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7123发布日期:2021-02-18 13:5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气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尾气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催化剂在高温情况下容易导致活性降低,而且其表面沉积颗粒碳会使催化剂表面活性降低甚至失效,因此大多数尾气净化器会在催化剂载体前加设过滤装置。对于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现有的汽车尾气监测装置均难以进行良好的检验和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监测装置,其能够通过通道机构对尾气进行初步的降温和过滤,然后过滤框架对尾气进行更进一步的过滤和催化,从而使尾气能够得到更好的净化,避免其对空气产生严重的影响。
[0004]
一种汽车尾气监测装置,其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气口、监测装置以及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装置外壳,净化装置外壳上设有与监测装置连通的处理口,净化装置外壳内腔中部设有与净化装置外壳可拆卸连接的过滤框架,过滤框架将净化装置外壳内腔划分为降温区以及排放区,排放区与净化装置的尾气处理出口连通,所述降温区内设有用于引导尾气流动方向的通道机构,降温区中的尾气由处理口流动至过滤框架位置。
[000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机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将降温区划分为第一外通道以及第一内通道,第一外通道一端与处理口连通,第一外通道另一端和第一内通道连通,过滤框架两侧分别为与第一内通道以及排放区。
[000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内侧的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依次将过滤框架包围设置,第二框架将第一内通道划分为第二外通道以及第二内通道,第二外通道一端与第一外通道的端部连通,第二外通道另一端与第二内通道连通,过滤框架两侧分别为与第二内通道以及排放区。
[000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内侧的第三框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第三框架依次将过滤框架包围设置,第三框架将第二内通道划分为第三外通道以及第三内通道,第三外通道一端与第二外通道的端部连通,第三外通道另一端与第三内通道连通,过滤框架两侧分别为与第三内通道以及排放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外壳内还设有限制框架,凹形限制框架的开口包围处理口并留出一个与所述第一外通道一端连通的通道;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第三框架均各有一端连接在限制框架上,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第三框架与限制框架分别的连接端均交错设置。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区内还设有第二检测机构。
[000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中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挡板组件以及第一检测机构。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监测
装置内上下两侧的挡板,上下两侧的挡板分别交叉设置。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侧的挡板长度与下侧的挡板长度之和大于监测装置的高度。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机构的内侧和/或外侧还均匀设有滤板。
[0013]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4]
1、本发明通过设置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中通过通道机构的设置可以延长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内的活动路径,由于路程的增加,相应也很好的减缓了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内部的流动速度,尾气中较大的颗粒物质便发生沉淀,同时尾气的温度也会得到相应的降低,从而便可更利于过滤框架对尾气进行净化;由于较大颗粒物质发生了沉淀,因此过滤框架上便不会发生颗粒堵塞的现象,也更加利于催化剂对尾气进行净化。另外,本发明通过较大颗粒物的自然沉降过滤框架的精过滤,可以形成对汽车尾气良好的过滤效果。
[0015]
2、本发明通过将通道机构设置一组或者多组框架,从而形成对尾气不同程度的减速和降温作用,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尾气进行沉降,利于后续过滤框架对尾气进行净化。本发明还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以及第二检测机构对进行净化作用前后的尾气质量数据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更好的调节框架的组数,形成对尾气更好的过滤净化作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尾气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中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标:110-进气口,120-监测装置,130-挡板组件,140-第一检测机构,150-净化装置,151-净化装置外壳,152-第一框架,153-第二框架,154-第三框架,155-过滤框架,156-限制框架,157-处理口,158-滤板,160-尾气处理出口,170-排放区,180-第二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监测装置,其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气口110、监测装置120以及净化装置150,本装置安装于汽车上,汽车发动时所产生的尾气便依次通过上述进气口110、监测装置120并在监测装置120中检测尾气相关的数据,比如温度、湿度、pm2.5等数据,尾气在检测之后便通过净化装置150进行净化,所述净化装置150包括矩形的净化装置外壳151,净化装置外壳151上设有与监测装置120连通的处理口157,净化装置外壳151内腔中部设有与净化装置外壳151可拆卸连接的过滤框架155,该过滤框架155可对通过过滤框架155的尾气进行尾气中的细微颗粒进行过滤,同时还通过催化剂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进行净化;过滤框架155为“口”字形框体,其通过可拆卸件固定在净化装置外壳151底部,当需要对其清洗或者更换时,打开可拆卸件便可将过滤框架155取出;过滤框架155将净化装置外壳151内腔划分为降温区以及排放区170,排放区170与净化装置150的尾气处理出口160连通,所述降温区内设有用于引导尾气流动方向的通道机构,通道机构与净化装置外壳151之间设置方式同过滤框架155的设置方式相同,也为可拆卸连接,降温区中的尾气由处理口157流动至过滤框架155位置。汽车尾气在降温区中流动时,通道机构对尾气进行导向,其同时也延长了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151内的活动路径,由于路程的增加,相应也很好的减缓了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151内
