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1510发布日期:2020-09-18 19:3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具体是一种气动发动机。



背景技术:

气动发动机在许多领域应用广泛,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到现代的气动汽车,目前主要用于各种以空气压缩机为起源的气动机械配件,如气动扳手、风炮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动发动机。这种气动发动机成本低、组装简单、空气转换效率高、噪音小等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发动机,包括中空的配气管和配气旋转轴,所述配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支架和后支架,配气管上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第一通气口的中心点和第二通气口的中心点连线与配气管的中心轴线平行,在配气管上还对称设有以配气管的中心轴线为对称线的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第一通气口的中心点、第二通气口的中心点和配气管的中心轴线中心点连线组成的平面,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外端分别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固定在前支架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发分别设有带第一连杆的第一活塞和带第二连杆的第二活塞,所述配气旋转轴顺序穿过后支架、配气管和前支架可自由旋转且配气旋转轴的外壁与配气管内壁紧贴密封不透气,配气旋转轴穿过前支架的一端设有偏离配气旋转轴中轴线的偏心驱动杆,偏心驱动杆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朝外的一端,配气旋转轴包裹在配气管内的外壁上设有呈闭环状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和第二凹槽的中心线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即配气旋转轴转动时第一凹槽始终与第一通气口相通、第二凹槽始终与第二通气口相通,配气旋转轴以第一凹槽三分之一周长的长度、第一凹槽的深度沿第一凹槽向第二凹槽方向铣出第一凹面,第一凹面不与第二凹槽相通,在配气旋转轴的外壁的另一面相对位置处沿第二凹槽向第一凹槽方向铣出同第一凹面形状一致的第二凹面,第二凹面不与第一凹槽相通,配气旋转轴转动时第一凹面、第二凹面轮流与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相通。

当配气旋转轴顺时针旋转至第一凹面与第一通气管相通时,气体通过第一通气口进入第一凹槽,再通过第一通气管进入第一气缸,气压推动第一气缸内第一活塞向外运动,第一活塞推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偏心驱动杆继续推动配气旋转轴加速顺时针运动,此时,偏心驱动杆推动第二连杆运动,使第二活塞在第二气缸内运动,压缩第二气缸内空气,压缩空气通过第二通气管、第二凹槽及出第二通气口排出配气管,当偏心驱动杆运动到离第一气缸最远端时,第一活塞完成驱动,此时第二凹槽与第二通气管相通,气体开始通过第二通气管进入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活塞向外运动,第二活塞通过第二连杆推动偏心驱动杆,使配气旋转轴继续加速顺时针运动,以此同时,第一活塞把第一气缸内气体通过第一通气管和第一通气口排出配气管,至此为一个循环,由此可以通过给第一通气口加气压实现配气旋转轴循环旋转运动。

这种气动发动机成本低、组装简单、空气转换效率高、噪音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配气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气旋转轴2.第一通气口3.第二通气口4.前支架5.第一通气管6.第一气缸7.第一活塞8.第一连杆9.偏心驱动杆10.第二连杆11.第二活塞12.第二气缸13.第二通气管14.后支架15.配气管16.第一凹槽17.第二凹槽18.第一凹面19.第二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气动发动机,包括中空的配气管15和配气旋转轴1,所述配气管15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支架4和后支架14,配气管15上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通气口2与第二通气口3,第一通气口2的中心点和第二通气口3的中心点连线与配气管15的中心轴线平行,在配气管15上还对称设有以配气管15的中心轴线为对称线的第一通气管5和第二通气管13,第一通气管5和第二通气管13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第一通气口2的中心点、第二通气口3的中心点和配气管15的中心轴线中心点连线组成的平面,第一通气管5和第二通气管13的外端分别连接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12,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12固定在前支架4上,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发12分别设有带第一连杆8的第一活塞7和带第二连杆10的第二活塞11,所述配气旋转轴1顺序穿过后支架14、配气管15和前支架4可自由旋转且配气旋转轴1的外壁与配气管15内壁紧贴密封不透气,配气旋转轴1穿过前支架4的一端设有偏离配气旋转轴1中轴线的偏心驱动杆9,偏心驱动杆9分别连接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10朝外的一端,如图2所示,配气旋转轴1包裹在配气管15内的外壁上设有呈闭环状的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的中心线和第二凹槽17的中心线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通气口2与第二通气口3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即配气旋转轴1转动时第一凹槽16始终与第一通气口2相通、第二凹槽17始终与第二通气口3相通,配气旋转轴1以第一凹槽16三分之一周长的长度、第一凹槽16的深度沿第一凹槽16向第二凹槽17方向铣出第一凹面18,第一凹面18不与第二凹槽17相通,在配气旋转轴1的外壁的另一面相对位置处沿第二凹槽17向第一凹槽16方向铣出同第一凹面18形状一致的第二凹面19,第二凹面19不与第一凹槽16相通,配气旋转轴1转动时第一凹面18、第二凹面19轮流与第一通气管5和第二通气管13相通。

