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8545发布日期:2020-04-10 2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器、蓄热型蒸发器和旁通管路,所述蒸发器和蓄热型蒸发器串连设置,所述蒸发器的工质出口与所述蓄热型蒸发器的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蓄热型蒸发器并连,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工质出口连通,且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膨胀机(2),所述膨胀机(2)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旁通管路的工质出口和所述蓄热型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均连通;

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的工质入口与所述膨胀机(2)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3)的工质出口与所述蒸发组件的工质入口连通,且所述冷凝器(3)与所述蒸发组件之间的管路上串接有工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为车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所述蒸发器的供热通道进口和所述蓄热型蒸发器的供热通道进口均与车辆的尾气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出口通过三通阀与所述蒸发器的供热通道进口和所述蓄热型蒸发器的供热通道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蒸发组件并连设置;

两个所述蒸发组件分别为第一蒸发组件和第二蒸发组件,所述第一蒸发组件的蒸发器为第一蒸发器(1),所述第一蒸发组件的蓄热型蒸发器为第一蓄热式蒸发器(5),所述第二蒸发组件的蒸发器为第二蒸发器(11),所述第二蒸发组件的蓄热型蒸发器为第二蓄热式蒸发器(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出口通过第一三通阀(7)与所述第一蒸发器(1)和所述第一蓄热式蒸发器(5)连通,所述尾气出口通过第二三通阀(9)与所述第二蒸发器(11)和所述第二蓄热式蒸发器(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蒸发组件并连设置。

7.根据权利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器(6),从所述膨胀机(2)流至所述冷凝器(3)的工质与从所述冷凝器(3)流至所述蒸发器的工质在所述回热器(6)中进行热交换。

8.一种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1)判断是否检测到的尾气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或检测到的尾气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尾气参数,若是则进入步骤a2),若否则进入步骤a3);

a2)开启第一阀门且关闭第二阀门;

a3)关闭第一阀门且开启第二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蒸发组件并连设置,两个所述蒸发组件分别为第一蒸发组件和第二蒸发组件;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步骤:

a0)判断检测到的尾气温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若是则车辆的尾气进入第一蒸发组件内,若否则车辆的尾气进入第二蒸发组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参数为尾气压力,所述第一预设尾气参数为第一预设尾气压力。

11.一种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的尾气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或检测到的尾气参数低于第一预设尾气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识别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显示是,则控制第一阀门开启且控制第二阀门关闭,若判断结果显示否,则控制第一阀门关闭且控制第二阀门开启。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器、蓄热型蒸发器和旁通管路,所述蒸发器和蓄热型蒸发器串连设置,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蓄热型蒸发器并连,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工质出口连通,且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膨胀机,所述膨胀机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旁通管路的工质出口和所述蓄热型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均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与所述膨胀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工质出口与所述蒸发组件的工质入口连通,且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组件之间的管路上串接有工质泵。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可以应用于尾气余热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花;王培伦;李敏;陈火雷;隋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