部的流动速度,尾气中较大的颗粒物质便发生沉淀,同时尾气的温度也会得到相应的降低,从而便可更利于过滤框架155对尾气进行净化。
[0020]
对于过滤框架155的设置,其可在框体的外层设置精过滤层,从而对尾气中的细小颗粒进行过滤,而框体的内层则设置为催化层,通过催化剂的催化从而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
[0021]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通道机构包括一组或者多组框架,当框架仅设置一组时,其包括第一框架152,第一框架152将降温区划分为第一外通道以及第一内通道,第一外通道一端与处理口157连通,第一外通道另一端通过第一框架152与净化装置外壳151之间的缺口和第一内通道连通,过滤框架155两侧分别为与第一内通道以及排放区170。这样设置之后,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151中先通过第一外通道,然后再折返进入到第一内通道中,这样很好的延长了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151中的流动路径,便于尾气中较大的颗粒物质发生沉淀,同时尾气温度的降低也更加利于过滤框架155对尾气的净化作用。
[0022]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当所述通道机构设置多组框架时,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152内侧的第二框架153,第一框架152和第二框架153依次将过滤框架155包围设置,第二框架153将第一内通道划分为第二外通道以及第二内通道,第二外通道一端与第一外通道的端部连通,第二外通道另一端与第二内通道连通,过滤框架155两侧分别为与第二内通道以及排放区17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组框架,这样进一步延长了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151中的流动路径,便于尾气中较大的颗粒物质发生沉淀,同时进一步降低尾气的温度,从而更加利于过滤框架155对尾气的净化作用。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当所述通道机构设置三组框架时,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通道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153内侧的第三框架154,第一框架152、第二框架153以及第三框架154依次将过滤框架155包围设置,第三框架154将第二内通道划分为第三外通道以及第三内通道,第三外通道一端与第二外通道的端部连通,第三外通道另一端与第三内通道连通,过滤框架155两侧分别为与第三内通道以及排放区170。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例可更进一步延长尾气在净化装置外壳151中的流动路径,便于尾气中较大的颗粒物质发生沉淀,同时进一步降低尾气的温度,从而更进一步利于过滤框架155对尾气的净化作用。
[0023]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装置外壳151内还设有限制框架156,凹形
[0024]
限制框架156的开口包围处理口157并留出一个与所述第一外通道一端连通的通道;第一框架152、第二框架153以及第三框架154均各有一端连接在限制框架156上,第一框架152、第二框架153以及第三框架154与限制框架156分别的连接端均交错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尾气在各外通道和内通道与限制框架156接触的位置便发生转弯,这样可以增加尾气与限制框架156之间发生碰撞,能够更进一步对尾气进行减速,从而更好的将尾气中的颗粒物沉淀,对其形成更好的过滤作用。
[0025]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放区170内还设有第二检测机构180。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检测机构180的设置,这样可以对经过过滤净化的汽车尾气进行检测,从而检验净化装置150对尾气的净化效果。
[0026]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测装置120中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挡板组件130以及第一检测机构140。其中,第一检测机构140可对未净化前的尾气数据进行检测,通过与第二检测机构180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可以检验净化装置150对尾气的净化效
果,另外还可通过灵活调节净化装置150中的内部构造,从而更好的调节净化装置150的净化效果;而挡板组件130可以对尾气流速进行一定的降低,利于第一检测机构140的工作,延长了第一检测机构140的使用寿命。
[0027]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检测机构140与第二检测机构180可采用同样的检测机构,一般情况下,为了检测尾气中的pm2.5,其可采用pm2.5检测仪;为了检测尾气的温度,可采用温度传感器;而为了检测尾气中的湿度,可采用湿度传感器,当然,第一检测机构140与第二检测机构180可将上述pm2.5检测仪、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均进行运用,其具体的安装设置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便不进行赘述。
[0028]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挡板组件130包括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监测装置120内上下两侧的挡板,上下两侧的挡板分别交叉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便可更好的降低尾气的流动速度,利于第一检测机构140稳定工作。
[0029]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上侧的挡板长度与下侧的挡板长度之和大于监测装置120的高度。
[0030]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通道机构的内侧和/或外侧还均匀设有滤板158。通过滤板158的设置,本发明可以更好地对尾气中的较大颗粒进行预先的过滤和清除,从而避免尾气中的较大颗粒在通过过滤框架155处时发生聚集,进而导致过滤框架155对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减弱。
[0031]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汽车尾气首先进入到监测装置120,由于挡板组件130的设置,尾气流动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避免尾气流动速度过快对第一检测机构140的工作造成影响;尾气通过监测装置120的检测后进入到净化装置150中,由于第一框架152、第二框架153以及第三框架154的设置,尾气依次从第一外通道、第二外通道、第三外通道进入到第三内通道中,尾气在长路程的流动过程中速度减弱且温度降低,而滤板158可对尾气中的较大颗粒进行粘附;而第三内通道的尾气经过过滤框架155的过滤和净化进入到排放区,排放区中的第二检测机构180对气体进行检测,而排放区的气体通过尾气处理出口160进行排出。通过对比第一检测机构140与第二检测机构180的数据,从而可对净化装置150的净化效果进行判断以及调整,进而更加利于对汽车尾气作出更好的净化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