当配气旋转轴1顺时针旋转至第一凹面18与第一通气管5相通时,气体通过第一通气口2进入第一凹槽16,再通过第一通气管5进入第一气缸6,气压推动第一气缸6内第一活塞7向外运动,第一活塞7推动第一连杆8运动,第一连杆8通过偏心驱动杆9继续推动配气旋转轴1加速顺时针运动,此时,偏心驱动杆9推动第二连杆10运动,使第二活塞11在第二气缸12内运动,压缩第二气缸12内空气,压缩空气通过第二通气管13、第二凹槽17及出第二通气口3排出配气管15,当偏心驱动杆9运动到离第一气缸6最远端时,第一活塞7完成驱动,此时第二凹槽17与第二通气管13相通,气体开始通过第二通气管13进入第二气缸12,推动第二活塞11向外运动,第二活塞11通过第二连杆10推动偏心驱动杆9,使配气旋转轴1继续加速顺时针运动,以此同时,第一活塞7把第一气缸6内气体通过第一通气管5和第一通气口2排出配气管15,至此为一个循环,由此可以通过给第一通气口2加气压实现配气旋转轴1循环旋转运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发动机,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的配气管和配气旋转轴,所述配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支架和后支架,配气管上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第一通气口的中心点和第二通气口的中心点连线与配气管的中心轴线平行,在配气管上还对称设有以配气管的中心轴线为对称线的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第一通气口的中心点、第二通气口的中心点和配气管的中心轴线中心点连线组成的平面,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外端分别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固定在前支架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发分别设有带第一连杆的第一活塞和带第二连杆的第二活塞,所述配气旋转轴顺序穿过后支架、配气管和前支架可自由旋转且配气旋转轴的外壁与配气管内壁紧贴密封不透气,配气旋转轴穿过前支架的一端设有偏离配气旋转轴中轴线的偏心驱动杆,偏心驱动杆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朝外的一端,配气旋转轴包裹在配气管内的外壁上设有呈闭环状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和第二凹槽的中心线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即配气旋转轴转动时第一凹槽始终与第一通气口相通、第二凹槽始终与第二通气口相通,配气旋转轴以第一凹槽三分之一周长的长度、第一凹槽的深度沿第一凹槽向第二凹槽方向铣出第一凹面,第一凹面不与第二凹槽相通,在配气旋转轴的外壁的另一面相对位置处沿第二凹槽向第一凹槽方向铣出同第一凹面形状一致的第二凹面,第二凹面不与第一凹槽相通,配气旋转轴转动时第一凹面、第二凹面轮流与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发动机,包括配气管和配气旋转轴,配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支架和后支架,配气管上设有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分别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配气旋转轴顺序穿过后支架、配气管和前支架,配气旋转轴穿过前支架的一端设有偏心驱动杆,偏心驱动杆分别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配气旋转轴包裹在配气管内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配气旋转轴铣出第一凹面、第二凹面,第一凹面不与第二凹槽相通,第二凹面不与第一凹槽相通,配气旋转轴转动时第一凹面、第二凹面轮流与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相通。这种气动发动机成本低、组装简单、空气转换效率高、噪音小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深;许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