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4801发布日期:2020-08-07 17:4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加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对汽车排气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排气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舒适性和排放水平。同时,为达到油耗法规和节能惠民目标,除了进一步优化动力以外,还要大力推动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而结构优化设计又是轻量化设计的措施之一,所以在产品设计前期就要充分考虑结构的优化设计。排气系统设计时,在保证排放、降噪和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要尽量做好轻量化设计。在排气系统的吊钩设计时,多数情况下都会对吊钩进行加强。但还没有在对吊钩加强的同时对排气系统本体也加强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提升了吊钩整体刚度,还降低了消声器与其排气管连接区域的应力,提升整体的可靠性水平的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包括消音器、排气管、吊钩和辅助支撑;所述吊钩包括第二吊钩连接段、第三吊钩连接段和用于安装吊耳的第一吊钩连接段,所述第二吊钩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吊钩连接段和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之间;所述辅助支撑包括第一辅助连接段、第二辅助连接段和第三辅助连接段,所述第二辅助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之间;所述第一辅助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吊钩连接段贴合并固定连接;

所述消音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排气管的端盖,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中的一个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与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贴合在所述端盖表面上;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贴合在所述排气管的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为圆形管,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呈弧线形以使第三辅助连接段能够与排气管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辅助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辅助连接段均为直线段。

进一步,所述第一吊钩连接段、第二吊钩连接段和第三吊钩连接段构成呈u字型结构或z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吊钩连接段、所述第二吊钩连接段和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均为直线段。

进一步,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与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贴合在所述端盖表面上;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贴合在所述排气管的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吊钩连接段、第二吊钩连接段和第三吊钩连接段构成呈u字型结构或z字型结构;所述排气管为圆形管,所述第三吊钩连接段呈弧线形以使第三吊钩连接段能够与排气管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一吊钩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吊钩连接段均为直线段。

进一步,所述第一辅助连接段、所述第二辅助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辅助连接段均为直线段。

进一步,所述吊钩和/或所述辅助支撑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不仅提升了吊钩整体刚度,还降低了消声器与其排气管连接区域的应力,提升整体的可靠性水平;辅助支撑对吊钩增加加强支撑,且加强了消声器及其出气管的连接;节省了对排气系统本体进行加强的独立支架,达到了结构优化设计目的;辅助支撑与吊钩的贴合位置有一个直线段设计,该设计保证了其与吊钩焊接的焊缝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斜视图。

图中:

1-消音器,11-端盖;2-吊钩,21-第一吊钩连接段,22-第二吊钩连接段,23-第三吊钩连接段;3-辅助支撑,31-第一辅助连接段,32-第二辅助连接段,33-第三辅助连接段;4-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包括消音器1、排气管4、吊钩2和辅助支撑3;吊钩2包括第二吊钩连接段22、第三吊钩连接段23和用于安装吊耳的第一吊钩连接段21,第二吊钩连接段22设置在第一吊钩连接段21和第三吊钩连接段23之间;辅助支撑3包括第一辅助连接段31、第二辅助连接段32和第三辅助连接段33,第二辅助连接段32设置在第一辅助连接段31和第三辅助连接段33之间;第一辅助连接段31与第二吊钩连接段22贴合并固定连接;

消音器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排气管4的端盖11,第三吊钩连接段23和第三辅助连接段33中的一个与端盖11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排气管4固定连接。

吊耳主要是将排气系统挂到底盘上,主要材料为硅胶或橡胶。第一吊钩连接段21的长度根据吊耳布置位置及吊耳宽度决定。第二吊钩连接段22不仅与辅助支撑3固定连接;第二吊钩连接段22还用于协调消声器1与安装橡胶吊耳的第一吊钩连接段21的间距,第二吊钩连接段22的长度根据消声器1的位置和吊耳安装位置确定。

辅助支撑和吊钩采用的材料相同,考虑到轻量化设计,吊钩和辅助支撑都选用空芯不锈钢管材;辅助支撑也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的板材。为了产品的协调性和美观性,吊钩和辅助支撑采用相同的管径和厚度。

消声器1包括端盖11和筒体,端盖11和筒体是通过咬边扣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端盖11中间有个孔,用于安装排气管,两者间通过焊接固定。消声器1的端面近似于椭圆,其端盖11也呈椭圆形。

第一辅助连接段31与第二吊钩连接段22贴合,并在贴合处的两边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第一辅助连接段31的长度由第一辅助连接段31与第二吊钩连接段之间的焊缝长度要求确定;第二辅助连接段32主要用于协调辅助支撑3的第一辅助连接段31与排气管4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吊钩连接段22与第一吊钩连接段21平滑连接;第二吊钩连接段22和第三吊钩连接段23平滑连接。第二辅助连接段32和第一辅助连接段31平滑连接;第二辅助连接段32和第三辅助连接段33平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吊钩2和/或辅助支撑3为中空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吊钩连接段23与端盖11固定连接,第三辅助连接段33与排气管4固定连接。第三吊钩连接段23与端盖11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并不以此为限。第三辅助连接段33与靠近端盖11处的排气管4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吊钩连接段23贴合在端盖11表面上;第三辅助连接段33贴合在排气管4的表面上。第三吊钩连接段23的形状与端盖11表面的形状相同以及第三辅助连接段33形状与排气管4的表面的形状相同有利于保证辅助支撑3与排气管4的焊接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4为圆形管,第三辅助连接段33呈弧线形以使第三辅助连接段33能够与排气管4的表面贴合,第一辅助连接段31和第二辅助连接段32均为直线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吊钩连接段21、第二吊钩连接段22和第三吊钩连接段23构成呈u字型结构或z字型结构;第一吊钩连接段21、第二吊钩连接段22和第三吊钩连接段23均为直线段。

端盖11的表面为平面,第一吊钩连接段21为直线段,第一吊钩连接段21与端盖11的表面贴合,有利于提高了焊接质量。第一辅助连接段31与第二吊钩连接段22均设置为直线段,是为了更好的贴合以提高焊接质量。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吊钩与辅助支撑安装到排气系统上的部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吊钩连接段23与排气管4固定连接,第三辅助连接段33与端盖11固定连接。第三吊钩连接段23与排气管4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并不以此为限。第三辅助连接段33与靠近端盖11处的端盖11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辅助连接段33贴合在端盖11表面上;第三吊钩连接段23贴合在排气管4的表面上。第三辅助连接段33的形状与端盖11表面的形状相同以及第三吊钩连接段23的形状与排气管4的表面的形状相同有利于保证辅助支撑3与排气管4的焊接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吊钩连接段21、第二吊钩连接段22和第三吊钩连接段23构成呈u字型结构或z字型结构;排气管4为圆形管,第三吊钩连接段23呈弧线形以使第三吊钩连接段23能够与排气管4的表面贴合。第一吊钩连接段21和第二吊钩连接段22均为直线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连接段31、第二辅助连接段32和第三辅助连接段33均为直线段。端盖11的表面为平面,第三辅助连接段33为直线段,第三辅助连接段33与端盖11的表面贴合,有利于提高了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系统吊钩安装结构,不仅提升了吊钩整体刚度,还降低消声器与其排气管连接区域的应力,提升整体的可靠性水平;辅助支撑对吊钩增加加强支撑,且加强了消声器及其出气管的连接;节省了对排气系统本体进行加强的独立支架,达到了结构优化设计目的;辅助支撑与吊钩的贴合位置有一个直线段设计,该设计保证了其与吊钩焊接的焊缝质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