铁下圈9与上滑柱1201下端相互吸附在一起,当中浮球14顶动下柱体1203,下柱体1203向上运动有一个滞后时间,从而可以有效保证真空吸孔703对内转腔602进行抽真空,保证冷凝水有一定的时间顺利进入内转腔602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制作成本低,冷凝水抽吸效率高,可以进行广泛使用和推广。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