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8572发布日期:2019-10-13 00:1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冲回压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反冲发动机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如作为动力设备,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燃油价格不断的升高,反冲式发动机的发展潜力已趋极限,能耗较大,能源利用率不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以满足如今节能减排的新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通过对高压发射腔中水平方向的燃料气体形成竖直方向的对冲,对水平方向的燃料气体形成一定阻力,进而水平方向的燃料气体产生反冲力,增大原有的推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包括设于反冲发动机的高压发射腔中后部的一个或多个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分别设于高压发射腔的腔壁顶部和底部,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上分别设有上喷射管和下喷射管,上喷射管和下喷射管分别与液态燃料供应装置连接,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上设有点火装置,上喷射管和下喷射管设有流量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点火装置为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流量调节装置为流量调节阀,上下流量调节阀与控制装置连接,同步调节流量。

进一步地,上喷射管和下喷射管包括燃料管和氧气管,燃料和氧气在流量调节装置处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压发射腔中后部设置一个或多个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喷射经点燃后的气体对冲,形成气幕,向高压发射腔前部喷射的水平方向的高压燃气在该气幕的作用下,产生更强的反冲推力,更好的利用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包括设于反冲发动机的高压发射腔7中后部的一个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分别设于高压发射腔7的腔壁顶部和底部,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上分别设有上喷射管1和下喷射管4,上喷射管1和下喷射管4分别与液态燃料供应装置连接,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上分别设有上点火装置3和下点火装置6,上喷射管1和下喷射管4上分别设有上流量调节装置2和下流量调节装置5。

本实施例中,点火装置为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流量调节装置为流量调节阀,上下流量调节阀与控制装置连接,进而同步调节流量,使得上下气流量相同,对冲形成气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液态燃料通过上喷射管1和下喷射管4,经过上点火装置3和下点火装置6点然后喷入高压发射腔7,上下两股气体对冲形成气幕,在中部汇集后,一部分喷向高压发射腔7前部,另一部分喷向高压发射腔7后部,向高压发射腔7前部喷射的部分与高压发射腔7中水平高压燃气8相遇,形成水平高压燃气8的阻力,进而,在该气幕的作用下,水平高压燃气8内压急剧增加,在高压发射腔7的承受范围内,冲破该气幕,从高压发射腔7尾部喷出,此时的高压燃气具有很强的爆发力,从而对高压发射腔7产生更强的反冲推力。

根据不同的高压发射腔7和水平高压燃气8的大小,可以通过上流量调节装置2和下流量调节装置5调节流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包括设于反冲发动机的高压发射腔7中后部的多个上喷射口和下喷射口。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反冲发动机的反冲回压结构,上喷射管1和下喷射管4包括燃料管和氧气管,燃料和氧气分别由不同的管道供应,分别由燃料供应仓、氧气供应仓提供,在流量调节装置处混合,氧气可以助燃。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均为现有结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