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罐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3360发布日期:2024-03-05 15:2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碳罐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罐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1、汽油是易挥发的燃料,油箱内的汽油挥发会增加油箱内部的压力,当压力到达一定值时就会产生危险,所以需要泄压结构来平衡油箱内部压力。起初是将油箱盖做成限压阀,当压力高过某一值时,限压阀就打开,把汽油蒸汽排到大气中,但是将汽油排入大气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就发明了碳罐。碳罐内部由吸附性很强的活性炭填充,油箱中多余的汽油蒸汽不再排到大气中,而是由管路引入碳罐,碳罐内的活性碳对汽油蒸汽进行吸附,当汽车开动的时候,碳罐电磁阀适时打开,将吸收的汽油蒸汽导入进气歧管,以达到节约燃油和环保的目的。

2、现有的碳罐都是安装在车架的三角区内或车架的一侧,在安装时碳罐都需要配合使用转接架固定在车架上,进而导致车架复杂性变高,且空间利用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2、碳罐需要转接架固定在车架上,使得车架复杂性变高,空间利用率变差。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罐安装机构,包括:

4、车架;

5、空气滤清器,与所述车架连接;

6、油箱,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油箱至少一部分架设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上,以在所述油箱与所述空气滤清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7、碳罐,所述碳罐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碳罐包裹在所述油箱与所述空气滤清器之间;及

8、固定组件,与所述碳罐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碳罐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保持架、第一夹环及第一胶套;

10、所述第一保持架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夹环与所述第一保持架连接,所述第一保持架与所述第一夹环设置在所述第一胶套的外侧,所述第一胶套套设在所述碳罐的外侧,所述碳罐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保持架与所述第一夹环之间。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持架包括套环部及安装部;所述套环部与所述第一夹环均呈圆弧形长条状,所述套环部与所述第一夹环首尾对接呈圆环状,并套设在所述碳罐的外侧;所述安装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套环部的两侧,两侧的所述安装部分别自所述套环部呈相互背离状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固定。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环部的一端设置有卡口,所述第一夹环的一端对应插入所述卡口内,所述第一夹环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环部螺栓固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保持架及第二胶套;

14、所述第二保持架与所述油箱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胶套悬挂在所述第二保持架上,所述第二胶套套设在所述碳罐的外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持架包括固定部及悬挂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悬挂部呈l状,所述悬挂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悬挂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方向勾起,所述第二胶套与所述悬挂部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套包括环绕部及衔接部;所述环绕部套设在所述碳罐的外侧,所述衔接部凸设在所述环绕部的外侧,所述悬挂部穿设所述衔接部,以将所述碳罐吊挂在所述第二保持架上。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箱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车架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支架架设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侧,所述安装支架对所述油箱进行支撑,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18、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三保持架、第三夹环及第三胶套;所述第三保持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三夹环与所述第三保持架连接,所述第三保持架与所述第三夹环设置在所述第三胶套的外侧,所述第三胶套套设在所述碳罐的外侧,所述碳罐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三保持架与所述第三夹环之间。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保持架包括环状部及承载部;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三夹环均呈圆弧形长条状,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三夹环夹持固定所述碳罐;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承载部设置在所述环状部的一端,所述环状部自所述承载部向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方向延伸设置。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具有第一方向;所述碳罐呈圆柱状,所述碳罐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四度至十度。

21、上述碳罐安装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2、通过将碳罐固定在油箱与空气滤清器之间的容纳空间内,不需要将碳罐固定在车架上,进而不再需要转接架对碳罐进行固定,也不在占用车架空间,进而降低车架复杂性,提高空间利用率。

23、通过将固定组件设置为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第一保持架、第一夹环及第一胶套,安装时可直接将碳罐与空气滤清器连接再盖上油箱即可,安装方便快捷。

24、通过将固定组件设置为与油箱连接的第二保持架及第二胶套,碳罐通过第二胶套悬挂在第二保持架上,使得碳罐以柔性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容纳空间内,进而提高碳罐各方向的抗震性能;而且直接与油箱连接,可以极大的缩小碳罐与油箱之间管路的距离,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25、通过将固定组件设置为与油箱的安装支架连接的第三保持架,并将承载部设置在环状部的一端,将碳罐固定在安装支架的一侧,使得碳罐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都会被承载部吸收,振动不会传导至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的外壁上,进而极大降低碳罐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保持架、第一夹环及第一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架包括套环部及安装部;所述套环部与所述第一夹环均呈圆弧形长条状,所述套环部与所述第一夹环首尾对接呈圆环状,并套设在所述碳罐的外侧;所述安装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套环部的两侧,两侧的所述安装部分别自所述套环部呈相互背离状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部的一端设置有卡口,所述第一夹环的一端对应插入所述卡口内,所述第一夹环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环部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保持架及第二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架包括固定部及悬挂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悬挂部呈l状,所述悬挂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悬挂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方向勾起,所述第二胶套与所述悬挂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套包括环绕部及衔接部;所述环绕部套设在所述碳罐的外侧,所述衔接部凸设在所述环绕部的外侧,所述悬挂部穿设所述衔接部,以将所述碳罐吊挂在所述第二保持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车架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支架架设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外侧,所述安装支架对所述油箱进行支撑,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保持架包括环状部及承载部;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三夹环均呈圆弧形长条状,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三夹环夹持固定所述碳罐;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承载部设置在所述环状部的一端,所述环状部自所述承载部向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方向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第一方向;所述碳罐呈圆柱状,所述碳罐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四度至十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罐安装机构,包括车架、空气滤清器、油箱、碳罐及固定组件;空气滤清器与所述车架连接;油箱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油箱至少一部分架设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上,以在所述油箱与所述空气滤清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碳罐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碳罐包裹在所述油箱与所述空气滤清器之间;固定组件与所述碳罐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碳罐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将碳罐固定在油箱与空气滤清器之间的容纳空间内,不需要将碳罐固定在车架上,进而不再需要转接架对碳罐进行固定,也不在占用车架空间,进而降低车架复杂性,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威,叶健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