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0813发布日期:2023-03-29 10:4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


背景技术:

2.飞机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是一种应用银钎焊技术焊接而成的输油管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飞机发动机管路可以多次再生使用,从而避免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目前,飞机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在长时间使用后,其钎焊处可能会出现漏油的现象,紧紧依靠维护人员肉眼是难以发现管路漏油的位置,从而可能导致危险情况发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其能够实现便于维护人员观察可再生滑油管漏油位置的效果。
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包括左再生滑油管,左再生滑油管右端焊接有右再生滑油管;右再生滑油管与左再生滑油管焊接后产生钎焊痕,其特征在于,左再生滑油管外壁套接有漏油检测套管结构。
5.优选的,所述的漏油检测套管结构包括漏油观察管,漏油观察管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内部均镶嵌有观察玻璃窗,其中弧形凹槽内部还分别设置有吸油纸片;吸油纸片分别位于观察玻璃窗的内侧;吸油纸片内部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色粉层;漏油观察管左右两端中间部位均一体化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中外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方形通槽;固定管外壁的外侧分别套接有快拆管箍。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漏油观察管,观察玻璃窗,吸油纸片,色粉层,固定管,长方形通槽和快拆管箍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便于维护人员观察可再生滑油管漏油位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油检测套管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油检测套管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1.图1至图3中:
12.1、左再生滑油管;2、右再生滑油管;3、钎焊痕;4、漏油检测套管结构;41、漏油观察管;42、观察玻璃窗;43、吸油纸片;44、色粉层;45、固定管;46、长方形通槽;47、快拆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14.如附图 1 ,附图 2和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
滑油管,包括左再生滑油管1,左再生滑油管1右端焊接有右再生滑油管2;右再生滑油管2与左再生滑油管1焊接后产生钎焊痕3。
15.其中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还包括漏油检测套管结构4,并且漏油检测套管结构4套接在左再生滑油管1的外壁,有利于实现便于观察管路是否漏油的功能。
16.其中,所述的漏油检测套管结构4包括漏油观察管41,漏油观察管41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内部均镶嵌有观察玻璃窗42,其中弧形凹槽内部还分别设置有吸油纸片43;吸油纸片43分别位于观察玻璃窗42的内侧;吸油纸片43内部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色粉层44;漏油观察管41左右两端中间部位均一体化连接有固定管45,且固定管45中外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方形通槽46;固定管45外壁的外侧分别套接有快拆管箍47,当管路中的燃油通过钎焊痕3漏出时,吸油纸片43则会吸附漏出的燃油,而燃油则会将色粉层44浸湿,并与色粉层44融合,此时,吸油纸片43的颜色则会发生变化,检查管路时,维护人员可通过观察玻璃窗42观察吸油纸片43的颜色,如果吸油纸片43的颜色发生变化,则证明管路的钎焊处发生漏油,如果吸油纸片43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证明管路的钎焊处没有发生漏油,从而实现便于维护人员观察可再生滑油管漏油位置的效果。
1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管45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套接在左再生滑油管1的外壁,并通过快拆管箍47紧固连接,另一个套接在右再生滑油管2的外壁,并通过快拆管箍47紧固连接。
1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油纸片43与钎焊痕3正对配合设置。
1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漏油观察管41采用不锈钢管。
2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玻璃窗42采用弧形透明钢化玻璃窗。
2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油纸片43采用白色的棉质纤维纸片,起到吸附燃油的作用。
2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色粉层44采用红色的金属络合染料粉层,起到为漏出的燃油进行染色的作用。
2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管45采用不锈钢管,安装固定管45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快拆管箍47向固定管45的外壁施加压力,因固定管45的内部开设有长方形通槽46,当的固定管45外壁受到向内侧的压力时,固定管45的上下两侧则会向内侧发生变形,并紧紧抱接在左再生滑油管1和右再生滑油管2的外壁,此时固定管45安装完成。
24.工作原理
25.本实用新型中,当管路中的燃油通过钎焊痕3漏出时,吸油纸片43则会吸附漏出的燃油,而燃油则会将色粉层44浸湿,并与色粉层44融合,此时,吸油纸片43的颜色则会发生变化,检查管路时,维护人员可通过观察玻璃窗42观察吸油纸片43的颜色,如果吸油纸片43的颜色发生变化,则证明管路的钎焊处发生漏油,如果吸油纸片43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证明管路的钎焊处没有发生漏油,从而实现便于维护人员观察可再生滑油管漏油位置的效果。
26.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包括左再生滑油管(1),左再生滑油管(1)右端焊接有右再生滑油管(2);右再生滑油管(2)与左再生滑油管(1)焊接后产生钎焊痕(3),其特征在于,左再生滑油管(1)外壁套接有漏油检测套管结构(4);所述的漏油检测套管结构(4)包括漏油观察管(41),漏油观察管(41)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内部均镶嵌有观察玻璃窗(42),其中弧形凹槽内部还分别设置有吸油纸片(43);吸油纸片(43)分别位于观察玻璃窗(42)的内侧;吸油纸片(43)内部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色粉层(44);漏油观察管(41)左右两端中间部位均一体化连接有固定管(45),且固定管(45)中外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方形通槽(46);固定管(45)外壁的外侧分别套接有快拆管箍(4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油观察管(41)套接在左再生滑油管(1)与右再生滑油管(2)之间外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管(45)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套接在左再生滑油管(1)的外壁,并通过快拆管箍(47)紧固连接,另一个套接在右再生滑油管(2)的外壁,并通过快拆管箍(47)紧固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纸片(43)与钎焊痕(3)正对配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发动机可再生滑油管,包括左再生滑油管,左再生滑油管右端焊接有右再生滑油管;右再生滑油管与左再生滑油管焊接后产生钎焊痕,其特征在于,左再生滑油管外壁套接有漏油检测套管结构。本实用新型漏油观察管,观察玻璃窗,吸油纸片,色粉层,固定管,长方形通槽和快拆管箍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便于维护人员观察可再生滑油管漏油位置的效果。置的效果。置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秦国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通流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