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气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3169发布日期:2023-03-01 01: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气门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气用节气门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旁通气道具有绕流结构的节气门体。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节气门体一般都具有一主进气通道和至少一个旁通气道,而旁通气道一般是通过调节螺钉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进行气量调节。目前,节气门体的旁通气道的调节螺钉,一般其前端呈锥形,通过手动调节调节螺钉前端与旁通气道与主进气道之间连通的通孔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调节气道的开度,以调节旁通气道的气流量。然而现有的调节螺钉前端的锥形部在使用时,由于旁通气道的出气口一般与主进气通道直接连通,当发动机反喷油汽混合气体时,混合气体直接进入旁通气道与主进气通道之间的气孔,并附着在调节螺钉前端的锥形部上,长期使用后会造成调节螺钉前端积炭严重,导致进气截面积(间隙)减小,引起怠速流量衰减,极端状态下还会造成积碳将进气间隙堵死,严重影响发动机怠速的稳定性,甚至因进气量不足而导致熄火,以及发动机启动困难,需要清洗后才能恢复进气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气门体,解决了现有节气门体的旁通气道出气口积炭堆积,由内向外口部堆积较多,影响发动机怠速进气特性,需要清洗后才能恢复进气特性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节气门体,包括节气门本体,所述节气门本体具有一进气端和一出气端,还具有一贯穿进气端和出气端的主进气通道,在主进气通道内设有一阀片,该阀片通过阀片轴与节气门本体转动连接;在节气门本体上还设有旁通气道,所述旁通气道具有进气段和出气段,该进气段与出气段通过一调节孔相连通,在该调节孔内设有调节螺钉,其中,旁通气道的进气段与阀片靠近进气端一侧的主进气通道连通,出气段与阀片靠近出气端一侧的主进气通道连通;
6.所述旁通气道的出气段贯穿节气门本体的出气端,形成旁通出气口,并旁通出气口与主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之间具有间距;在节气门本体的出气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旁通出气口位于该第一凹槽内;在第一凹槽与主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第一挡板凸台,第二凹槽与主进气通道之间形成第二挡板凸台,在所述第一挡板凸台上开设有第一进气缺口,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通过该第一进气缺口连通;在所述第二挡板凸台上设有第二进气缺口,第二凹槽通过该第二进气缺口与主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深度,且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进气缺口的深度。
7.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进气缺口与第二进气缺口错位设置;
8.作为优化,在所述第一挡板凸台上还开设有第三进气缺口,第三进气缺口与第一进气缺口之间的第一挡板凸台部分形成第三挡板凸台,其中,第三进气缺口位于第三挡板凸台靠近第二进气缺口的一侧,第一进气缺口位于第三挡板凸台远离第二进气缺口的一侧,第三进气缺口也与第二进气缺口错位设置,第三进气缺口背离第三挡板凸台一侧的第一挡板凸台部分形成第四挡板凸台。
9.作为优化,所述第三进气缺口靠近第二凹槽一侧的开度小于其靠近第一凹槽一侧的开度。
10.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板凸台靠近主进气通道的一侧和第二挡板凸台背离主进气通道的一侧的侧壁均呈圆弧形,且所在圆的圆心位于主进气通道的轴心线上。
11.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挡板凸台背离主进气通道的侧壁呈圆弧形,且且所在圆的圆心位于主进气通道的轴心线上。
12.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凹槽远离第二进气缺口的一端向远离主进气通道的方向弯折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缺口与第一凹槽连通,使第一凹槽、第一进气缺口、第二凹槽和第二进气缺口形成一s形的气流通道。
13.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主进气通道全闭时,阀片边缘靠近出气端的一侧与出气端之间的距离。
14.作为优化,所述第二进气缺口的底面与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设有过渡斜坡。
15.作为优化,所述旁通气道的进气段和出气段的轴心线均与主进气通道的轴心线平行,所述调节孔的轴心线垂直于主进气通道的轴心线,所述出气段靠近进气段的一端与调节孔相连通,调节孔的里端通过一气孔与进气段的侧壁相连通;所述调节螺钉与调节孔螺纹配合相连,转动调节螺钉,能调节其前端与气孔之间的间隙,实现旁通气道的进气量调节或关闭。
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绕流槽的结构设计,改善节气门体旁通气道出气口积炭,阻挡发动机反喷气体,有效的解决了为油气混合气体且有很强的附着力的反喷气体进入旁通气道后,附着在调节螺钉与调节孔里端部位形成积碳,而造成的流量衰减,影响发动机怠速进气,更恶劣时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及怠速熄火的问题。
18.节气门体与进气歧管安装组合后,绕流槽形成闭合腔体,仅有第二进气缺口出气,相比第二进气缺口的腔体体积,整个绕流槽的体积更大,当有发动机反喷气体进入时,绕流槽会起到体积突然增大,减缓反喷气体流速,使反喷气体不进入出气段的作用。同时,当反喷气体进入绕流槽后,绕流槽内第二挡板凸台、第三挡板凸台和第四挡板凸台会起到进一步阻挡反喷气体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减轻了调节螺钉端部的积碳情况。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仰视图;
21.图3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节气门本体,2进气端,3出气端,4主进气通道,5阀片,6旁通出气口,7第二凹槽,8第二挡板凸台,9第二进气缺口,10第一凹槽,11第三挡板凸台,12进气段,13出气段,
