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2530发布日期:2021-01-05 18:0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高空中空气压力低,密度小,于是民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向客舱输送能够供飞机上人员需要的和地面条件压力相差不大并且不稀薄的空气,这些空气需要由发动机提供,通常称为客舱引气;另外,在冬天或温度较低的区域,飞机飞行时,飞机的机翼、发动机的入口进气道如果因低温结冰,将会是非常危险的,于是也需要飞机的动力装置即发动机提供高温空气,吹扫需要防止结冰的部位,通常这部分空气称为防冰引气。发动机为了能够满足飞机的这些引气需求,需要设置专门的引气系统。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33.66条“引气系统”要求:极限引气状态下,发动机必须提供引气而不会对发动机产生除推力或功率输出降低外的不利影响。

首先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需要用来做功,为飞机提供动力,引气必然会导致发动机功率或推力的下降,因此如果被引出的引气量太大是非常浪费的。其次,引气量不合适也会使发动机工作产生不正常状态,如过大的引气量将会恶化发动机内的气体流动造成喘振,或参与燃烧的空气量减少,超温导致高温部件烧损进而导致危险状况发生,因此民航适航规章中会对引气系统的最大引气也就是极限引气要求必须有一个上限值,超过这个限制的引气是不被允许的。

现有的引气装置,通常会设置引气口,然后在引气管道上设置能够开关的阀门,但最终引气量的控制在引气使用端,如果引气超量,不能及时反馈信号,容易造成发现超限时已经造成了危害性后果的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案,目的是使发动机引气量在超过上限时能够被预警,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实现控制,避免超出上限后的危险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包括主流道和分支流道,所述主流道与分支流道相连通,分支流道内设有通孔以及配合通孔位置的限流装置,该限流装置包括弹簧和限流块,所述限流块固定在弹簧的一端、且可在外力作用下沿分支流道气流方向移动以打开通孔,并可在弹簧作用下归位以封闭通孔;所述通孔外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

进一步,所述分支通道包括第一分支段和第二分支段,第一分支段垂直于主流道、且与主流道相通,第二分支段平行于主流道。

进一步,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二分支段的一侧,限流装置沿第二分支段设置。

进一步,所述限流块的大小及形状与第二分支段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与预警系统连接。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主流道1、分支流道2、弹簧3、限流块4、通孔5。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一种用于发动机引气量上限预警的检测结构,

包括主流道1和分支流道2,所述主流道1与分支流道2相连通,分支流道2内设有通孔5以及配合通孔5位置的限流装置,该限流装置包括弹簧3和限流块4,所述限流块4固定在弹簧3的一端、且可在外力作用下沿分支流道2气流方向移动以打开通孔5,并可在弹簧3作用下归位以封闭通孔5;所述通孔5外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

本申请通过在主流道1的一侧设置分支流道2,在分支流道2的一侧开设通孔5,沿分支流道2气流方向设置限流装置,在通孔5内设置压力感应装置;在正常情况下,限流装置的限流块4封闭通孔5,气流不能由通孔5流出;在主流道1内的引气流量太大的情况下,分支流道2内的气流压力与主流道1相同,过大的气流压力推动限流块4,使其沿轴向后移(气流方向),通孔5暴露在分支流道2内的气流中,此时气流可从通孔5流出,位于通孔5内的压力感应装置可检测到压力变化的信号,可及时检测到引气量超过上限;本结构可与预警系统或/和控制系统配合,在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压力变化信号时,输出信号给预警系统或/和控制系统,有利于预警系统及时预警或/和控制系统及时控制发动机减小引气量,防止因引气量超限而导致危险状况发生;本申请结构简单、检测方便,产生预警信号的时间周期短,有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压力感应装置可采用市售普通压力感应装置即可。

优选的,分支通道包括第一分支段和第二分支段,第一分支段垂直于主流道1、且与主流道1相通,第二分支段平行于主流道1。通孔5设置在第二分支段的一侧,限流装置沿第二分支段设置。

限流块4的大小及形状可与第二分支段相匹配。在正常状态下,限流装置的限流块4位于通孔5的前方。限流块4封堵在通孔5的前方,气流无法通过限流块4进入通孔5,通孔5内不会存在气流流出;在引气量太大的情况下,分支流道2压力增大,推动限流块4后移,当限流块4移动至通孔5前方时,通孔5暴露在分支流道2中,气流可由通孔5流出;位于通孔5外的压力感应装置可检测到压力变化的信号。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