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26179发布日期:2024-01-26 16:3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燃料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混合气体空燃比调节的燃料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在内燃机的汽化器中设置有用于对混合气体的空燃比进行调节的燃料调节机构。燃料调节机构具备:主体部,其形成有连通汽化器的流路的调节孔;针阀,其与调节孔内的螺纹槽螺合;以及限位帽,其外嵌于针阀。而且,通过针阀和限位帽在周向上进行卡合,从而,针阀和限位帽联动进行旋转。

2、在上述的燃料调节机构中,通过使针阀绕轴旋转来调节针阀向流路内的突出量,从而,能够对在流路内流通的燃料的流量进行增减。

3、另外,在限位帽的外周面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插入到在调节孔的内周面形成的限制槽中。而且,由限制槽对突起部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针阀的旋转被限制。

4、在铸造上述的燃料调节机构的主体部时,将形成调节孔的铸模向调节孔的轴向抽出。此时,形成有从限制槽跨越到调节孔的外端缘,与限制槽相同宽度的槽部。也就是说,调节孔的外端部被扩径。

5、另外,在燃料调节机构中,为了若不使用特殊的工具,则不会将限位帽从调节孔抽出,因此,需要将调节孔的外端部的内周面和限位帽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变小。

6、因此,作为现有的燃料调节机构,已有通过在铸造调节孔之后,将环状的导向构件与调节孔的外端部嵌合,从而,使限位帽的周围的间隙变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21-0853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如上述的现有的燃料调节机构那样,将导向构件与调节孔的外端部嵌合的结构中,存在由于调节孔的内径变大,因此,主体部变大的问题。另外,在上述的现有的燃料调节机构中,存在部件数量增加,并且组装工时增加的问题。

3、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解决上述的问题,将主体部形成为紧凑,并且减少部件数量,而能够消减组装工时的燃料调节机构。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燃料调节机构具备:主体部,其形成有通向燃料调节装置的流路的调节孔;针阀,其插入所述调节孔;以及限位帽,其安装于所述针阀。在所述调节孔形成有:第一孔部,其通向所述主体部的流路;以及第二孔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开口。在所述针阀形成有:第一轴部,其与所述第一孔部螺合;以及第二轴部,其被收纳于第二孔部内。所述第二轴部和外嵌于所述第二轴部的所述限位帽构成为在所述限位帽的周向进行卡合。在所述第二孔的内周面形成有:旋转限制用的限制槽;以及从所述限制槽跨越到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而沿所述第二孔部的轴向延伸的导向槽。在所述限位帽的外周面形成有插入所述限制槽内的突起部,并且,所述突起部能够通过所述导向槽。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从所述限制槽跨越到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而沿与所述第二孔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铸造孔。

6、[发明效果]

7、在本发明的燃料调节机构中,形成于主体部的铸造孔是在铸造主体部时,将用于在第二孔部的内周面形成限制槽的铸模向与第二孔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从主体部抽出时形成的。

8、在本发明的燃料调节构件中,为了在调节孔的内周面形成限制槽,没有必要将调节孔的外端部的内径形成较大。因此,即使在调节孔的外端部不安装部件,也能够使调节孔的外端部的内周面和限位帽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变小。由此,在本发明的燃料调节机构中,将主体部形成为紧凑,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消减组装工时。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主体部形成为紧凑,并且,减少部件数量,而消减组装工时的燃料调节机构。燃料调节机构(2)具备:安装在被插入调节孔的针阀(30)的限位帽(60)。在调节孔(12)的第二孔部(14)的内周面形成有限制槽(15);以及从限制槽(15)跨越到主体部(10)的外表面,而沿第二孔部(12)的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7)。在限位帽(60)的外周面形成有插入限制槽(15)内的突起部(61),并且,突起部(61)能够通过导向槽(17)。在主体部(10)形成有从限制槽(15)跨越到主体部(10)的外表面,而沿与第二孔部(14)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铸造孔(16)。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保,工藤友善,大沼优太,今井亮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山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