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直击雷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5990发布日期:2022-02-23 21: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直击雷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直击雷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重视,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风电市场。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对风力环境的要求,所处位置极易遭受雷击,其中叶片所处位置最高,因此是风电机组中最易被直击雷击中的设备。风叶是风电机组中最昂贵的设备,若遭受雷击,除了损失修复期间应该发电所得之外,还要负担受损部件的拆装和更新的巨大费用。
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防雷措施多是在叶片尖端连接接闪器,但是仅仅在尖端连接接闪器具有接闪效果差,防雷保护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直击雷防护装置,其具有的优点:设置的接闪器、若干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之间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增加接闪面积,从而使得雷电能够通过多种通道快速进行导流,减小雷电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对叶片本体的防雷防护效果,设置的网状导电杆的分流作用降低了雷电电磁脉冲的强度,并且可防止由于导电层的瞬态高温造成叶片本体、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之间的开裂、炸裂现象;设置的接闪器为盘式气体放电管能够使得分流到接闪排上的雷电流的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在接闪器上形成的瞬态高温。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直击雷防护装置,包括叶片本体,所述叶片本体尖端连接有接闪器,所述接闪器为盘式气体放电管,所述叶片本体周侧连接有若干接闪排,若干所述接闪排沿所述叶片本体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所述接闪排上端均与所述接闪器连接,若干所述接闪排相互之间依次通过网状导电杆连接,所述网状导电杆和所述接闪排底端均连接有接地导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接闪器、若干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之间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增加接闪面积,从而使得雷电能够通过多种通道快速进行导流,减小雷电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对叶片本体的防雷防护效果,设置的网状导电杆的分流作用降低了雷电电磁脉冲的强度,并且可防止由于导电层的瞬态高温造成叶片本体、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之间的开裂、炸裂现象;设置的接闪器为盘式气体放电管能够使得分流到接闪排上的雷电流的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在接闪器上形成的瞬态高温。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闪器包括盘形底座,所述盘形底座与所述接闪排连接,所述盘形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接闪器能够使得分流到接闪排上的雷电流的强度
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在接闪器上形成的瞬态高温。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叶片本体周侧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和若干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接闪排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网状导电杆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排内,所述接闪排和所述网状导线杆与所述叶片本体平齐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能够将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进行嵌入式安装,使得叶片本体表面保持光滑过渡效果,保证了叶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闪排和所述网状导电杆分别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底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能够便于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的安装,同时具有连接牢靠等优点。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网状导电杆和所述接闪排均为铝合金材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满足导线需要的同时,具有价格较低等优点。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闪器通过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内部的主导线接地。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主导线可以将接闪器上的雷电的一部分直接导入地下,减小雷电的停留时间。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通过设置的接闪器、若干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之间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增加接闪面积,从而使得雷电能够通过多种通道快速进行导流,减小雷电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对叶片本体的防雷防护效果,设置的网状导电杆的分流作用降低了雷电电磁脉冲的强度,并且可防止由于导电层的瞬态高温造成叶片本体、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之间的开裂、炸裂现象;设置的接闪器为盘式气体放电管能够使得分流到接闪排上的雷电流的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在接闪器上形成的瞬态高温;
20.2.通过设置的接闪器能够使得分流到接闪排上的雷电流的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在接闪器上形成的瞬态高温;
21.3.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能够将接闪排以及网状导电杆进行嵌入式安装,使得叶片本体表面保持光滑过渡效果,保证了叶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2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1、叶片本体;2、接闪器;21、盘形底座;22、电极片;3、接闪排;4、网状导电杆;5、接地导线;6、第一安装槽;7、第二安装槽;8、螺栓;9、主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直击雷防护装置,包括叶片本体1,叶片本体1尖端连接有接闪器2,接闪器2为盘式气体放电管,接闪器2为盘式气体放电管能够使得分流到接闪排3上的雷电流的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在接闪器2上形成的瞬态高温,叶片本体1周侧连接有若干接闪排3,若干所述接闪排3均匀间隔设置,若干接闪排3沿叶片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接闪排3上端均与接闪器2连接,可以有效增加接闪面积,从而使得雷电能够通过多种通道快速进行导流,减小雷电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对叶片本体1的防雷防护效果,若干接闪排3相互之间依次通过网状导电杆4连接,网状导电杆4的分流作用降低了雷电电磁脉冲的强度,并且可防止由于导电层的瞬态高温造成叶片本体1、接闪排3以及网状导电杆4之间的开裂、炸裂现象;网状导电杆4和接闪排3底端均连接有接地导线5,能够便于将分流的电流导入地面。
28.如图1和图2所示,接闪器2包括盘形底座21,盘形底座21与接闪排3连接,盘形底座2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片22,能够使得分流到接闪排3上的雷电流的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在接闪器2上形成的瞬态高温。
29.如图1所示,叶片本体1周侧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6和若干第二安装槽7,接闪排3置于第一安装槽6内,网状导电杆4置于第二安装排内,接闪排3和网状导线杆与叶片本体1平齐设置,第一安装槽6与第二安装槽7能够将接闪排3以及网状导电杆4进行嵌入式安装,使得叶片本体1表面保持光滑过渡效果,保证了叶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30.如图1所示,接闪排3和网状导电杆4分别通过螺栓8连接至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7底部,螺栓8连接的方式,能够便于接闪排3以及网状导电杆4的安装,同时具有连接牢靠等优点。
31.如图1所示,网状导电杆4和接闪排3均为铝合金材质,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满足导线需要的同时,具有价格较低等优点。
32.如图3所示,接闪器2通过设置于叶片本体1内部的主导线9接地,主导线9可以将接闪器2上的雷电的一部分直接导入地下,减小雷电的停留时间。
3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雷暴天气时,雷电在接触到接闪器2时,其中一部分电流可直接通过主导线9传输至大地,设置的接闪排3此时会起到分流作用,防止瞬时电流过大造成主导线9炸裂等,电流经过接闪排3以及网状导电杆4进行分流,直至抵达接闪排3以及网状导电杆4底部连接的接地导线5中,可以分别通过接地导线5将电流传输至大地,从而起到防雷防护作用。
3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