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打滑的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0091发布日期:2021-07-06 20:1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打滑的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易打滑的燃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2.一般汽油中都存在各种杂质,油箱长时间使用也会沉淀一定的污垢,以上原因都会影响汽油质量,油箱内的汽油经过汽油格的过滤到达发动机的燃烧室,其清洁纯度可以得到有效保障,燃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把含在燃油中的氧化铁、粉尘等固体杂物除去,防止燃油系统堵塞(特别是喷油嘴),减少机械磨损,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行,提高可靠性。
3.而现有的燃油滤清器与装置是可拆卸安装,长时间的晃动会导致连接处打滑,从而发生泄漏,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燃油滤清器的内部采用滤纸或石油布等过滤,需要经常更换过滤布来保持过滤器功用,费时费力。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防打滑、使用寿命长的一种不易打滑的燃油滤清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打滑的燃油滤清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打滑的燃油滤清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两端轴承连接有清洁机构;固定板加强壳体与其他装置固定连接,燃油进入壳体经过过滤器后进入燃油供给系统,清洁机构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导轮,所述导轮的一端通过焊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焊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清洁道、排污道;当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将干净的燃油通入清洁道进入壳体内部,带动导轮旋转,并推动活塞左移,同时导轮通过带动传动轴旋转带动活塞旋转,活塞左移推动旁通阀打开,旁通阀阀门挤压内部弹簧,清洁燃油进入过滤器内部,经过过滤器的内部小孔和外层滤布,流向排污道带走杂质。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的一端轴承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均匀卡合有多个圆杆,所述圆杆的侧面与过滤器滑动连接,所述圆杆的一端卡合有内齿轮;齿轮旋转,带动圆杆旋转,齿轮带动固定环旋转,圆杆挤压过滤器的外层滤布,将带有杂质的清洁燃油挤压并通过离心力甩到壳体的内壁。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轮的外侧为齿轮状,所述导轮的外侧与内齿轮相啮合;当旁通阀被活塞推到最左时,导轮带动内齿轮旋转,当清洁完毕,清洁道不再进油,活塞、导轮不再受力,旁通阀受到弹簧的推力右移,旁通阀推动活塞右移,活塞推动传动轴使导轮与内齿轮分离。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均匀滑动连接有八个卡键,八个所述卡键依次由低到高卡接在螺纹内;将壳体的底部与装置内螺纹连接,按下卡键,使卡键相互配
合,防止内螺纹打滑。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所述过滤器的一端通过滑动连接有旁通阀;当燃烧燃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壳体时,旁通阀与活塞关闭清洁通道,排污道接二次清洁系统,燃烧燃油依次经过过滤器的过滤布和内孔进到过滤器内部,形成干净的燃油后经过出油口进入燃烧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2.(1)通过设置有固定板,将壳体的底部与装置内螺纹连接,按下卡键,使卡键相互配合,防止内螺纹打滑,通过上述步骤,提供双重固定,加强了安装的稳定性,减少打滑的发生率;
13.(2)通过设置有导轮与活塞,当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将干净的燃油通入清洁道进入壳体内部,带动导轮旋转,并推动活塞左移,同时导轮通过带动传动轴旋转带动活塞旋转,活塞左移推动旁通阀打开,旁通阀阀门挤压内部弹簧,清洁燃油进入过滤器内部,经过过滤器的内部小孔和外层滤布,流向排污道带走杂质,通过上述步骤,利用本身的燃油推力进行清洗,不会发生清洗剂影响燃烧力度;