14调节孔,15调节螺钉,16第四挡板凸台,17第三进气缺口,18第一进气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具体实施时:参见图1-图3,
25.一种节气门体,包括节气门本体,所述节气门本体具有一连接空滤器的进气端2和一连接进气歧管的出气端3,还具有一贯穿进气端2和出气端3的主进气通道4,在主进气通道4内设有一阀片5,该阀片5通过阀片轴与节气门本体转动连接,用于调节主进气通道4的进气量。
26.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复合传感器,其包含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三个传感器一体组合于复合传感器外壳内,组合后的复合传感器外型更小,占用空间体积更小;进气温度传感器穿过节气门本体壁厚伸入主进气通道4内,处于阀片5上方,其中心轴线与节气门中心轴线平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设置于节气门轴的一端与节气门轴联动,实时反应阀片5的开度位置;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压力通路与节气门本体压力通路连通为一体,其通路进口与阀片5下方主进气通路相连通,监视歧管压力变化情况。
27.在节气门本体上还设有旁通气道,所述旁通气道具有进气段12和出气段13,该进气段12与出气段13通过一调节孔14相连通,在该调节孔14内设有调节螺钉15,其中,旁通气道的进气段12与阀片5靠近进气端2一侧的主进气通道4连通,出气段13与阀片5靠近出气端3一侧的主进气通道4连通;所述旁通气道的出气段13贯穿节气门本体的出气端3,形成旁通出气口6。具体的,所述旁通气道的进气段12和出气段13的轴心线均与主进气通道4的轴心线平行,所述调节孔14的轴心线垂直于主进气通道4的轴心线,所述出气段13靠近进气段12的一端与调节孔14相连通,调节孔14的里端通过一气孔与进气段12相连通;所述调节螺钉15与调节孔14螺纹配合相连,转动调节螺钉15,能调节其前端与气孔之间的间隙,实现旁通气道的进气量调节或关闭。
28.所述旁通气道的出气段13贯穿节气门本体的出气端3,形成旁通出气口6,并旁通出气口6与主进气通道4的出气口之间具有间距;在节气门本体的出气端3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旁通出气口6位于该第一凹槽10内;在第一凹槽10与主进气通道4的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10与第二凹槽7之间形成第一挡板凸台,第二凹槽7与主进气通道4之间形成第二挡板凸台8,在所述第一挡板凸台上开设有第一进气缺口18,第一凹槽10与第二凹槽7通过该第一进气缺口18连通;在所述第二挡板凸台8上设有第二进气缺口9,第二凹槽7通过该第二进气缺口9与主进气通道4连通;所述第二凹槽7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10的深度,且第一凹槽10的深度大于第二进气缺口9的深度,并所述第二进气缺口9的底面与第二凹槽7的底面之间设有过渡斜坡。所述第二凹槽7的深度小于主进气通道4全闭时,阀片5边缘靠近出气端3的一侧与出气端3之间的距离。
29.所述第一进气缺口18与第二进气缺口9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凹槽7远离第二进气缺口9的一端向远离主进气通道4的方向弯折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缺口18与第一凹槽10连通,使第一凹槽10、第一进气缺口18、第二凹槽7和第二进气缺口9形成一s形的气流通道。
30.在所述第一挡板凸台上还开设有第三进气缺口17,第三进气缺口17与第一进气缺
口18之间的第一挡板凸台部分形成第三挡板凸台11,其中,第三进气缺口17位于第三挡板凸台11靠近第二进气缺口9的一侧,第一进气缺口18位于第三挡板凸台11远离第二进气缺口9的一侧,第三进气缺口17也与第二进气缺口9错位设置,第三进气缺口17背离第三挡板凸台11一侧的第一挡板凸台部分形成第四挡板凸台16。
31.所述第三进气缺口17靠近第二凹槽7一侧的开度小于其靠近第一凹槽10一侧的开度。
32.所述第一挡板凸台靠近主进气通道4的一侧和第二挡板凸台8背离主进气通道4的一侧的侧壁均呈圆弧形,且所在圆的圆心位于主进气通道4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一挡板凸台背离主进气通道4的侧壁呈圆弧形,且且所在圆的圆心位于主进气通道4的轴心线上。
33.这样使气流在由第二进气缺口9流向第二凹槽7时容积突然增大,减缓气流流速,同时通过设置所述过渡斜坡,使气流由第二凹槽7流向第二进气缺口9时,即进气时,能够更加平稳,提高进气的稳定性。第二凹槽7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10的深度,一方面为了第二凹槽7能够提供更大的容积,从而更好的形成体积突变,从而降低气流流速,另一方面,第二凹槽7与第一凹槽10之间形成台阶,阻挡气流进入旁通气道,阻挡积碳。同时,通过设置第三挡板凸台11,进一步的阻挡对反喷气流,并且所述第三进气缺口17靠近第二凹槽7一侧的开度小于其靠近第一凹槽10一侧的开度,进一步提高阻挡和减缓气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进气时能够保证气流畅通和稳定,而在气流反向时,及时对反喷气体进行阻挡,同时利用容积增大来减缓反喷气体流速,从而有效的阻挡反喷气体进入旁通气道,进而减轻旁通气道内的调节螺钉15端部的积碳情况。
3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绕流槽的结构设计,改善节气门体旁通气道出气口积炭,阻挡发动机反喷气体,有效的解决了为油气混合气体且有很强的附着力的反喷气体进入旁通气道后,附着在调节螺钉与调节孔里端部位形成积碳,而造成的流量衰减,影响发动机怠速进气,更恶劣时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及怠速熄火的问题。
35.节气门体与进气歧管安装组合后,绕流槽形成闭合腔体,仅有第二进气缺口出气,相比第二进气缺口的腔体体积,整个绕流槽的体积更大,当有发动机反喷气体进入时,绕流槽会起到体积突然增大,减缓反喷气体流速,使反喷气体不进入出气段的作用。同时,当反喷气体进入绕流槽后,绕流槽内第二挡板凸台、第三挡板凸台和第四挡板凸台会起到进一步阻挡反喷气体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减轻了调节螺钉端部的积碳情况。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基础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加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示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都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