14.(3)通过设置有圆杆,当旁通阀被活塞推到最左时,导轮带动内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带动圆杆旋转,齿轮带动固定环旋转,圆杆挤压过滤器的外层滤布,将带有杂质的清洁燃油挤压并通过离心力甩到壳体的内壁,通过上述步骤,加强清洁力度,延长了燃油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正视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101、进油口;102、出油口;2、固定板;201、卡键;3、过滤器;301、旁通阀;4、清洁机构;401、导轮;402、传动轴;403、活塞;404、清洁道;405、排污道;406、固定环;407、圆杆;408、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打滑的燃油滤清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2,壳体1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过滤器3,过滤器3的两端轴承连接有清洁机构4;固定板2加强壳体1与其他装置固定连接,燃油进入壳体1经
过过滤器3后进入燃油供给系统,清洁机构4定期对过滤器3进行清洗。
24.清洁机构4包括导轮401,导轮401的一端通过焊接有传动轴402,传动轴402的一端通过焊接有活塞403,活塞403的外侧与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壳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清洁道404、排污道405;当过滤器3工作一段时间后,将干净的燃油通入清洁道404进入壳体1内部,带动导轮401旋转,并推动活塞403左移,同时导轮401通过带动传动轴402旋转带动活塞403旋转,活塞403左移推动旁通阀301打开,旁通阀301阀门挤压内部弹簧,清洁燃油进入过滤器3内部,经过过滤器3的内部小孔和外层滤布,流向排污道405带走杂质。
25.过滤器3的一端轴承连接有固定环406,固定环406的一端均匀卡合有多个圆杆407,圆杆407的侧面与过滤器3滑动连接,圆杆407的一端卡合有内齿轮408;内齿轮408旋转,带动圆杆407旋转,内齿轮408带动固定环406旋转,圆杆407挤压过滤器3的外层滤布,将带有杂质的清洁燃油挤压并通过离心力甩到壳体1的内壁。
26.导轮401的外侧为齿轮状,导轮401的外侧与内齿轮408相啮合;当旁通阀301被活塞403推到最左时,导轮401带动内齿轮408旋转,当清洁完毕,清洁道404不再进油,活塞403、导轮401不再受力,旁通阀301受到弹簧的推力右移,旁通阀301推动活塞403右移,活塞403推动传动轴402使导轮401与内齿轮408分离。
27.固定板2的内侧均匀滑动连接有八个卡键201,所述固定板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八个所述卡键201依次由低到高卡接在内螺纹内;将壳体1的底部与装置内螺纹连接,按下卡键201,使卡键201相互配合,防止内螺纹打滑。
28.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101、出油口102,过滤器3的一端通过滑动连接有旁通阀301;当燃烧燃油通过进油口101进入壳体1时,旁通阀301与活塞403关闭清洁通道,排污道405接二次清洁系统,燃烧燃油依次经过过滤器3的过滤布和内孔进到过滤器3内部,形成干净的燃油后经过出油口102进入燃烧区。
29.工作原理:固定板2加强壳体1与其他装置固定连接,燃油进入壳体1经过过滤器3后进入燃油供给系统,清洁机构4定期对过滤器3进行清洗;
30.将壳体1的底部与装置内螺纹连接,按下卡键201,使卡键201相互配合,防止内螺纹打滑;
31.当燃烧燃油通过进油口101进入壳体1时,旁通阀301与活塞403关闭清洁通道,排污道405接二次清洁系统,燃烧燃油依次经过过滤器3的过滤布和内孔进到过滤器3内部,形成干净的燃油后经过出油口102进入燃烧区;
32.当过滤器3工作一段时间后,将干净的燃油通入清洁道404进入壳体1内部,带动导轮401旋转,并推动活塞403左移,同时导轮401通过带动传动轴402旋转带动活塞403旋转,活塞403左移推动旁通阀301打开,旁通阀301阀门挤压内部弹簧,清洁燃油进入过滤器3内部,经过过滤器3的内部小孔和外层滤布,流向排污道405带走杂质;
33.当旁通阀301被活塞403推到最左时,导轮401与内齿轮408啮合旋转,内齿轮408旋转,带动圆杆407旋转,内齿轮408带动固定环406旋转,圆杆407挤压过滤器3的外层滤布,将带有杂质的清洁燃油挤压并通过离心力甩到壳体1的内壁,当清洁完毕,清洁道404不再进油,活塞403、导轮401不再受力,旁通阀301受到弹簧的推力右移,旁通阀301推动活塞403右移,活塞403推动传动轴402使导轮401与内齿轮408分离。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